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赤崁樓前清朝贔屭碑 以後可能看不到了

作者: yuzukineko (閃亮三叔公)   2017-09-05 18:55:02
赤崁樓前清朝贔屭碑 以後可能看不到了
台南市赤崁樓前的贔屭石碑長期在戶外展示,風化嚴重,文化資產管理處最近委託台南藝
術大學複製其中一座,文化局表示,目前複製品已在赤崁樓園區內一起展出,未來會考慮
是否原件都移往室內收藏,戶外展示複製品。
主持複製工作的南藝大博物館學與古物保存維護研究所助理教授邵慶旺表示,這麼大件的
石碑複製,全球都少見,過程中團隊研發許多全球首創的新技術,將提供給文化部文資局
參考。
這9座贔屭石碑全名為「清乾隆漢滿文御碑」,目前登錄為台南市一般古物,但專家認為
世界罕見,有國寶價值,主要是見證清領時期台灣三大民變林爽文事件,而由乾隆下令製
造,並運到台灣設立, 原有10 碑,但在運到台灣過程中一座落水,後被嘉義撈起,現保
存在當地,其他9座則在台南。
邵慶旺表示,紀錄此一事件的石碑,共有3處,另兩處是在中國的熱河與福建的南普陀寺
,前者是9座小碑,而後者雖然與台南的同一型制,高約3公尺大碑,但在文革時都被破壞
,目前全球清朝時期記載單一事件的完整石碑群只有此處。
此次複製的是石碑群中的「御製平定台灣告成熱河文廟碑」,邵慶旺表示,石碑原本是花
崗岩材質,雖然目前已有3D掃描複製技術,但是沒有這麼大型的機台,如果要新建大型機
台,一座石碑就要花700萬元,所費不貲,因此這次是採用矽膠膜翻製技術。
他表示,國外有矽膠膜翻製砂岩的經驗,並申請全球專利,花崗岩翻製技術又不同,團隊
擔心會損壞到石碑,試了很多次才掌握技術,成功翻製,同時與日本一起研發三明治的複
製技術,複製的石碑共有八層,最內層是不鏽鋼,外層則是一層水泥、一層玻璃纖維,層
層包裹,而最外層的塗裝也是新研發的技術,才能幾乎仿真花崗岩,而且堅固耐用。
文化局主任祕書林韋旭表示,贔屭碑長期以來一直有移到室內保存的聲音,而國外不乏有
將原件移到室內,戶外展示複製品的案例,例如義大利著名的米開朗基羅「大衛像」,目
前已確定複製沒問題,未來會再與文化部討論,在不影響赤崁樓景觀的情況下,到底是在
室外繼續展,還是移到室內。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2670374
作者: yago (☑台南彭于晏)   2017-09-05 18:57:00
不會看不到呀!變複製品而已,而且已經有一個是假的。
作者: bartwang (利禦寇)   2017-09-05 19:05:00
我怎麼看撈起來的那個是放在保安宮
作者: sku17 (Andy GO~ Andy GO GO!)   2017-09-05 19:16:00
我聽到的也是在保安宮
作者: williamop (藍星人)   2017-09-05 19:28:00
王宮的是贔屭(很像龜的那一隻),碑文在嘉義。
作者: lewistsai (brothers gogogo)   2017-09-05 19:32:00
記者亂寫,十座石碑十隻贔屭,本來一組要放嘉義,其中一隻贔屭在南廠水域沉沒,所以才仿製一隻贔屭放嘉義,嘉義那隻贔屭因為石材較差,風化損害更嚴重,沉沒那隻後來被撈起供奉在南廠保安宮
作者: bartwang (利禦寇)   2017-09-05 19:45:00
我果然沒搞錯,差點被記者誤導了,這記者水準實在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蹤‧八式問劍〉)   2017-09-05 21:52:00
歷史沒學好咩XD
作者: mike158 (米奇)   2017-09-06 10:56:00
落水的那個 碑跟龜在不同地方的樣子
作者: homerun100 (↙*諾*↗)   2017-09-06 22:15:00
記者87分 這不是國小的課本有寫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