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莊曜聰╱台南報導】
「一塊磚能夠做什麼?」善化名人陳子鏞故居因後人另有用途,在去年年底拆除,共留下
近兩千多片殘磚斷瓦,善化區公所集合眾人力量,歷經10個月的發想與創作,將磚瓦充分
利用,作成磚雕、磚染、彩釉等文創品。
這次專案計畫以「善化事件簿、磚新鑽藝」為名,由嘉南、六分及光文社區在社造替代役
的協助下,進行社區總體營造的過程,也是公所的首度嘗試,社區民眾主動參與,反應熱
烈。
善化區長李皇興表示,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築物,不一定都能完整保存,但若運用創意,也
能以不同方式存續,並延續其價值,這次陳子鏞故居的磚瓦,在集結各方構想後,較完整
的做成磚雕,碎塊則磨成粉燒成「子鏞釉」,做成各類器皿,還有磚染服飾,家政班也結
合地方農產,作成紅磚酥,充分運用。
為發揚陳子鏞當年為抗日捐輸家財的義舉,公所除保留部分磚瓦製成的文創品外,也將義
賣「子鏞釉」做成的盆栽,並將全數所得捐給華山基金會,來照顧區內獨居老人,這些盆
栽都是由基金會服務的老人家親手種下,別具意義。
成果發表會將於11日在北仔店清水宮舉辦,活動包括磚雕、子鏞釉、古磚及盆栽、善好活
MV行銷短片、「磚新鑽藝」專刊展示、磚染服裝走秀以及紅磚酥、北仔店道地魯麵免費品
嘗等。
http://goo.gl/YGDz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