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萬于甄╱台南報導】
前言:不少道路受限於先天的地理環境不良,導致車禍頻傳,加上原本用來維護用路人安
全的標誌、標線及待轉區,因後天設計「失調」,更對用路人形成潛在威脅;主管機關應
拿出具體對策,重新檢視缺失並改善,還給民眾行的安全。
台灣道路上的斑馬線、分隔線,在雨天彷彿成為隱形殺手,不時就能聽聞機車騎士雨天路
滑自摔的案件,讓不少騎士雨天行駛時,會刻意避過標線。不過,該問題反映許久,政府
單位未有改善或提高防滑標準,讓民眾不禁質疑,為何政府無法保障騎士安全?
台灣道路標示線施工準則依據交通部交通工程手冊規範,防滑係數標準為45BPN,而國外
的防滑係數標準則在65到70BPN,高出20BPN;雖然45BPN的標示線雨天仍有基本的抗滑能
力,但還是有騎士因此打滑「犁田」。
根據台南市警察局統計,台南去年機車騎士自摔、撞導致傷亡有2395件;其中有39件造成
死亡,雖不能肯定全因道路標線而導致自摔,但平均每天會發生6起自摔案件,機車騎士
在標示線上摔倒的比例研判不低。
台灣有龐大的機車族群,但原本應該維護汽、機車行駛安全的標示線,反倒成為機車族的
噩夢;特別是在下雨天,受到雨水「洗禮」的標線,讓機車族輪胎壓過時,騎士會有種快
摔倒的感覺,有時連行人走在溼漉漉的斑馬線上,都要特別小心。
道路標線包含各式分隔線、行人穿越線、斑馬線、警示文字及圖像等,台灣道路標線多以
熱拌漆搭配防滑材料畫線,但該施工方式總讓民眾直呼「就像一塊藥膏貼在馬路上」,相
較國外的道路標線,不少民眾認為,台灣標線有種「厚度」,用手觸摸時也感覺比較滑,
較缺乏摩擦力。
台南市交通局指出,台南道路標線多外包給廠商施工,防滑標準係數45BPN,平均1公尺施
工成本約200元,至於提高防滑係數的成本,南市府因未曾施作提高防滑係數的工程,無
法確定金額,但能確定成本勢必增加。
https://goo.gl/YjbM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