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研究台南歷史,看到你的文忍不住想回。
府城的民防(義旗)曾經抵禦海盜和民變(沒有山賊)
但聯境的組成是姚瑩在鴉片戰爭期間,在台灣辦團練。
否則過去清廷對邊區的治理再怎麼力不從心,
也不會讓台灣有常備性的地方武力,所以聯境的歷史大約170年。
但府城過去是農商業社會,鬧熱也是有一定的規矩,
受農忙和帆船風期影響,一年之中許多神明生日通常以「到廟焚香燒紙」、「擺戲臺」
的方式慶祝,只有重大的祭典才會動用遶境,而我在志書只看到天公生有遶境遊行
如果有其他正確的資料,也歡迎補充。
所以臺南的傳統祭典以到廟裡參拜並舉辦活動為主,跟日本神社的祭典本來是很像的
然而越接近現代,隨著經濟起飛和政治上的開放,沒有歷史深厚感的寺廟越來越多
另外原本只有在廟裡慶祝的節日,也全部拉到馬路上,失卻古代府城文化的秩序感
古早就不是每個禮拜都出來繞
現在各廟週週繞,還說「又不是天天繞,一般民眾在抱怨什麼?」
講難聽點,根據霍布斯邦的觀點,很多只是現代被發明的傳統而已
古代哪來辣炮、鋼管、吉普車、擴音喇叭?哪來這麼多節日上街遶境?
就我個人的意見,很多廟會文化的慶祝方式,或許根本應該要重新檢討,
而不是跟市政府爭吵這個能不能放,放幾串?而是所有會產生噪音的物件都應克制。
現在是工商業社會,每個人的作息都不一樣,這麼吵你叫上夜班的民眾怎麼活?
以上只是以自身專長發表個人看法,希望不會被放到臉書社團吃粗飽 > <
※ 引述《firl (沈夜 殭屍)》之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