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文學美麗島 App引路遊地景
2015-12-09 07:00 聯合報 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國立台灣文學館昨天結合全台25座台灣文學相關的博物館,共同發表「遇見文學美麗島」
新書,書中除了介紹這25座博物館,還有作家的故鄉、創作現場及文學地景等,讓民眾可
以用不同的角度接觸文學。
不少台灣文學界大老都出席新書發表會,台灣文學評論雜誌發行人張良澤在會中呼籲明年
總統大選,「不管誰當選,都應退出總統府」。
他說,總統府現址為日本殖民帝國主義的象徵,「韓國都把當年的總督府拆了,台灣卻當
成總統府」,總統府應該遷往他處,「把現址當成台灣文學書籍的倉庫」,他的說法獲得
在場許多台灣文學界前輩林瑞明、鄭邦鎮等的支持。
「遇見文學美麗島」詳細介紹這些博物館的特色,像是1983年,台灣第一座成立的平民文
學作家紀念館「鍾理和紀念館」,之後是1985年台北市政府為紀念林語堂,在其故居成立
的紀念圖書館。
走訪作家文學現場部分,則介紹李榮春的頭城時光、三毛的清泉祕境、吳濁流的文學之路
、賴和的漫步彰化城、葉石濤的府城記憶、鹽分地帶與鍾理和文學之旅。
台灣文學地景App,則收錄200多名作家及450篇的地景作品,只要開啟手機定位功能,就
能查閱所在地附近的相關創作,像是走到台南安平延平街附近的古井,就是出現在葉石濤
作品「潘銀花的第五個男人」中所描述的井。
App中也有文學館之旅,介紹25個場館,還有文學走讀,介紹台灣各景點中曾被作家描寫
的部分,書中作家文學現場部分也被納入。
http://udn.com/news/story/7326/136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