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olctw (k.olc.tw)
2016-04-24 23:50:15* 原始網址 http://goo.gl/AiCVBK
地下化撤案,改以地上輕軌取代
在 以輕軌取代台南鐵路地下化的想像
( http://k.olc.tw/2015/05/以輕軌取代台南鐵路地下化的想像/ ) 一文已經有提到支持
的構想,延續這樣的想法,十年後火車不再進入舊台南市區,取而代之的是安靜的輕軌,
以及隨之而來大量的道路空間,鐵路沿線居民不再需要忍受鐵路旁嘈雜的聲音,經濟層面
也因為市容的改觀而有擺脫貧窮的機會。
成為對步行者友善的城市
因為輕軌大量設站讓原本擁擠的台南火車站週邊獲得抒壓,週邊道路可以縮減車行空間另
闢人行道,環繞著步行者為中心將台南歷史街區串連起來,進一步推動招牌看板等街道外
觀的簡化或復舊,讓人們從台南火車站走出來就可以感受到這個城市豐富的內涵。火車站
前應該有充裕的空間讓人們可以駐足在已經成為古蹟的火車站前好好欣賞,而不是現在這
樣各種車輛水洩不通的場景。
鐵軌與高速公路共構後透過火車進入舊台南市區的人們就會分散到新市與仁德兩個位置,
仁德鄰近的高鐵台南站已經有綠能產業園區的規劃,新市以北則能夠串連南科,往北的南
科週邊、安定國道八交流道附近與善化目加溜灣大道等三個位置從新市政中心的開放決策
中得知這三個地方有充裕的空間可以運用,運用這三個位置進行新的造鎮計畫,以現代化
都市建築為訴求設計,期望能夠取代舊有都市規劃缺乏人車分離設計的詬病。
往北在拔林火車站或隆田火車站週邊希望能夠建立公車轉運站,開闢行駛在 84 線快速道
路的東西向快速公車,往西可以到達北門遊客中心或甚至井仔腳鹽田、往東則是能夠進入
玉井舊街區, 84 線快速道路週邊過去因為大眾運輸不便所以前往都是以自駕為主,補足
大眾運輸缺口後可以更積極的發展這些區域,讓步行者從火車站出來後就可以往東西向延
伸。
大台南,小政府
在 台南新市政中心蓋在哪裡好?我覺得蓋在網路最好
( http://k.olc.tw/2015/05/台南新市政中心蓋在哪裡好?我覺得蓋在網路最好/ )
一文已經提到大概的想法,各種服務無紙化、網路化已經是種趨勢,我們對於實體行政中
心的需求會越來越少,依循過去希望透過行政中心搬遷進行區域平衡的作法效果只會隨著
時間遞減,更何況新的市政中心預期至少需要 20~30 年才有辦法實現,在這個網路科技盛
行的年代, 3~5 年後的變化就已經很難預料,更何況是如此長久的計畫。
各級公務機關眼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橫向溝通,也許需要打破過去科層結構的組織型態,改
為任務編組,由各平行單位借調有經驗的人力組成各種工作小組,讓舊有機關扮演支援角
色,甚至進一步納入更多公民參與空間,拉近公務機關與民眾的距離。事實上中央的行政
院已經有政務委員這樣的角色配置,讓有經驗的人遊走於多個機關間進行橫向溝通與串連
,從 vTaiwan.tw 這樣的民間網站能夠順利與各官方單位交流溝通,其中穿針引線的政務
委員就是政府端的關鍵所在,相信市政府也會需要類似的角色存在。
與市政府打過交道的民眾大多會對於文謅謅的罐頭訊息感到厭煩,事實上我進入市政府工
作後對於各種同事們習以為常的公文往來內容也是驚訝不已,閒談之間可以輕易交流的資
訊在編寫公文時卻必須轉換成各種詞不達意的文字,然後讓收到公文的人再打電話回來追
問文字代表的意思,即使有著這麼多的困擾,市府裡每天還是消耗著大量的人力在做這種
事情,即使相較於過去這已經有了許多的改善。
市府裡面其實不缺傑出的人,缺的也許是能夠讓這些人力專心做事的空間;我們需要將更
多繁雜的工作交給電腦處理,人腦應該挪出更多空間做些電腦無法做的事情。同時公民與
政府應該是合作的關係,不會是舊有官民的主從關係,也不該是官逼民反的敵對關係,在
兩個關係之間找到平衡看起來還是需要很長時間的努力,希望十年的時間有機會看到更多
改變。
善用智慧的城市
眼前許多智慧城市的想像都侷限在科技工具的導入,似乎買了一些玩具放在城市中就變得
有智慧了些,即使我的工作跟科技還算沾的上邊,我也不覺得這樣的想法符合預期的智慧
城市。
從現有的資訊系統去做延伸與強化應該會比較實際些,以 1999 為例,目前各類通報的來
源主要還是電話,民眾不願意透過網路發送的原因大多是表單填寫複雜以及整個系統無法
承載大量操作,這裡其實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
* 如果我們可以在所有的路燈下面掛一個帶有 QRCode 的牌子,民眾手機掃描後在三次的
螢幕點選內完成路燈障礙的通報
* 如果我們可以在所有的路口掛幾個帶有 QRCode 的牌子,民眾手機掃描後再添加照片就
完成違規停車的通報
