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中的年輕人到底怎麼找工作??

作者: waneslacakus (NVIDIA)   2016-05-01 00:42:36
原文恕刪
原原PO是商學院
同樣身為商科
也許我的經驗可以你或給尚在求學階段的朋友一些參考
先來聽首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MNqX2JPQLY
『人生不怕風浪/只怕自己沒志氣』
之前推文有提到
小弟家中是電器行
所以我從小就得幫忙顧店、招呼客人
國生後開始幫忙送冰箱、洗衣機、電視、裝冷氣...等
電器行基本上就是有店面的工人
所以我們的團體叫做電器工會而不是公會
中部幾乎都是透天
許多東西都要扛樓上且沒電梯
辛苦可想而知
尤其是烈日下裝冷氣以及危險的接電
我從國一開始尋找未來的目標與定位
這個社會就像一部精密的機器
缺少了任何一個螺絲
都會出差錯
紅花需要綠葉才能襯托她的美
並不需人人都念到博士
當然這些思想一說出口
受到家中極大的炮轟
尤其我還是念私校
呵呵
叛逆的青春期
到頭來還是偷偷上圖書館
借閱經濟方面的書籍
開始研究經濟學
猶濟高中聯考過國立吊車尾
跑去專科念經濟時
差點沒被口水淹死
財稅科→財政系→財金所
初會、中會、、成會、財會、政會、高會
經原、個經、總經、政經、環經...等
百分之百的商科學歷
當學生是件幸福的事
學生的身分
即便你犯下許多錯誤
還是會被大家接納
一旦出了社會
恐怕就失去這個資格
就學時期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未來的道路
工業4.0即是大量運用機器來取代人力
AlphaGo的新聞想必大家都有看過
多數行業的職務都會受到取代
眾多行業都有神人高手介紹過攻略
小弟不才
只能就金融業做個簡介
拋磚引玉希望接下來有神人做更深入的介紹
在AI及FinTech的潮流下
金融業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衝擊
許多大家夢想的職務都會受到影響
金融業一般可見的職務
因為重負性高又幾無門檻
幾乎可確定會受到取代
除非是俊男美女
可能會充當門面吸引客人
PAY高的職務
都在核心金融業
A.投資銀行
B.創業、創投
C.私募基金
D.對沖基金
E.管理顧問
A.投資銀行
很多人都夢想進入投行
希望可以跟李奧納多皮卡丘一樣享受奢華的生活
我只能說:你想太多了
而且你知道次貸危機是投行搞出來的嗎?
負責買零食飲料的quant則被催出來當替死鬼
所有的核心金融業都與電影相反
學生們唾手可得的事情
反而是這行業最奢侈的事-睡覺
一週工作100小時是常態
並休假福利通常是寫好看的-只准折現
如果不喜歡工作內容
絕對無法持續這樣的生活方式
無論在投行哪個部門工作
想成功出人頭地(不成變便被機器人取代)
必須要聰明、很強的溝通能力、能透過一套原理或概念來思考
有能力在同一試場或資產中看出差異
基層與高層所需的技能完全不同
比方:入門得從分析師開始蹲起
分析師屬於生產單位
績效評估是以能否正確無誤地生產作為標準
而不是看你有沒有思考能力
隨著職務提升
逐漸進入指揮的腳色
開始負責開發與維繫客戶、策略思考、研發產品
這時就要頻繁的與客戶進行社交活動
在投行
公司會提供基本的支援與指導
但不會有人牽著你的手一步一步教你
想學到專業技能
得靠自己從旁觀察
分析師的PAY
菜鳥第一年通常是125K~150K
中階以上多半有300K
高階600K是行情價
上述只是年薪獎金另計
B.創投創業
最著名的創投先驅當屬哥倫布
在西班牙與英國皇室的金援下
發現的美洲大陸創造龐大的收益
耳熟能享的天使基金就是創投
滴滴打車A輪B輪融資都算
簡單來說創投提供資金給新創事業
而新創事業的現金或股票則是報酬
創投的辦公室不見人影是很正常的
因為得到處尋找機會
想成為一位合格的創投人
基本條件是
1.看得出科技趨勢
2.主動出擊
3.自資料不足狀況下搞定創業者
