Re: [討論] 山陀兒在雷達上的不對稱結構

作者: keroromoa (發言要小心 避免踩到陳雷)   2024-10-02 13:02:09
KMA 10/2 00Z的500hpa天氣圖剛出爐
10/1 12Z
https://www.weather.go.kr/w/repositary/image/cht/img/up50_2024100112.png
10/2 00Z
https://www.weather.go.kr/w/repositary/image/cht/img/up50_2024100200.png
對比一下,槽線仍然在南下中,
南下的速度很緩慢,離颱風還有一段距離,副高勢力也還沒有明顯的東退,
雖然今天已經有一些往東北的趨勢,
但綜合目前的配置,除了往東北的速度仍然緩慢外,
短期內颱風如果出現不對稱結構,仍然會造成颱風有略為向西的擺動情形
這樣的往西偏移可能也會造成登陸地點繼續往北調整,
我的觀點還是,在未來導引颱風行徑的系統已經確立的情況下
現在其實觀察分層天氣圖與颱風的結構變化,可能比各機構、數值、AI,
更能夠推估出颱風接下來會往哪邊走,
當短期內的偏移帶來的向量影響程度大幅降低,登陸地才會明朗。
※ 引述《keroromoa (說再多也只為保護自己)》之銘言:
: 今天傍晚至晚上,雷達回波上可以看到山陀兒的結構不對稱
: 大約在16:30後,眼牆東半圈的降水訊號明顯加深,
: 這個加深訊號直到21:00才逐漸較為均勻,
: 而颱風在這一段時間,也出現了向西偏移的狀況。
: 16:00 https://imgur.com/ghymgdE.jpg
: 16:30 https://imgur.com/TSCtDxO.jpg
: 17:00 https://imgur.com/zFpB4lO.jpg
: 20:00 https://imgur.com/9Ig80X3.jpg
: 20:30 https://imgur.com/reGIZby.jpg
: 21:00 https://imgur.com/8w9JG0L.jpg
: 今年的板聚,蟬大有提到颱風與台灣間的地形交互作用,
: 可以從雷達的資訊推測颱風是否會有不規則路徑
: 再次附上板聚連結:https://reurl.cc/ReDxX9
: 關於這部分的分享從6小時35分開始。
: 在駛流場微弱的情形下,像這樣颱風與地形交互作用下,
: 產生某一象限的角動量加強,可能就讓颱風發生不規則偏移,
: 所以今天傍晚到晚上的偏西,應該也和雷達出現東半圈角動量加強有關。
: 我現在手邊只有雷達回波,關於這個理論與觀測,
: 其實用雷達風場判斷會更準確,
: 如果大家手邊有雷達風場也可以觀察偏西時的風場變化。
: 颱風結構不對稱造成的偏移,在引導氣流非常微弱的情況下,
: 才會有明顯的力量造成偏移路徑,
: 所以機構大多數才會判斷為短期波動,而不是直接轉向。
: 預期當槽線南下,有明顯的引導氣流後,
: 結構不對稱的力量(或用向量可能更好懂)帶來的影響就會很小,
: 交由槽線帶來往東北移動的駛流主導。
: 目前槽線位置:https://imgur.com/1sXimjh.jpg
: 但在目前槽線還沒接近台灣,颱風會怎麼移動,可以用雷達來初步判斷,
: 同時也會清楚一些跟預測相反的偏移是短期波動還是預報翻盤的徵兆。
: 不過相對的,山陀兒駛流不強的情形下,這些結構不對稱帶來的偏移,
: 可能連帶直接影響登陸點、是否真的順利交由槽線接手引導等等,
: 這是目前預報有誤差的關鍵,
: 所以接下來的觀測重點會落在颱風結構與強度的變化,
: 相對於數值或AI怎麼報,結構跟強度的變化會更關鍵,而非短期波動路徑。
: 另外,本次板聚也有雙眼牆和風切的介紹,
: 可以在觀察山陀兒時互相搭配,來判斷山陀兒接下來的變化,
: 內容相當精采,請多利用!
: (如果颱風減弱超出預期,導致引導層降低,
: 而不是槽線所在的高度主導,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 但在颱風沒有明顯減弱前,還不用去特別在意這個情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