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網路上很多人寫到台南的老電影院
因為我小時候都在東安戲院鬼混
所以來把舊網誌分享
網誌圖文版:
http://archieren.blogspot.com/2015/08/blog-post.html
對很多人來說,戲院是個充滿回憶的地方。有些人依然能清楚記得小時候在電影院了第一
部電影,或者是第一次約會。在錄影帶這種家庭娛樂崛起之前,電影院的確扮演很重要的
角色。
我們家族的歷史跟電影院脫不了關係,阿公離開亞航之後,家族從台南神社旁的實踐堂開
始經營電影放映,到後來東門圓環旁的光華戲院(南門成衣),到後來經營東安戲院。
但隨著80年代環境的迅速轉變,電影院面臨了強大的對手─錄影帶。
隨著錄放影機的逐漸普及,坊間的錄影帶出租店也如雨後春筍般地開起,自然壓縮到電影
院的生存空間,尤其是二輪電影院。如果說VIDEO KILL THE RADIO STAR,那時候就是
VHS KILL THE THEATER STAR了,VHS還有Beta錄影帶可真的是聯手幹掉了不少電影院啊!
早期的景氣好的時候,每輪主打電影都有手繪看板,隨著市場萎縮,最後改成文字招牌,
十多年至今不變。
我應該是最常看電影的小朋友吧!
在台南的童年,「電影院」不是過年過節或考試得第一名才去,而是天天必去的地方!
還記得那時就讀於勝利國小,放學不用家人接,每天下課從後門越過長榮路,沿著路邊經
過騎樓下幾台街機,偶爾停下腳步看別小朋友玩「獸王記」(年代感滿點!),再走幾步路
就到「東安戲院」,我的家人就在那。有時候是伯父在收票,阿公或是阿嬤就在賣票剪票
,我老爸則是在放映室放片。
以前門口總有家人在顧,現在啥都沒了~
最後放映的電影依然停留在壓克力招牌上
到東安以後把書包一扔,就可以到隔壁賣飲料零食的小店買紅茶或是洛神花茶了!接著就
會跑進放映室找老爸。對小朋友來說,放映室是個神奇的地方,瀰漫著35mm賽璐璐膠卷的
特殊氣味,放映機機身細隙漏出些許高壓碳棒散發的強烈白光,而放映室的透明玻璃上也
投映了迷你版電影畫面,這一切就像是魔法一樣。
因為使用高壓碳棒的老式放映機,讓放映室總是溫溫熱熱,所以老爸總是穿著一件白色吊
嘎背心在裡頭,而且老爸因為常常要整理機器,手也總是黑黑的,小時後也因為這樣曾經
在戶口調查的選項中把老爸的職業選了「工」,殊不知老爸其實嚴格說起來算是戲院少爺
(?)!我卻還以為老爸是「黑手」。
電影院的光輝年代似乎隨著阿嬤的去世逐漸褪去色彩,隨著第四台的興起台灣人的娛樂習
慣改變,二輪電影院票房越來越差。
在我們一家離開台南北上工作,之後幾年家族也停止經營東安戲院交由地主自己經營,不
過幾年後也成為台南消逝戲院的一員。這段時間台南的戲院越來越少,首輪戲院台南中國
城戲院也關門了,除此之外,國花、南都也消逝在時代的洪流之中。
最後,我在台南老家挖到寶。
還記得轉學離開勝利國小前,就是用招待卷請了全班同學看電影!
如果在家裡挖到一疊沒看的招待卷,應該會很嘔吧~不過發現這疊招待卷實在是令人開心
啊!如果說80年代總留下了些甚麼,或許就藏就在那心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