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eichan (如果潮汐不停)
2022-06-17 17:59:33家母近日將住院開刀治療,
已經申請預約雙人病房,
預計住院時間一週以內。
因為疫情因素,陪病者不能離開醫院,
故有幾個問題想請益近期曾住院或陪病的鄉親
1.是否病患及陪病家屬不能離開病房?
還是只要不離開院內範圍即可?
例如去樓下餐廳買東西之類的、
或者過去門診大樓
2.如果將自己和家母的行李用一個26吋行李箱裝著帶進病房,病房放得下嗎?有足夠空間可以打開嗎?還是會建議分成兩個登機箱呢?
謝謝
作者:
MicroGG (La New總冠軍)
2022-06-17 18:03:002353535撥9,請總機轉住院室問規則
陪病者需做pcr,可以自由進出醫院,如需輪替,皆需做pcr,第一位免費,其餘每位自費1200
作者:
ilutc (笨仔)
2022-06-17 18:17:00可以離開病房 但不能太久 跟疫情無關 主要是怕病人獨處危險
作者:
spiders (spiderman!!)
2022-06-17 18:37:00問醫院比較快吧
作者:
ngc2997 (生吃番茄醬)
2022-06-17 18:44:00隔離病房才是連病房都不能離開,一般病房病人不能去B1餐廳商店逛街購買,但是陪病在B1沒限制,但是外面的東西,必須陪病者去1樓大門拿,不能離開住院大樓。
作者:
ngc2997 (生吃番茄醬)
2022-06-17 18:47:00雙人房26吋可以,就把陪病床合起來變椅子就能打開。反正你也只是打開拿東西,不會一直開著放地上。今天剛從隔離病房出來而已門診大樓跟住院大樓在2樓有空中通道可以走
作者:
seichan (如果潮汐不停)
2022-06-17 19:08:00請問樓上,如果東西拿完之後,將行李箱闔上立著,應該有空間可以放吧?不會影響點滴架之類的
作者: hoyalang (柚子) 2022-06-17 19:11:00
記得空中走廊疫情之後有管制,要刷員工證才能開門
作者:
Or3 (new life)
2022-06-17 19:44:00行李箱一定打得開 只是佔空間而已
行李箱 我當初是20寸的 可以放在置物櫃裡面不佔位置 再大點可能放不下 不過如果沒有要把行李箱收起來是沒差
作者:
Quintina (打假球的去X拉\(‵□′)/)
2022-06-17 19:55:00連結住院門診的2樓通道 請民眾不要通行 防疫期間請遵守規定 不要造成困擾
作者:
seichan (如果潮汐不停)
2022-06-17 21:00:00奇美規定只能訂院內餐
作者:
ngc2997 (生吃番茄醬)
2022-06-17 21:50:00點滴架是插在病床邊角上固定的,不是放地上滾輪的喔!不會擋到。
作者:
seichan (如果潮汐不停)
2022-06-17 21:59:00意思是說,要拿東西就把陪病床收合起來,拿完後,行李箱立著也是有空間放,不會阻礙醫護人員或陪病者與病患,是嘛?因為我只有住過奇美雙人房,所以不知道成大雙人房的空間
作者:
chaumomo (我需要天使....)
2022-06-17 22:16:00靠窗的床位會比靠門口的再大一點點,窗下有凹陷處可以放站立的行李箱
作者: joycewang (hello) 2022-06-17 22:24:00
如果病人病況穩定只是要去B1買東西短暫離開跟護理師說一下基本都會通融,只是儘量快去快回。行李箱的話建議分成兩個會比較方便~
作者:
seichan (如果潮汐不停)
2022-06-17 22:34:00看起來如果不是靠窗,26吋行李箱好像真的沒足夠空間可以(立)放了,住院真麻煩
作者:
allbs (喵嗚)
2022-06-17 23:40:005月初陪病時(住院三天)可離開病房。有走到外面電梯那沿著走廊走路當運動,也爬樓梯到地下室買餐點吃再爬回8f病房...也有回家拿東西。
1.陪病者可以外出 回醫院時刷陪伴證 住院時會發2.B1民生廣場可以下去買 有飲料店 超商 自助餐 但病人不能進去需在外面等3.天橋目前尚未開放只有員工能刷卡進出 民眾需從一樓過馬路進門診大樓 (員工路過)
作者:
DICKASDF (ChuenPing)
2022-06-18 09:43:00拜託這種問醫院好嘛 鄉民給的如果有出入或是規則有變動之類 鄉民會幫你負責?就算你是看醫護不爽 想對比說法也沒意義鄉民說的就沒效力 你也沒辦法當證明的
作者: heyla 2022-06-18 16:24:00
我每次都帶29吋的,立起來靠在陪病床尾端那
作者:
pakery (好吃喔)
2022-06-18 20:49:001.可離開,但回去很容易再被抓去做PCR(第二次開始要自費)2.我帶29寸,可放在房間洗手台下方
作者:
Duowa (小黑)
2022-06-19 07:02:00主要是擔心你離開醫院太久,回到社區又重新把病菌帶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