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 講座:德國的化學園區,不紫爆也產值千億

作者: jeancat15 (本土的尚好)   2017-03-07 21:38:37
打給賀,午營咖啡的三月份活動來了!
http://imgur.com/a/54Xg3
「河上都是泡沫、空氣很臭,天空一片灰暗,看不見陽光。」
這是德國,一座百年工業區的過去,而這塊地方,曾是「歐洲最污染的地區」。
活在台南、高雄,紫爆的生活區中,對於化學園區我們並不陌生,
德國的這座化學園區有什麼特別?
讓梅克爾稱「在這裏,我們可以同時看到德國歷史的高峰和深淵。」
德國,經濟崩潰、污染、大屠殺後的承擔,
二次大戰至今不過七十年,德國怎麼改變自己?
本週日,故事從一座百年化學園區開始講,
這場轉變,可能是活在紫爆之中的我們所深深盼望的。
工業園區、化學園區就一定污染、一定要犧牲環境?
要擁有企業進駐、擁有工作機會,就必須犧牲空氣、土地、水?
怎麼做,才能把歐洲最污染的地區恢復,
怎麼做,才能讓化學工業成為國家重要的經濟支柱卻又不傷害本質?
在納粹的歷史中它出現過:
囚禁數千名奴工從事生產;在兩次大戰的書裡它更是關鍵,
在這裡,德軍化學家找到致命「奇蹟」,
包括「來自空氣的麵包」和「煤炭煉出的石油」。
化學武器、農業革命、煤炭煉石油,這裡創造太多歷史,
星期日,來午營咖啡,聽跟台灣(南部)最相關的一次轉變:
一場兩千億的練習、一座年產值四千億的新化學園區,一場德國百年化學園區的體悟。
3/12(日)場次報名請往這▼▼
https://goo.gl/3LHsvf
3/30(四)早早卡位請往這▼▼
https://goo.gl/Fwj9GA
德國系列的轉變可能我們已經聽過不少,
但這兩場的講者,林育立,絕對是帶領我們走向現場、看進細節,
又能對照台灣發展現實的第一首選。
他的眼,是台灣部長、學者、作家、公共電視,向德國取經之門,
不管是帶著年輕記者走訪柏林各地紀念碑,領考察團走進東德恐怖警察檔案室,
是他帶著台灣的視角見證德國轉型正義的一步步。
他的口,不浮誇、不迂迴,直接點出德國犯下的錯,而在德國超過十年的記者生涯,
也能讓他直指台灣人,不能只學表面,轉變的癥結該如何做。
台灣的部長、作家、媒體、學術團體,
都是在林育立的帶領下,走訪德國各地,
到現場聽他的分享,絕對是值回票價的選擇!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2017-03-07 21:50:00
推一下
作者: jeancat15 (本土的尚好)   2017-03-07 21:52:00
感謝~~~~~
作者: zeldon (藍色眼睛)   2017-03-07 22:02:00
沒用的,不除光台灣那些慣老闆
作者: enzowalker (墨行者)   2017-03-07 22:13:00
德國只是把高污染產業外移而以啊~
作者: Amisdas (TOCu)   2017-03-07 23:09:00
最近還得憋下才能上廁所 怕不黃
作者: meimei1473 (任穎)   2017-03-07 23:48:00
現場買票可以嗎?
作者: jeancat15 (本土的尚好)   2017-03-07 23:48:00
可以喔,歡迎在營業時間來店裡購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