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BMay (努力搞定積分ing)》之銘言:
: 這是八卦板的置底文,他們現在急需的物資有:
: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zxF2MhhCedsKE23lW4sDHb7Uo2HrkEp3VusdWQruRzQ/pubhtml
: http://bit.ly/occupylyneeds
: 我們家出一個行動電源,還有兩大袋麵包。以及等一下就要出發了。
: 有沒有人要響應?有沒有人願意捐物資?
手機發文,有點亂請見諒
(剛剛有推文不過覺得回文好了)
正在現場外圍,重新看B大這篇文的後續回覆,
發現用了「你今天可以不關心……
但你一定要關心服貿」的說法,
我比較擔心這樣講,
有種把不同公民議題排出等次的危險
雖然B大也許沒這意思
接下來講的不是針對B大,只是有感而發
因為我在現場好睏超想睡又睡不著
幹ㄊㄇ超冷好想回台南XD
發個文分心一下
我想補充一下,其實不管是
服貿、洪案、大埔、核四、多元成家,
以及無數存在或尚未被說出的議題,
各種議題都是同等重要的,
因為那都代表不同族群受到創傷與壓迫的生命。
公民精神不是革命浪漫,
而是一種個體必須長期培養的能力,
是一種理解這個社會不同權力關係的運作後果(如政策)
如何作用在每個人身上的能力。
每個人能關心的有限
不懂沒關係
最可怕的是拒絕理解(他人)
或僅是粗暴理解卻自以為理解而加害他人
好公民是能夠時時檢視自省自己跟社會的關係,
以及他人跟社會的關係的人。
如果除了服貿跟洪案等「比較紅」的議題外,
對其他事件再無興趣,那也不是理想的公民精神
英雄浪漫是最容易迷失的
就以在社運現場為例,如果懷著短暫的革命浪漫,
很容易陷入一種大家都是英雄,
所以大家都是對的,都是悲壯的自溺感,
而忽略我們必須在激情倡議與不服從的堅定中,
盡量保有檢視各種現場言論的能力,
如我昨天聽到有人在說
「我們都不想當外勞,我們要當老闆」
「中國人都是沒有文化的不文明的共匪」
這樣的話或許是很多人的心聲,
但卻不見得是正確的心態
為什麼大家都要當老闆,
是因為大家覺得好像當老闆才比較能過好日子
才能得到尊重,所以不能說不當外勞當老闆,
而是可不可以不當老闆也得到尊重?
否則對於身為在台外籍勞工的人來說,
這樣的話不是一種絕望跟歧視嗎?
另外,貶低所有中國人也不會讓臺灣人顯得比較有格調
這就好像北部有的人說南部人就是比較沒水準一樣
是很莫名的汙名
英雄浪漫也是最容易消失的
可能大家風頭過了,就沒熱情了
我覺得公民能力是一種很需要條件培養的能力
也是很需要毅力的一輩子功課
所以絕對不是一時的意氣風發
或者犬儒的憤世嫉俗跟虛無
而是日常生活的實踐跟習慣
這是很需要花時間思考練習的
那麼如此一來
每個人都是日常生活的英雄
事實上不當英雄是最好的
因為英雄太強勢,好像比別人都強大
可是公民是一種願意理解各種弱勢的生命處境的能力
以及理解自己的社會位置壓迫了誰又被誰壓迫的能力
反而是要看見自己跟別人的脆弱
要看見自己並不比別人優越
所以與其說是英雄,不如說是修行者
希望洪案跟反服貿議題的「紅」
是一個讓修行者覺得比較不孤單
而能繼續修煉的鼓舞
但不是短暫炫目的浪漫派對而已
在臺南的大家,以及已經在這裡,或正要上來的大家
希望我們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