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我是地方賊,歡迎大家,喜歡偷走地方的故事
偷走完整圖文網誌版:https://bit.ly/2zsgix5
可以順便偷走賊的臉書按讚,支持我的文字:http://t.cn/RmPbrSh
嘿,應該寫了不少篇台中的故事,包括大里、霧峰、外埔、東勢,還有這次的神岡
之前就有寫過神岡呂家的文章,有興趣也可以找看看
[地方] 偷走岸裡大社與漢人的合縱聯盟與衰落 #神岡區 / 台中市
這次和賊爸出去玩,住在葫蘆墩(豐原)外環道附近的旅館。趁著天色還未亮,老爸還沒起來,就騎著飯店的腳踏車到不遠的神岡偷故事。看地圖是不遠啦,結果我還是騎到腳有點酸,回到飯店賊爸都吃好早餐了。國道一號靠近豐原地區的神岡,有地名叫做「大社」,又有間國小叫做「岸裡國小」,就直接想到忘記是高中課本,還是以前人類學有讀過的台灣勢力很強大的平埔族「岸裡大社」。
也幫自己重新複習一下歷史,平埔族有一族名為「巴宰族」(Pazéh) ,其中居住於豐原、神岡、后里等地的為岸裡社。岸裡社分為九社,包括岸東、岸西、岸南、西勢尾、麻里蘭、翁仔、葫蘆墩、崎仔、麻薯舊社。岸裡社原本舊居在台中市后里區舊社。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吞霄社事變,清廷請岸裡社派兵支援,與清朝官兵兩面夾攻才評定。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清廷頒予岸裡大社頭目阿莫匾額,又任命他為第一任總土官。
就此,岸裡大社正式歸順清朝,隔年也准許他們開墾貓霧地區。因此,岸裡社人跨越大甲溪在南方建立新社,也就是後來所稱的岸裡大社。台灣中部的開拓史除了前幾篇提過的藍廷珍外,岸裡大社也極為重要,尤其是他們與清廷合作對抗其他平埔族,藉以壯大自己聲勢的部分。這成排的木造屋子是閒晃大社地區看到的,覺得滿喜歡就多拍幾張。
十八世紀時,第三代頭目潘敦仔統管岸裡大社,也使該社興起。他不僅為潘家第三代土官,也兼任岸裡社第一代總通事。對了,還要先提張達京,他被稱為「番仔駙馬」,因為熟讀中醫的他在康熙年間,替飽受瘟疫之苦的平埔族治病。社人對他心懷感激,頭目便將女兒嫁給他,他甚至娶了六名平埔族公主(真的不愧他的稱呼)。 康熙六十年(1721年)爆發的朱一貴事件,潘敦仔與通事張達京率領社民防禦大肚溪,被清廷賞賜六品官職。
雍正初期的大甲西社事件,又再度替清廷平民變。不過這其實是清朝「以番制番」的伎倆,同時也宣告傳說中的大肚王國正式解體。事件結束後,清朝將牛罵頭、沙轆的社地歸給有功的岸裡社。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潘敦仔繼張達京後,接任岸裡九社的總通事,也算個人生涯的高峰。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岸裡社也協助官兵入山搜查叛民。不過讓賊懷疑岸裡社真的與清廷合作無間嗎?
文化部所認定的三百件左右國寶,大部分是國民黨運來的故宮文物,極少部份是與台灣史有關,其中康熙五十四年(1716年)「諸羅縣正堂特委阿莫為土官信牌」是少數台灣產製的國寶。這份文書也是台灣現存最早官方原住民頭目委任狀文獻,明示了當時清政府官方與平埔族之間的關係,對研究中部族群關係、開發史都有歷史和文化上價值。而這份文書,就是出自於神岡的岸裡大社巴宰族。
岸裡社與漢人關係緊密,表現在其空間形式上。在岸裡社的聚落中,過去有公館、新公館、學堂及望樓,有學者推測應為傳統家漢人式建築。此外,岸裡社還有環繞聚落的圍牆,以及東、西、南三座門。這些門樓應該不是我們想像的城門,而是中部聚落常見的隘門,像賊賊之前介紹過的東勢下城里的範例。現在大社這裡的門樓早已拆除,政府有在原本遺址上放置石碑標示,不過我只找到南門的。
在聚落中的南門外,有一間土地公廟,名為「岸興宮」,這是岸裡社宗教上面與漢人同化的證明。這是雍正元年(1723年)由張達京與通事潘敦所建,希望能藉宗教改變大社社民的信仰。因此,面向水圳的土地公,以及廟旁的茄苳樹,都有漢人風水的想像。廟內主祀鍾馗,是早期岸裡大社的信仰。雖然張達京與岸裡大社教好,但他也透過與社民訂立合同,以「割地換水」的方式取得土地權,如此他也成為中台灣的首富。
