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 ] 板規2-1 by reesion

作者: akaiumi (人として軸がぶれている)   2016-06-01 04:34:47
在臉書上看到的,去年在台南發生的事件,
當時似乎也引發一陣討論,
這邊呈現的是不同於媒體報導的另一種觀點,
分享給大家。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10153463341476513
文章作者補充:「撰寫此文的主要目的在於指出教育體制的疏失,不在於批評教師個人
行為。盼望各位耐心看完全文再行轉發或評論,切勿斷章取義,人云亦云,誤蹈舒晴母
女被媒體輿論消費的覆轍,淪為『鄉民的正義』。誠心所願。」
青春殘酷物語 一名國中女生跳樓之後
陳昭如·2016年5月16日
2015年10月16日中午一點左右,孟靖縈陪議員林美燕跑完行程,才剛回到服務處,便發
現舒晴(化名)早上傳給她的訊息:
「因為這次成績不好加上被記緊(警)告還有錢不見,剛剛兩節國文課完全無法呼吸。
頭超痛。晚上回家在(再)和你說。」
孟靖縈不覺皺起眉頭來。這個女兒向來大剌剌的,沒什麼心眼,昨天還開開心心訂了生
日蛋糕,準備一周之後要替她慶生的,怎麼一早心情就這麼糟?她還沒來得及喝口水,
立刻撥電話給班導A老師,請她多關心一下。話筒的另一端,傳來A老師近乎歇斯底里的
吶喊:
「舒晴媽媽,我沒有侮辱你!我沒有......我真的沒有!」
她從來沒見過A老師如此失態,而一句沒頭沒腦的「我沒有侮辱你」,更讓她困惑極了。
「發生什麼事了?」
「舒晴她攻擊我!她攻擊我!」A老師連續大聲吼道。
怎麼可能?縱使心裡有千萬個不相信,孟靖縈仍舊先道歉:「對不起,這事是舒晴做
錯了!她現在人在哪裡?」
「她在我旁邊......我們在學務處......」
「好,你等我一下,我現在馬上過去!」
才剛結束與A老師的電話,學務主任的電話就來了:「舒晴媽媽,舒晴......」
「我知道,我已經準備去學校了!」孟靖縈匆匆回覆,立刻騎上摩托車往學校奔去。
過沒幾分鐘,主任又打電話來:
「舒晴媽媽,你知道舒晴受傷了嗎?......要送哪家醫院,請趕快決定!」
孟靖縈整個人都慌了。舒晴受傷了?這怎麼可能?剛才A老師不是說,舒晴就在她身
邊嗎?可主任的口氣聽來事態嚴重,不由分說,她還沒來得及問清狀況,只得憑直覺
做出決定:「那......送成大(醫院)!」
她怎麼也沒想到,日後整起事件的演變有如一面照妖鏡,直透人性的底線,將每個人
潛藏在內心深處、不願曝光的面貌,赤裸裸地顯現出來。
※ ※ ※ ※
十四歲的舒晴是個率直開朗,嗓門有點大的女孩。她在學校輔導資料記錄表上,形容
自己「開朗,大方,有正義感」、「很搞笑」、「易怒、有時候說話很毒」,與別人
眼中的她沒有太大分別。她在台南市某國中音樂班擔任風紀股長及生物、公民小老師
,學科分數都在九十分以上。她從小五開始學古箏,國一時改學中阮(一種類似月琴
的樂器)並獲獎無數,得過全國第三名的特優獎。
這樣一個活潑外向、有如開心果般的少女,為什麼選擇用跳樓如此激烈的手段傷害自
己?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她如此想不開?
