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績效? 巴掌流浪貓結紮死亡
2021-03-09 03:40 聯合報 / 記者修瑞瑩、林伯驊/連線報導
日前發生流浪小幼貓被結紮死亡,台南市議員李中岑(左起)、吳禹寰等人昨籲市府訂出
結紮年齡限制,為此拿出小幼貓示意。記者修瑞瑩/攝影
日前發生流浪小幼貓被結紮死亡,台南市議員李中岑(左起)、吳禹寰等人昨籲市府訂出
結紮年齡限制,為此拿出小幼貓示意。記者修瑞瑩/攝影
賴姓民眾上網爆料有巴掌大的流浪幼貓遭帶去結紮死亡,懷疑台南某動保團體為結紮績效
所為,多名台南市議員昨天批評,現行政策釀「為結紮而結紮」;台南市動保處證實有此
案,也允諾盡快定出結紮的年齡限制等相關規定。
賴姓民眾貼文指控,在3月初發現流浪幼貓被結紮,因年齡太小,3隻貓死了2隻、剩下1隻
感染皰疹病毒,右眼幾乎瞎了,且營養不良有呼吸道感染,也情況危急,從小貓晶片查出
應是1月29日結紮,研判只有1個多月大,恐因免疫力下降被病毒感染死亡。
該民眾懷疑動保團體為結紮績效帶幼貓結紮,台南市議員吳禹寰、陳昆和、李中岑、周麗
津及盧崑福等人昨天出面表示,政府零撲殺的配套措施為委託動保捕捉結紮、再原地野放
,卻沒有規範結紮的相關年齡,以致幼貓慘死,甚至懷孕貓狗被結紮,也有結紮完在野外
肚破腸流。
吳禹寰指出,貓一般要6個月以後才可以結紮,雖國外也有推廣提早到2、3個月大就結紮
,但那是針對收容所內的流浪貓,前提也有受到良好照顧,不是野放。
台南市動保處處長吳名彬表示,執行結紮的獸醫評估幼貓2個月大,認為可結紮才做,尚
無要究責,但先前有規範動保團體,一旦結紮造成「肚破腸流」會停止補助,會盡快邀集
動保、獸醫等專家討論訂出規範。
嘉市動物守護協會理事長吳育才說,太幼小的貓第2性徵不明顯,通常6個月以上才做結紮
,否則容易公母搞混,且天氣冷不會結紮,因麻醉體溫下降容易失溫。
另名動保界人士指出,虛報、重複詐領結紮等相關補助狀況不罕見,甚至因母的結紮補助
高於公的,南部曾有不肖人士將公貓也剖肚,把其他母貓取出卵巢擺旁邊拍照為證,以此
請領補助。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5303680?from=udn_ch2_menu_v2_main_cate
北門 那邊一大堆有成犬野狗
有結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