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ilmwalker (外é¢çš„世界)
2015-01-05 11:08:04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0103/446352.htm
作者Fisherman / 漁人
各位好,先前寫了一篇有關臺南人的感想之後,到現在也約莫一年,期間雖寫了不少文章
,但關於臺南,我仍有許多話想說。
身為一個臺南人,我感到很驕傲,也很榮幸可以在這個地方成長。如果可以,我很想再寫
下那些關於臺南燦爛美好的生活記事。但事與願違,我必須得說,府城正在走向一個「標
準化的觀光勝地」。
如果要我舉例,那安平便是一個例子。
第一、老店的氾濫
「老店」一詞,原是在當地創立許久,且熙來攘往、歷久不衰的店家,可稱之老店。但是
看看現在的安平,三步一家、五步一店,豆花、蝦捲、蜜餞、冰淇淋,通通都說自己是老
店。沒錯,以老店做包裝的確可以吸引到不少消費者,但同時也混淆了真正的老字號。
試著問看看在地人就可以發現,這些所謂的老店到底從何而來?
第二、過分強調文創
走進安平的巷弄裡,不知是什麼時候,一間間強調「手創」、「文創基地」之類的店鋪像
雨後春筍蔓延在窄小的巷子裡,而通常這類型的店面都不會太大間,有的強打文創小物、
有些順便賣上點吃的,我好奇的是,為什麼有很多人到安平來是為了來看這些文創店鋪的
。
沒錯,在地文化配合創意商品所衍生出來的結晶的確是臺灣年輕人目前的趨勢,這些店鋪
無論在選點或者商品的規劃上都很精準,但是太過氾濫,變成像是來安平參加某些「XX市
集」一樣。文創,反而將原本的人文風格模糊了。
當我們過分強調文創的同時,有些文化是無法以實品化產生出來的。
第三、流於表面的活動
這其實跟文創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些人認為要帶動一個地區的觀光與人潮,最好的方法就
是「辦活動」,於是活動辦著辦著,有一天,當有人問起這個地方的特色時,就連遊客都
搞不清楚,只知道這個地方常常「辦活動」。
(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應該就屬碼頭邊的變型金剛展了……)
第四、人潮、交通的麻煩
這大概是臺灣所有「觀光勝地」的通病了。人潮的擁擠、停車一位難尋,不管到哪,所見
所聞都得與人相爭,每個人一到現場就像機器人般不停的重複著拍照、打卡的動作。
「逛延平老街!!」 「算了吧。」
老街早就不老街了。那條擁有天下第一街美名的延平老街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假日
滿滿的人潮與街上的攤販們,簡直就像走在你家路邊的菜市場街一般,到了上班上課日,
則回復到那冷冷清清的樣子,這麼有人文歷史的地方,怎麼好像遊樂場裡的美食區。
當然不只有安平,所有在台灣謂之為「老街」的地方,都逃不過這樣的命運。
我可以漸漸感覺到這裡已經不是我童年所見的那個擁有濃厚人文特色、風格極簡的那個臺
南了,雖然一改常態的來寫臺南的缺點,但我身為臺南人的驕傲卻依舊沒有消失,它仍是
我心中那個燦爛的城市。
但要我說,臺南,正在走向平凡。
作者:
yago (☑台南彭于晏)
2015-01-05 11:27:00變平凡這樣也不錯呀!觀光客就變少!
作者: ck586 (阿寬) 2015-01-05 11:45:00
要說變平凡,其實也不過就是迎合大眾口味如此罷了。
這種平凡不是以前樸實的那種風格啊而是像現在到處都一樣的觀光風格 有點無趣
日本京都的寺廟或城邸外面也很多這種文創產品 難道京都也變平凡了嗎
作者: yuehxian (弦來無事) 2015-01-05 13:02:00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作者: linitin 2015-01-05 13:17:00
所以京都有“生人勿進”的習慣,很多在地餐館、娛樂場所、生活地點基本上不太讓外人進入京都那些“觀光”的寺廟基本上很少見到當地日本人,見到的日本人也是京都外的日本人,臺南也許可以參考京都
回不去了,聽說台南早期是仿巴黎的建設下去規劃出來的!
作者: jamf (JAMF) 2015-01-05 14:56:00
還有一堆得獎,但事實上台南人聽都沒聽過的伴手禮....
作者: bandoll (員外) 2015-01-05 15:48:00
老店年齡=老闆年齡的也不是沒有XD
作者:
hgf125 (風焰)
2015-01-05 16:42:00元旦連假 臺南好擠 @@"
作者:
LunaTea (プリンセス先行)
2015-01-05 19:17:00我也很討厭文創商品 好像用文創名義包裝就有名目抬價還有老屋改建 裡頭總刻意塞復古家具 這風潮開始泡沫化了觀光客並不自制ex.探頭探腦,製造垃圾 連帶打擾當地人生活
作者:
HMKRL (HMKRL)
2015-01-05 20:48:00你是漁夫吧!?
作者:
ChuChuCat (ChuChuCat)
2015-01-05 23:42:00想批評就批評,何必開頭矯情的加上「其實我也很喜歡台南」之類的完全沒意義的廢話觀光客就是錢,要搞日本那套生人勿入那還得先有足夠本地人支撐吧與其說製造垃圾怎不想想整條路沒半個垃圾桶?這是觀光客的責任嗎花園大東武聖這三個夜市夠有名吧,遊客逛街動線上垃圾桶加起來不超過十個去看看淡水老街垃圾桶有多少個再來批評製造垃圾吧
作者: yosaku (脆弱的超強) 2015-01-06 01:51:00
這不過是一個城市求新求變求生存的必然現象對我這外地人來說 你說的點我一點都不困擾就是也完全不覺得沒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