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roastchicken (咕咕咕)》之銘言:
: 來台中已經快三年,台中給我的印象除了天氣好之外,讓我感到詫異的是
: 台中的人行道、騎樓的命運通常是:
: 1.被前面店面們用盆栽切割成一塊塊
: 2.機車停車場
: 台中的人行道並不是沒有建設,幾條比較大的馬路如進化忠明建成、五權、中清大雅
: 文心、崇德都有人行道,如果淨空的話寬度也夠,跟台北捷運蓋好前的馬路差不多
: 台中的房子蓋的時候也都有騎樓,但是騎樓也是理所當然的營業場所
: 所以我想在台中開店應該比較簡單,房租還附贈騎樓 這在台北是不能用的空間
: 法規上這些其實都是不合法的,我也知道這些法律出了台北市就無效
: (桃園親友也是警察來開勸導單 移一下給他拍照罷了)
: 當然徒法不足以自行,但是台中人每人多了自家前幾坪,搞得出門寸步難行
: (騎車也沒好到那裡去又是另一件事了)
: 其實省轄市台中很小,市區重要設施彼此也不遠,核心區面積比台北市核心區還小
: 但是為何在市民觀念上,會變成這樣城市呢?
為什麼沒有人行道徒步文化呢
台中在公車大躍進前 公眾運輸市佔率只有6.8%
通常一個旅次的發生 會帶有組合的 複合的
比如說我從家要去一中街 我會選擇
騎腳踏車或步行到烏日車站坐區間車>公車接駁>步行到一中街
有沒有發現當有大眾運輸的旅次 步行或是單車的機率是會提高的
大眾運輸的發展是與行人空間休戚與共、唇亡齒寒的
汽機車的競爭優勢就在於可及性及戶型 幾乎任何地點都能到達 都能隨便停車
加上台灣的私有車輛購買成本高 使用及持有成本卻很低的弔詭狀況
造成現在台中市行人空間的短缺與品質低落
其實各位觀察一下七期的人行道 一樣破破爛爛的 新穎卻不符標準的一堆
比如說突然有高低落差 與道路接面沒有平緩設計 沒有車擋 寬度只有50公分…
最好的實驗方法就是推著嬰兒車 走人行道 你會發現非常寸步難行
連一個城市最嶄新的區域都是如此了 其他區域就…
當初台北市也是經歷過一段痛苦的時期
但是當大眾運輸發展到一個 人民走在道路上 會思考 到底路是給人走的 還是給車走的
給車停的
還記得北海道拓寬人行道的那種霸氣 人行道拓寬後的寬度大概是車道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