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arreychen (我的靴子裡有蛇)》之銘言:
: 想請問各位有關於台南市防災應變體系的相關意見,
: 由於這次台南超大豪雨,淹水的地方幾乎是原台南縣。
: 有一種說法是,還沒合併之前,台南縣各鄉鎮市有民選的代表以及鄉鎮市長,
: 所以在特別災害(例如像這次突然下起大雨來)發生時,比較能夠即時反應。
: 而合併之後各鄉鎮市公法人改成行政派出機關的區公所,
: 也以官派的區長取代民選的鄉鎮市長,因而在這類災害的應變中,往往首先聽取市政府的
: 情報,而少與當地有直接的聯繫、接觸或直接觀察;同時,當地區民在災害發生的第一時
: 間,也不知可向哪一個當地的政府對口單位或人物反應。
這一點是錯誤的。不論是過往民選鄉鎮長或現在委派的區長
在災害事件過程中,都必須坐鎮鄉鎮公所並開設防災中心
所謂的三級開設、二級開設及一級開設
就是因應不同災害情況而開設等級不同的防災中心
每一個區長的責任業務也是該區所有人民的安全
因此區內民眾發生什麼危害,通常第一時間就會通報鄉鎮公所指揮中心
許多鄉鎮災害也都是透過鄉鎮公所又再度回傳市政府做統籌
因此並沒有所謂的「減少與當地直接聯繫、接觸或觀察」這件事情
一個區長在一次災害事件做得不好,不論他多聽命市政府
一樣會被換掉。
民眾因為受災而抱怨是由下而上,由民眾罵到市政府
但市政府事後的咎責則是由上而下,由市政府逐次回推到各地鄉鎮公所
該開設防災中心未開設,該有人員輪值卻電話打了沒人接
都會在事後遭到懲處
也並沒有市民發生災害第一時間不知到該向誰通報這件事
現在的通報管道是民眾→村里長→鄉鎮公所→市政府
甚至你想越級通報給鄉鎮公所或市政府,網路上都查得到緊急電話
該緊急電話在災害事件中是被命令全天待命
過往也很少向民代通報這件事,基本上,民代在災害發生時不是一個正確管道
你向民代通報,民代也一樣要向鄉鎮公所或市政府通報
你打電話去市政府、警察局、消防隊說:「我受災了」
不會有人敢不重視你,你打跟民代打的效力是一模一樣的
那幹嘛還多此一舉找民代通報??
: (可能在以往都是直接向就近的民代反應,或透過村里長向公所、民代通報)
: 因此這次雖然賴市長有授權給各區視情況停班停課(依稀看到新聞好像有...),
: 但區長其實也只是職等比較高的公務員而已,並非地方自治團體的民選首長,一來沒有
: 地方政治或選舉壓力,二來有行政官僚包袱,三來與在地訊息溝通管道可能又沒有以往
: 民選首長來得順暢,因此在向上反映地方災情時,可能慢了半拍。
上方三個論點,我一一回答
第一,區長沒有連任壓力,但指派他的市長有,你幹得不好,市長一樣會把你fire
民選鄉鎮長也許可以三四年才換一次,但區長隨時都有可能被換
第二,災害發生期間,並沒有所謂的「行政官僚包袱」(我甚至不懂這句話在指什麼?)
災害發生期間就是待命、通報、救災這三個步驟
第三,不論是過往或現在,近年台灣災害通報資訊都已經網路化
鄉鎮公所或村里長甚至都配有衛星電話,避免緊急情況電話不通
他們手上也都有從市長以下的所有相關通報電話跟人員名稱
: 又或者即使上報當地災情,依然仍需等待市政府做決定,而在等待的過程中失去防災先機
: 簡單來說,要是以前還有鄉長的時代,地方半夜下大雨的消息可能很快就傳到行政體系中
: 以利做出及時反應;而今日區公所地位只是市政府的地方行政派出機關,雖然有利改善
: 行政效率或地方派系問題,但在特殊狀況發生時,例如這次原台南縣,特別是北台南大雨
: ,台南市行政體系及防救災應變系統則似乎鞭長莫及。
: 未知大家的想法,特別是原台南縣人的想法或感受如何?
: ps.勿戰政治或合併議題,只是就事論事想討論現況,
: 順便看看有沒有可能使台南市的防救災應變系統更為靈活。
: 感恩看完這麼長的問題!
我認為問題還是回歸到簡單的論點,不扯政治
第一,賴清德在放假決定上有錯,因此他現在也飽受批評
第二,淹水災情得回歸到河川治理,河川治理得回歸到治水經費
看來過往實行好幾年的8年8百億治水經費是有延長且增加的必要
第三,目前台灣颱風期間的幾個大災害,包括崩塌、土石流及洪水
都是受到降雨事件的誘發
以目前氣候變遷的情況,降雨強度動輒超過100mm/hr下
這些災害只會越來越大,目前尚未看到減緩的趨勢
我並不建議民眾完全等待工程的施作
中央政府的防災中心都會在災害期間告知可能受災地區的民眾必須疏散
配合中央政府的命令,並盡快往安全的地方避難才是正確的方式
政治人物必須為其決定或行為獲得或損失其政治利益
因此賴清德的事情,我就不多談
但其他關於整個防災系統行政上的操作,為避免以訛傳訛
所以我才針對我所知道的做以上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