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一直相信台南應該走美國南方、德國那種區域基礎建設均衡的造鎮模式
也就是在居住區域大範圍廣布基礎建設 →污水電纜、造橋鋪路、基礎生活機能、醫療教育
透過大型建設帶動地方特色 →國家實驗室、球場、文化展館、產業園區
但是,每當台南有公共建設議題,不乏有許多聲音質疑「炒地皮」
是的,我完全同意公共建設會帶來土地空間內在價值的提升,必然有「炒地」之嫌
不過台南遇到哪裡要蓋 XXX 的風聲,或是前一陣子的市政中心遷移議題
總會有聲音說「炒地皮!」「浪費納稅~」「養蚊子?」
引用文章代碼(AID): #1NHovzoR (Tainan)
噓 mason0704: 看完~都笑了!哪美國跟台灣比!台灣不炒地皮會有錢途 05/27 20:38
→ mason0704: 嗎? 05/27 20:38
推 kktt254: 炒地皮就是爽阿 05/28 22:31
這些疑慮其實也讓我想了一段時間,今天沒事就來作一個小研究
也就是台南指標性的區域,近幾年的價格狀況,包含中西、東
人口密集且有南科效應的永康、安南,好幾年前一直為人詬病的高鐵特區歸仁
引用內政部實價登入 http://lvr.land.moi.gov.tw/login.action
搜尋各區後按每年 1月 - 12月 只勾選「土地」並查詢「搜尋範圍均價計算」
中西區 東區 安南區 永康區 歸仁區
2011 3 20.19 4 1.27
2012 71 19.92 152 16.65 696 3.11 354 6.80 289 2.42
2013 259 26.65 401 15.45 1670 3.37 1442 6.37 683 1.78
2014 194 30.02 292 20.35 1278 3.65 854 8.58 498 2.70
2015 121 29.10 156 18.97 725 3.35 633 8.64 377 2.56
2016 10 19.03 14 22.81 80 6.41 61 7.88 38 1.58
件數 萬/坪 件數 萬/坪 件數 萬/坪 件數 萬/坪 件數 萬/坪
上表應撇除 2011 實價登入剛上路樣本數不足,與尚未統計完整的 2016
高鐵 2007年 1月通車,那段時間並沒有相佐的數據可供檢驗
相信高鐵興建時期,歸仁應該會有幾千→上萬的可能,希望版友能幫忙補充。
不過有一件事可以確定的,就是話題不斷的高鐵特區歸仁在這五年
僅有 2014 那年均價漲了驚人的 1.51 倍,同期的永康則是 1.34,東區也才 1.31 倍
但 2012-2015 這四年整體看下來,正確來說是各區都在炒,然後這兩年微幅打回原型。
問題 1:因為有炒地皮的疑慮,所以我們都不要大型建設 or 交通設施?
只要資金有投資需求,炒地皮的現象必然會出現,當然大型建設會是良好發揮的題材
真正的問題是↓
問題 2:我們如何讓土地空間因政府干預溢出的「價值」均衡分配給每個台南人?
所有的城市都有蛋黃區蛋白區,蛋黃區往往是大量資源投入支撐。
要讓最多的人可以感覺自己慢慢住進蛋黃區的作法,不外乎將資源投送到蛋白區
並且減少市區過度建設、錦上添花的資源,以服務更多人,均衡生活機能為目的。
久而久之,蛋黃跟蛋白之間的界線就不會這麼明顯,都市發展將會外擴
也容易「凝聚」城市裡的各個階層,增進各群體之間對城市的「文化認同」
台南不應走台北集中資源的模式,那是整個台北邊陲含新北、桃園、基隆
只服務特定的大安、信義等資源、公共建設過度傾斜的權貴地區。
(Ex:全台灣 19 家醫學中心有 7 間總院區登記在北市,而新北 1 家 桃園 1 家)
台南市最近的建設博物館、總圖、亞洲棒球訓練中心等都有外移的趨勢
這其實是個不錯的現象,住市區的鄉親不要對建設太貪心,什麼都要攬在市區
長期只會造成市區的房價高昂沒人住的起,城市的人口外流活力漸失,整體生活品質下降
問題 3:如何讓台南人各階層縮小貧富差距,讓更多人有辦法買得起房保障居住?
縮小貧富差距,首先要問教育機會是否平衡?以往明星高中集中在市區導致偏遠火車通勤
或是乾脆讀在地的次一級學校,政府應強力主導、分配教育資源到各區
如透過北邊的南科催生南科實中,雖偏向園區招生常令人詬病,但也提供附近社區選擇
期望未來的「綠能園區」也朝台南北邊拓展,引導更多的教育、醫療資源與工作機會挹注
問題 4:那還是在炒地啊!
炒地無法避免,但透過嚴謹的外擴造鎮計畫,讓更多偏鄉基礎設施與生活機能均衡完備
房價漲勢的壓力就會被分散至各地,當所有地區看起來未來前景都差不多
讓投機客無法集中炒作這樣的氛圍形成,人們才得以買得起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