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個題目很有感,我也來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以住在舊市區的觀點)
小弟在新北生活24年,後9年在往返台北市求學,後來定居台中7年多(自曝年齡!?)
其實原文推文很多人都講到了,人行規劃這件事真的只有首都台北市做得比較好
雖然台中近幾年發展還不錯,但還是差距很大
1.車站規模
我對台中車站的印象就是,中港路往東走到底的那棟建築
干城? 距離不遠,但感覺就是完全不同的地方
這7年來感受到的不同就是中港路改成台灣大道、車站變高、站前空間變大
但我還是覺得干城跟車站不是在同一個地方
覺得大智路跟台灣大道前段不能算是同一個商圈
台北呢?
我認知中的台北車站,從小時候看到的那棟站體本身
到求學階段的時候,從京站、北車、新光三越、臺大醫院、228公園
甚至一路最遠到中正紀念堂,都在的台北車站範圍
我高中念成功,常常從台北車站走路到善導寺,心理上也不覺得遠
這中間的差距,我想就是原文說的人行空間規劃
當你搭客運到京站,不走出建築體的情況下往南最遠可以走到M8出口
過2條馬路可以到台大醫院,再過一條可以到228公園
一路上走來都是非常寬敞的空間,完全不用擔心閃車子跟攤商的問題
但如果我要從台中車站走到干城,短短300公尺,我要先跨過車流龐大的建國路
穿過狹窄的太陽餅店跟統聯客運、閃避騎樓裡的各種障礙物
經過幾條隨時都有機車會衝出來的巷子,心理上覺得疲憊
2.道路規模
台中舊市區寬到有快慢車分隔島的路:台灣大道、市政路,六線道加一條文心(中清?)
台北市則是忠孝、仁愛、信義、敦化、建國、新生,其他六線道也是為數眾多
高架不用說了,only one 台74線
個人的觀察,馬路越大條,旁邊人走的空間就越多
3.違停問題
這大概是人類的本質吧..........走到哪都一樣,只是看哪邊抓比較兇
有人說是停車空間規劃的關係,下面兩張照片給大家看看
這兩張照片還是因為有至少3個警察在現場"嗶嗶~嗶嗶嗶",還在路邊放交通錐
不然平常整排都是紅線停好停滿,然後2.3樓停車場空位一大堆(還有頂樓...)
看看鄰近區域的紅線違停,再看看頂樓空空如也的停車場
真的是停車規畫不足嗎??????
講了這麼多,也不是說台中就完全不好,畢竟我也是因為喜歡這裡才跑來定居的
像現在我在家裡穿短袖,走出陽台享受日光浴,住台北的家人穿大衣冷到縮在被窩裡
雨傘在台中大部分的時候只是一種裝飾品
在台北的10天裡有6天在下雨,2天沒下雨但陰天
台中有很多綠園道,加上大大小小的公園串接在一起,綠意盎然
爬山有大坑、自行車道很多,科博館、國美館、歌劇院
重點是,這些還沒玩完! 城市一直不停發展中
真心希望
車站附近的綠空廊道可以照表實現,給市民舒服的行人空間
網狀捷運系統可以成型,連接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科學園區、港口跟機場
水湳真的可以成為一個商業與交通運輸的樞紐
74接國道4號計畫如期完工
所有的綠園道跟自行車道可以整合在一起
最後,台中發大財(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