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討論生態,經濟發展本來就會改變周遭環境(記得以前去中油高雄煉製廠上工安課程,
上課時還介紹廠區的鳥類生態,大概要表示周遭居民一邊那敦親睦鄰金,一邊抱怨環境糟
糕無法呼吸,可是小鳥們活得好好的)。
最近政府在檢討蚊子館,大概10年前蚊子館全台細算應該有上千個,每年都有活化計畫,
前陣子統計居然只剩141個,情況到底怎樣,其實也很難說清楚(例如原本使用目的是商
辦大樓,最後拿來當停車場,也算活化的一種)。
蓋影城(或綠能產業)可以增加工作機會,好像是這樣,但工作機會也可能是引進外勞取
代掉;土地增值,那邊原本就有高鐵和大學,在炒地炒房,只是跟其他高鐵特區比起來,
那邊是套房狀態;其他更多周邊效益,可能在蓋的時候,就一直催眠大眾來正當化這個政
策。
蓋影城需要錢,到底是中央出還是地方出還是採BOT,哪個政府出都是一樣窮哈哈,全民
負債又多一點;BOT問題會不斷的冒出來,最後政府又被迫買下影城,全民負債又更多一
點。
當我知道這塊地是台糖的,又讓我想起麗寶樂園的故事(來自嚴長壽的書。當年難得的地
皮,接洽了迪士尼破局,又接環球影城,最後被一家搞營建的拿下,當然,搞營建的怎麼
知道遊樂園怎麼玩,只是東抄西抄,幾經易主,變成現在的樣子)。
台糖跟其他一些中字輩或台字輩的國營事業(不論是否公司化或民營化),營運虧損,就
不斷賣不動產補洞,不過那些造成營運虧損的肥貓,不會被開除,而且領的錢一毛也不少
。
所以台糖賣地還債,臺南市政府蓋影城負債,等到蓋好是否能像政策決策者所承諾的各種
美好的大餅一樣,還是會變成馬家庄?搞影城最後變成百貨公司?那些政客都不知道跑到
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