* 如果我們可以在所有已知的空地空屋掛一個帶有 QRCode 的牌子,民眾手機掃描後再添
加照片就完成髒亂、積水滋生蚊蠅的通報
* 如果我們可以在垃圾車與公車裝置帶有衛星導航的照相設備,每天拍攝大量帶有地理座
標的照片放上網路,民眾有興趣時可以依據地理位置探索照片協助找出道路或環境問題
完成通報
* 如果我們可以公開所有農地的地理範圍,讓民眾依據地理位置找出藏身在農田中的違法
工廠進行通報
* 如果我們可以讓系統簡化到透過 Facebook 發個訊息就完成通報,或通報同時可以自動
提示近期類似通報等
事實上這裡的如果還有很多很多,如果我們可以順利將原本希望透過電話反應問題的資訊
大部分移轉成透過網路通報,話務中心的人員就可以把更多時間放在處理通報問題,透過
分工也就能夠解決更多情況,而不是大部分的資訊都卡在話務中心。
我們需要的是更細膩安排的資訊基礎建設,而現況是連民眾手中日漸普及的智慧型手機市
府都還沒辦法善加利用;也只要民眾透過手機能夠做的事情基本上都可以很快速的完成,
自然就會吸引更多的民眾參與其中,我們大概就可以有驕傲不完的智慧了。
作者:
jackyiou (銀翼的魔術師)
2016-04-24 23:52:00還有智慧遶境跟智慧違停
作者:
lovecard (田野中的寧靜)
2016-04-24 23:58:00以上美好建設搭配到處狗大便的環境,可看嗎?
作者:
jsbegin (迸)
2016-04-25 00:01:00火車若不駛進台南,所以高雄往返台南都還要轉車哦....
作者: moonzone (蟲) 2016-04-25 00:03:00
公德心提升
作者:
kkagt (乎嘎蝦嘎)
2016-04-25 00:18:00總覺得至少要30年
現在高智識份子只生一個甚至不生 你去看8+9生幾個 一堆三個起跳 靠建廟開宮的...誰先凋零還不知道呢...不是不准辦廟會 而是在合法的前提下 很難嗎? 對某些人來講就是很難....
作者:
rotusea (M.Y.)
2016-04-25 01:52:00用人口創造運輸需求很簡單 逆向卻不容易高鐵橋下輕軌我一直以為只是文哥的玩笑話...話說 高架鐵路的預算類比 為何不用在地沙崙 卻用台中?
作者: redmoon9033 (默默) 2016-04-25 02:20:00
可以去玩創世神 自己蓋
地下化變店面才是他們想要的廟 人性 分靈 覺得有效就分靈 時間一到要回家 所以就放炮放到回家這是人為 所以有機會改變 剩大廟
廟會文化要凋零,20年都不容易,前面幾樓有說到8+9,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至於輕軌經過舊市區,大家應該都知道舊市區道路狹窄,人車擁擠,再加上輕軌,只會讓交通更惡劣,或許是沒有預算而只能提出這樣的交通改善計畫,高雄的輕軌經過人車繁忙的路段,大家以後等著看就知道了。
作者:
mashmabo (馬修范恩SUCK)
2016-04-25 06:53:0010年? 撲..慢慢等吧..有夢最美
作者: bavdohwn (三十六隻小熊) 2016-04-25 09:36:00
火車經過路口高架話成本低也比較安全,路口不會塞一堆車子,可以這樣做就很進步了
作者:
ssk12245 (A-hao)
2016-04-25 10:11:00有夢最美
作者:
relize (赤子狼心N )
2016-04-25 10:27:00輕軌會安靜 ? 低頻噪音
作者:
pilot1982 (173-72卻覺得瘦好多)
2016-04-25 10:47:00身為一個遊客,只希望台南人可以先遵守交通規則,不要讓人過個路口都膽戰心驚。
作者:
hong888 (賴神勸童)
2016-04-25 10:55:00相當外行,每天通勤新營.高雄.嘉義上班上學的人不就哭死中西區北區安平因鐵路改線邊緣化,永康仁德變成市中心?您的作法,就相當於目前以重軌銜接市區到高鐵...被罵翻了敢把一個全國特等站搬到郊外去,真夠猛的
作者:
rotusea (M.Y.)
2016-04-25 11:34:00您提的鐵路改線屬於「郊區另闢新線」和台中高架化的「市區原地改建」 基礎要件並不一致 按性質與六家、沙崙等比較相近 而且台中市區與台南郊區的土地成本亦不相同我是認為您的計畫成本可能高估了XD不過還是不看好這項計畫 其一是服務與主流需求相悖 就算是歐洲也不會將既有的鐵路車站遷出人口密集區其二是這項計畫對均衡大台南發展幫助甚小 尤其是對溪北假如目的是移轉人口、投資 不如關注在新營都市圈的重塑
作者:
jackyiou (銀翼的魔術師)
2016-04-25 12:41:00關鍵是在於人的問題,人的問題,人的問題,水準高到放什麼設施都沒用
現實是殘酷 搬離鬧區想法第二就準備接受市民無情砲轟的洗禮 就像柯P再硬 政策風向不對隔天就趕緊說沒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