4.便是他人的能力,評估他們能否成功
5.說符合夥人相信家公司或個人值得投資
PAY的話
十年不開張
開張吃十年
C.私募基金
簡單來說就是用別人的錢賺自己的身家
以日月神教為例
私募買下後
資金其實是由神轎的公司債募資的
例如:我跟銀行借花100元買下神教
入主神教後發行公司債籌100元還銀行
私募入主公司發行的通常是俗稱的jumk bonds
美化後的中文名稱是高收益債
還有另一種是靠LBO(leveraged buyouts)槓桿融資併購
很多大氣業都擅長這招
比方鄉民熟悉的鴻海
這邊就不多說了
私募與創投的不同點
創投通常是在早期新興公司
私募則是後期投資及運用槓桿併購
E.對沖基金
或者稱避險基金
不過卻一點都不避險
所以還是叫對沖比較恰當
量子基金應該大家都聽過吧
或台灣的銀行裡
一堆騙管理費的XX基金
對沖基本上等同投行的自營、交易部門
外界對交易室通常有一種錯覺
隨便甚麼人都可以成立對沖基金
操盤人越年輕越沒經驗越好
http://m.dzdwl.com/tupianzhuanti/115867.html
這個行業的PAY
是由績效所決定
底薪基本上沒人在意
一開始底薪通常是125K~150K起跳
一旦績效不好就馬上走路
分紅是主要收入
從一毛都沒到數千萬美元都有可能
一個優秀的交易員
通常也是優秀的分析師
但一個優秀的分析師
往往很難成為合格的交易員
而合格的交易員並不能讓你出人頭地
隨時會有被機器人取代的風險
尤其是高頻交易盛行的現代
所以多鑽研地緣政治與心理學
並提高抗壓性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投機買賣與價值投資是主樣策略
索羅斯與巴菲特是兩大代表
凌晨波克夏要公布財報
因該很多人要熬夜了
E.管理股問業
簡單的說
用10元聘請人才
再用人才賺30元
如果想世界各地飛的話
管理顧問業是除了機師空姐空少外的不二選擇
而且薪水跟機師差不多
PAY大約80K~100K
不過底薪就是收入主要來源
紅利就......
台灣最有名的當屬麥肯錫了(少數會在台徵才的公司)
接著就是BCG
當然也有獨行俠企管大師
這個行業好不好看景氣
景氣好企業便會出大錢聘請管理顧問
相較於其他核心金融業
這行業比較輕鬆
基本上公事與社交是混再一起的
所以大多數管理顧問公司會比較不拘禮節
重點是休假時間比其他金融業多N倍
公司生意清淡時
可能或有好幾週的帶薪假
羨煞一堆無薪假的台灣人
如果有心進軍金融業的話
建議寒暑假多參加大公司的實習
台灣機會可能比較少
很多金融業都會在中國開出實習缺額
通常在上海、北京及香港
現在機票不貴
可視為前期投資到中國參加甄選
http://bbs.yingjiesheng.com/forum.php
有實習經驗的人
未來應徵大公司加分加很多
至於學歷的話
多數的外商投行只聽過台灣大學
也就是說學校並不是非常重要 (管理顧問業除外
也不會要求碩博士的學位
國外通常都是進公司後
再視情況進修
金融圈基本上都是瘋子
而瘋子們聚在一起通常不會有好事
這次瘋子們打算刺破幾十多年來衍生性商品產生的泡沫
所以各國都在學老美推衍生性商品
中國年初推行的MBS、ABS銷售大好下
也趁此機會準備發行CDS、CLN
或許幾年後
你我都有機會遇到祖輩口中3萬美元一棟的臺北房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j_mpwKmlJg
作者: blueseaman ((  ̄  ̄)o/"Ω)   2016-05-01 00:44:00
最後真的沒錢吃飯時 連清潔隊的工作都會有人搶著要
作者: thehent (KK)   2016-05-01 00:46:00
感謝分享
作者: zzzzz1532 (1C)   2016-05-01 10:33:00
好文推
作者: wsmallmau (毛手毛腳都是毛)   2016-05-01 12:21:00
年輕人只要不要眼高手低很多工作在等著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