回到事發當天上午。舒晴發現弄丟了一千塊零用錢,又得知自己被記警告,心情有點
沮喪。下課時,她用LINE在媽媽手機裡留了訊息,懷著一肚子悶氣繼續上課。
吃過午餐,直腸子的她愈想愈不甘心,跑去問A老師為何沒提醒她違反公約四次,害
她今天又犯了一次,得被記警告了。A老師說,違反五次公約就得記警告一次,這是
同學自己訂的班規,「記了就要算,以後不要再犯就好了。」只是這樣的說法,並
沒有讓舒晴釋懷。
那天舒晴是水果值日生,A老師要她處理同學午餐吃剩的蘋果。氣呼呼的舒晴大聲回了
句「不要」,掉頭就走。A老師認為她態度不好,把她叫回來訓斥了一頓。
到底A老師對舒晴說了什麼?正值午休時間,整個教室鬧烘烘的,沒有人聽到。只見舒
晴突然憤怒地拿起一袋蘋果,狠狠往A老師一扔,繼而衝上前去,一把捉住她的衣服,
朝她腹部猛揮了幾拳。
「你為什麼要打我?」A老師一邊問,一邊慢慢地往後退。她被舒晴突如其來的舉動給
嚇到了。
「你侮辱我媽媽!」舒晴激動叫道。
「我沒有!」
「你有!」
後來發生的事,監視器紀錄下來的畫面是這樣的:
12:39 A老師與舒晴一前一後走進學務處。A老師情緒激動地一面揮手跺腳,一面對學
務主任訴說衝突過程。舒晴靜靜站在一旁,沒有反駁。
12:40 學務主任將A老師帶進晤談室。生教副組長拿陳述書給舒晴。
12:41 舒晴坐在學務處中央的桌前撰寫陳述書。
12:50 舒晴起身,跟生教副組長說話,然後走出學務處,快步跑向行政大樓南側樓梯
,來到五樓陽台。
12:52 舒晴跨越欄杆,雙腳懸空坐在花台上。陸續有幾名學生經過,並未與她交談。
12:54 B老師經過,與舒晴說了幾句話,隨即離開。
舒晴從五樓的花台,一躍而下。
※ ※ ※ ※
孟靖縈趕到學校時,親眼目睹了女兒被推上救護車的那一幕。
「妹妹大喊好痛好痛。我雖然心很慌,但也有點放心,這小孩還知道痛,應該還有救。
可是我怎麼叫她,跟她說,媽媽在你身邊,她都沒感覺......」孟靖縈深吸了一口氣,
緩緩說道:「現在午夜夢迴,我都會夢到這一幕,大叫出聲。兒子就會把我搖醒,說,
媽媽,你又做惡夢了。」
舒晴被送到成大加護病房時,情況危急,生死未卜。台南市教育局長與校長也趕來了,
他們要孟靖縈不用擔心,並承諾醫療費用他們會負責到底,只要求她不得對外發言。心
焦如焚的孟靖縈一心只想救女兒,馬上一口答應。
「說真的,那時候我還不知道小孩發生了什麼事。後來是學務處的老師告訴我,舒晴是
在眾目睽睽之下,從五樓跳下來的。我根本不敢相信,一直問他,為什麼?怎麼可能?
」雖然弄不清怎麼回事,只要孩子能活下來,她什麼都不想追究。
直到第二天,當她看到教育局督學拿給林美燕的陳述書影本,整個人都傻了:
「因為○○○〈A老師的名字〉罵我的過程中,ㄨ ㄖㄨˇ到了我媽媽,我對媽媽感到很
抱ㄑ一ㄢˋ,在教室裡用一帶(袋)的蘋果打她。罵我的過程,因為被記緊(警)告我
很不爽她,所以用不好的口氣回她話,然後她就在過程中一直提到我媽。我對不起我媽
媽,她花這麼多錢在我身上,我是個壞女孩。請你用心ㄗㄞ ㄆㄟˊ 哥哥,我們下生再
見。 」
然後,舒晴畫了一個箭頭,特別註明:「請拿給我媽看」。
孟靖縈幾乎要崩潰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花漾青春的女兒歪歪斜斜地走上這條寂寞的
路?為什麼校方沒有把陳述書拿給她看?她心裡有好多疑問,卻沒有人可以回答。舒晴
依舊昏迷不醒,只會咿咿啊啊地、無意識地喊痛,更是讓她心急如焚。醫生說,舒晴的
骨盆碎裂,肝臟破裂,右腳神經斷裂,右手腕粉碎,活下來的機率微乎其微,若是幸運
保住性命,恐怕也是終生殘廢。
孟靖縈覺得自己的人生全毀了。
平心而論,不論舒晴做錯了什麼,從她進入學務處到出事這段時間,校方並不是沒有機
會阻止她。
如果學務主任不只是急著把A老師帶進晤談室安撫她,而是選擇安慰沮喪的舒晴,舒晴
是否不會那麼想不開?