張達京所組織的張振萬墾號,拓墾之地遍及豐原、神岡、大雅、罈子、清水,甚至南下的彰化、芬園都有他的土地。對了,應該要提一下廖朝孔,他在康熙年間渡海至雲林二崙定居,後吸引了不少廖姓聚居於二崙地區,也是濁水溪南岸重要的福佬客。因為廖朝孔善於開闢水圳,且拓墾二崙有成,就被張達京邀請北上,共同開墾大台中地區。
在大社可以看到水圳以及水門,這其實與過去「割地換水」的迫害,或說協商有關。雖然岸裡大社社民擁有土地,但他們不懂得水利。不過張達京也不懂,也是靠請來廖朝孔。漢人在大社興建水圳後,社民只能用土地來換水,結果土地就被漢人蠶食鯨吞了。那時候漢人興建很多水門,計算方式好像是開一個水門就要土地交換,不過要開很多水門,水才會流至你的土地,所以需要很多土地來交換水門開啟。
除了岸興宮外,聚落裡還有另外一座宗教空間「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社教會」。大社教會是中台灣第一座長老教會,在教會成立前是以聚落某戶住家為聚會場所。大社地區會從道教信仰改為基督教信仰,與漢人壓迫及開港通商後,英商與傳教士馬雅各開始與大社社民熟識,進而傳教的結果。同治十年(1871年)的第一代禮拜堂為土磚式;現在所看到的是民國六十年(1971年)慶祝教會一百週年所建。
不過因為漢人快速持有了原本屬於岸裡社的土地,巴宰族在嘉慶之後,有兩次大規模的遷徙。第一次是在嘉慶九年(1804年)因道卡斯族吞霄社的發起,巴宰族與其他平埔族移入蘭陽平原。不過漢人早先他們到達噶瑪蘭,寡不敵眾,只有少部分的平埔族人留在東部。而後嘉慶年間所爆發的郭百年事件,也讓平埔族人在道光三年(1823年)有了第二次的遷移,留在岸裡大社的巴宰族人所剩不多。
雖然岸裡大社能找到的巴宰族遺跡有限,但要進入大社聚落前的「岸裡國小」的校舍建築可是被列為歷史建築,來岸裡不妨到校內觀看這些精采的紅磚建築。記得賊前一篇有關神岡的文章講了「神岡呂家」在神岡地區的文教事業,包括中和會與「文英社」。文英社當初所在地,就是岸裡國小現址。文英社緣起於道光十六年(1836年)呂家渡台第三代,興建呂家頂瓦厝的呂世芳組成「梓潼帝君會」,想要祭神典祀,可惜後來未成。
而第四代興建筱雲山莊的呂炳南繼承父業,在岸裡大社興建了文英社,文英社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每年農曆二月初三的文昌帝君聖誕祭祀活動。在此,可以稍微提一下文英社的建築形式,與清代傳統書院其實頗類似,左右兩廊是提供學童讀書的學舍,中央正殿作為精神中心,則是供奉文昌帝君的所在。因為有前面所提到的岸裡大社水圳環繞四周,便少了孔廟常見的「泮池」設計。
除了祭祀文昌帝君的活動之外,文英社也提供岸裡大社、葫蘆墩地區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獎勵,對地方人才培育貢獻頗大。文英社也是道光年間中,八所擴充為書院的地方文社之一。呂家也曾聘任吳子光前來任教,他也作有〈岸裡文祠學舍記〉。岸裡社的弟子不分族群,岸裡大社最後一位通是潘永安就曾受教於吳子光,而丘逢甲可說是文英社最有名的弟子吧!
日治時期,原本的漢學教育當然被日本教育取代。一開始日本殖民政府沒有廣設學校,岸裡大社的學童必須前往葫蘆墩公學校(今豐原國小)上課。後來由當時的葫蘆墩區長與社口區長聯名向總督府申請,並於大正五年(1916年)獲准開辦葫蘆墩公學校獲准開辦葫蘆墩公學校大社分校。一開始是借用大社教會的禮拜堂及附屬建物作為教室及職員宿舍。
而後在地方士紳積極爭取下,大正七年(1918年)岸裡公學校獨立。而呂家第五代呂汝玉(後面會提到他的墓園)也將其保管的文英社土地捐贈給學校。就此,文英社從漢學學社轉變為日治學校。岸裡公學校1930年代的校舍是以木構造、清水紅磚所建置,還有一座樣式獨特的升旗台,歷經1935年墩仔腳大地震及1999年921大地震,仍保持原樣,實屬難得。
前面有說到文英社前方有水圳,從岸裡公學校的老照片來看,可以看到學校正前方也有水圳,學生還有過橋上課,不過現在學校前方變成繁忙的台十線。此外,目前僅留下南邊的校舍建築,其他被拆建為操場。不過能從日治時期留到現在,樣式也沒改變太多,岸裡公學校校舍也在民國一百零二年(2013年)登錄為歷史建築。在紅磚牆看到這個小學時學習到的公式覺得很有趣,大家還會算嗎?我都忘光光了,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