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rud (勞動報)
2015-11-13 10:28:55美麗的錯誤?新社花海 車塞路爛撐十年
2015-11-13 02:54:37 聯合報 記者程遠述、喻文玟/臺中報導
臺中新社花海節連辦十年,市府預估今年會破三百萬人次紀錄。 記者程遠述/攝影
每年吸引大批人潮的新社花海節,當年只因種苗場利用育苗空檔種植綠肥花卉,被遊客發
現暴紅,成觀光盛事;「美麗的錯誤」帶來塞車、髒亂,讓居民、市府都頭大。
美麗花海「不美麗」,市府苦思解決之道。市長林佳龍表示,花海節已成是臺中特色,不
會停辦,但考慮將花毯、花海分開;市府也將和中央溝通,讓種苗場把部分農地移轉給市
府,規畫公共設施。
十年前,農委會種苗繁殖改良場在新社種植大片油菜花田作為綠肥,民眾無意中發現讚嘆
「好美」;種苗場聽從建議改種波斯菊、向日葵後聲名鵲起。中市府五年前合辦花毯節,
今年花海廣達五十公頃。
新社區長劉孟富說,周遭農路寬僅四到八公尺,且不屬都市計畫範圍,若民眾不同意,依
法不能拓寬。每年花海節,最讓市府頭痛的就是塞車,即使今年投入一千兩百萬元在接駁
車上,依然無解。
但因展區屬農業用地,無法鋪路蓋設施,每年都以黑色「抑草蓆」鋪墊,一旦下雨就泥濘
危險。 記者程遠述/攝影
「下雨會泥濘、停車都是沙、輪椅推很遠……」場地問題也很大。因是農業用地,未經種
苗場同意不能施作觀光設施;種苗場祕書黃少鵬說,該處是農業試驗用地,「研究才是主
要工作」。
為解決揚塵、泥濘,市府鋪上黑色抑草蓆、加上塑膠鋪面或木板,增設灑水車等,停車場
也鋪上小石子,但下雨仍滿地泥濘。遊客埋怨每年都像「過渡期」,市府官員坦言「並非
友善觀光地區」。
在地居民也因新社花海抱怨連連。臉書社團「我們的山城」、「東勢大小事」,天天有人
貼文抱怨塞車噩夢;在地人批評,花海節號稱每年數十億產值,其實攤商多是外地人,居
民沒受惠還得忍受髒亂。
http://udn.com/news/story/7266/1311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