如果生教副組長不只是制式地要求舒晴寫陳述書,而願意表達出更多的關懷與善意,她
是否會改變主意?
如果經過五樓的B老師不只是詢問舒晴,而是強烈要求她立刻離開花台,是否能及時遏
止她跳樓輕生?
在那短短二十幾分鐘,如果有一位老師,只要一位就好,願意花個幾分鐘主動跟她談談
,問問發生了什麼事?是不是心情不好?要不要聊一聊?如果有任何問題,不用怕,都
可以跟老師說喔......是否一切就會有所不同?
或許是基於愛護屬下的心情,林美燕找來教育局副局長、督學及校長共商大計。那時院
方根據舒晴的傷勢研判,未來手術及住院等費用少說也要兩百萬,林美燕知道孟靖縈剛
離婚,經濟狀況不好,詢問校方打算怎麼幫忙。
「那天我人在醫院,不在場,有個朋友X在。事後X告訴我,學校說他們只願意認錯,沒
辦法付那麼多錢,大概是因為這樣,美燕姐覺得學校不想負責,雙方鬧得不太愉快。」
孟靖縈說。只是「兩百萬」這個數字,卻讓校方以為她獅子大開口,想趁機撈錢,從此
「舒晴媽媽死要錢」成為校方批評她最有力的說詞。
那麼,那場鬧得沸沸揚揚的記者會,又是怎麼回事?
「唉,這要怎麼說......」孟靖縈輕輕嘆了口氣,不知道該從何說起。
原來,某家電子媒體不知從哪裡得知她是新住民,逕自下了「陸配子女在校被霸凌」的
新聞標題。(註1)消息一傳出,立刻有人找上「荷韻新住民關懷協會」常務理事的孟
靖縈,問她是否知道跳樓孩子的媽媽是誰?
「我在第一時間是否認的,因為我答應過不會露面。可是他們說打算串連抗爭,我一聽
就慌了,才承認那是我小孩,要他們不要動......在事情還沒有明朗化的情況下,我不
希望引起太多紛爭。」就算在最絕望的時刻,她仍不改冷靜理性的態度。
她好不容易勸退了抗議行動,卻又得知林美燕與林燕祝兩位議員打算召開記者會,新聞
稿上「霸凌下的犧牲者」斗大的字眼,讓她一時手足無措,不知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
「 我趕緊說,這是校園安全事件,跟歧視或霸凌一點關係也沒有,她(林燕祝)聽了
馬上說,好,(標題)撤掉。」(註2)
那時「陸配小孩被歧視跳樓」的消息已經傳開了。她擔心自己再不出來澄清,情況會一
發不可收拾。「舒晴他們音樂班的同學感情那麼好,這一路以來,家長也幫了我那麼多
忙,我一定要保護他們,不能讓他們被誤會,受委屈。」縱使她答應過不會出面,可那
時的情勢,讓她別無選擇。
她決定親上火線,在記者會上說清楚,講明白。
10月22日,三百名頭綁「反歧視」紅布條的新住民出現在記者會現場,讓大家都傻了眼
。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從那兒來的(註3)。這群透過LINE群組集結、從各地趕來的新住民
不隸屬任何單一團體,完全不受人指揮,就算孟靖縈一再澄清,這是單純的校園安全事
件,既沒有歧視,也沒有霸凌,她們根本聽不進去。
教育局副局長王崑源也來了。看到聲勢浩大的抗議群眾,又看到布條上「歧視外配小孩
,逼迫學生跳樓」、「教育敗類,遺害未來主人翁」的強烈訴求,他直言這種做法「很
聳動」、「對教育是很大的傷害」,數度用手機對抗議民眾進行反搜證。這個舉措立刻
引發眾怒,王崑源亦不滿回嗆「政府官員不是來這邊被羞辱的」、「講話大聲也不一定
是對的」,無異是提油桶救火
作者: bearq258 (bearQ)   2016-06-01 07:18:00
小孩情緒障礙其實跟家庭成長環境脫不了關係,在國中班導相處的時間只有一週上課時段會面對到檢討學校通常都會忘記檢討成長環境的個性養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