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古井變蚊子產房 民眾倒消毒水
2015-08-23 03:12:27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鄭維真/台南報導
台南老城古井多,有民眾在古井內發現大量孑孓,驚覺古井成了蚊蟲孳生源,深怕成為登
革熱病媒蚊溫床,猛倒消毒水。民政局表示,台南轄區至少有1300間寺廟,雖然不是每間
廟都有井,但是將會針對病媒蚊防治,進行一次總體檢。
台南登革熱疫情爆發,中西區民權里共有18例登革熱感染案例,社區啟動防疫大作戰,有
民眾在里內某未加蓋的古井發現大量孑孓,嚇得趕緊買消毒水來「每天倒一次」。民眾憂
心,台南古井多,疏於管理的古井,恐會成為防疫漏洞。
台南大天后宮龍目井歷史悠久,常務委員蘇介川感嘆說,端午節用來治病、淨身的午時水
,通常都取自井水,現在登革熱失控,連井都變成防疫漏洞。他解釋,大多數寺廟的井水
都有加蓋管理,避免孩童或遊客掉落,但現在也擔心蚊蟲會飛進去,每天都會特地查看。
「有在使用的井,蚊蟲不易孳生!」海安路上南勢宮著名日月雙井仍在使用,稱為「活井
水」。雖然如此,廟方為保險起見,平時仍會蓋上紗窗網防蚊蟲。
民政局副局長戴鳳隆表示,廟宇需注意的為花盆水,應每天更換確保孑孓未孳生。他說,
台南轄區至少有1300間寺廟,局內每天全體動員,輪流到各間廟進行衛教,並督導是否徹
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
衛生局表示,有水流動的鑿井必須蓋紗網或蓋子,若經查為陽性積水點,將開罰3000元至
1萬5000元。
http://goo.gl/U9Yl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