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前不久剛發過一篇文,上週去中西區和安平二日遊的小蛇
有一個小觀察要另外來請教一下
我第一次到台南,一到台南車站走地下道發現
除了地下道的用色很古樸、空間清爽以外
覺得腳底很滑,發現是整片的磨石子地板(不確定這種材質的名稱,有誤請指教)
因為以往不管是在各城市的地下道或其他公共設施的步道
很少踩到這種材質的地面
當下覺得很稀奇,想說「喔~古早時代的大地方都這樣做嗎?」
第二天進了林百貨,樓地板還好
走樓梯下樓時才注意到,是跟車站地下道類似的那種骨溜的路感
好像也是整片平滑的磨石子地板
好奇之餘,我猜想了一下...
因為台南早期是重點城市、首都,所有當代最有指標性的建設和工法都會先用在這裡
而早期這種磨石子地板是「用料好、上得了檯面」的象徵
所以在車站地下道、林百貨樓梯這類,在當代算是重點建設的地方
(一個是重點車站的地下道,一個是五層樓最潮百貨公司)
會用這種被認為是上得了檯面的材質來施作(或者相反,這樣比較省錢?)
印象中走到台南其他地方也有遇到類似的情況,但我忘了是在哪裡
雖然可能這沒什麼,只是巧合或其實其他縣市也有(或後來打掉了)
還是想請教一下台南通、文史通、建築通版友
看我的猜想是否正確~
另外補個廢問,一般我在外縣市看到會閃亮的有摻廢玻璃的加工路面
通常只有柏油路,人行道或磚地有的話,只有局部會是閃亮版
但不知道是不是海安路有特別規劃的關係
周邊的磚地人行道和小巷子,好像幾乎都是閃亮版?
p.s.小蛇原生北部,基北桃比較熟,大學在台中,跑過宜花南雄(交待這種事蠻無聊的...)
希望「多去各個縣市看看吧」魔人手下留情啊~
如果一定要看打卡證據、相片之類的,只能說恕難從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