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edama ( )
2023-03-20 06:25:04https://www.setn.com/m/news.aspx?newsid=1266560
都叫錯了?肉圓在阿祖年代叫「包子」 台菜教母:撞名了才被改
▲台灣知名小吃肉圓最早其實叫「包子」。(示意圖/CTEWANT提供)
「台菜教母」黃婉玲日前分享水晶餃其實是「台灣水餃」掀起熱烈討論後,再發文分享另個
「因為撞名而被迫改名」的小吃,表示「肉圓」在20世紀30年代其實叫「包子」,讓網友紛
紛驚呼長知識了。
黃婉玲在臉書「黃婉玲的烹飪教室」分享在她文章留言中提到的故事,指台南佳里區在上世
紀30年代有個名為「包子」的特色小吃,店家發揮創意將原本製作粉粿、粉圓、粉條等地瓜
粉製成的小吃,變成先蒸過再油炸,內餡包有炒過的豬肉丁、筍干、豆薯、蝦米的包子。而
包子名稱由來,可能是當年有「包」這個動作而取名。
▲作家魚夫揭露肉圓被迫改名為包子的故事。(圖/翻攝自黃婉玲臉書)
黃婉玲也提到,還有許多人為客家料理「三角圓」抱不平,因為三角圓同樣有些剔透外表,
而默默被「水晶餃」名稱取代。而對於有些人認為食物單純吃就好,不見得要正名的看法,
她希望大家別忘記「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因為「語言」同時是溝通,也乘載著歷史
記憶、甚至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結。
她指出,各地區都會有自身飲食料理,若是遇到撞名而摒棄舊稱,雖然方便溝通但有失公允
,例如一個班級有2位學生叫「小明」,其中一位因為老師點名方便被迫叫「大明」,就有
點不公平。希望大家能回過頭省思,「一道庶民小吃的名稱,為何悄悄改變」,怎麼年輕一
代已經不知道舊名、曾幾何時被迫修正?呼籲大家以文化傳承的眼光看待這件事。
麵粉不夠 拿地瓜粉來湊佳里肉圓的前世 是麵粉不夠用的包子
作者:
medama ( )
2023-03-20 06:33:00古代可能真的麵粉不夠用 還會拿豆粉混麵粉做豆簽麵
作者:
QS531 (千浪過 文風不動)
2023-03-20 07:18:00肉圓先蒸過再油炸 這樣算是炸肉圓派還是蒸肉圓派啊?
作者:
ykboy (JIA)
2023-03-20 07:34:00炸過油就是炸派,蒸派是完全不過油
作者:
Swivet (Swivet)
2023-03-20 08:06:00原來肉圓發明自佳里 感覺嬌傲
作者:
cyp001 (醫生叔叔)
2023-03-20 09:06:00時代演進本來很多名稱就會改變 方便好叫就好
作者:
MONEY543 (永遠的馬克)
2023-03-20 09:09:00作者:
flyawayme (what the fuck)
2023-03-20 10:03:00這個人蠻常講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XD
作者:
DPP48 (DPP48)
2023-03-20 10:42:00文字的意思都會隨時代改變,何況食物的名字。現在連食物都要搞正名運動了嗎?建議這位教母可以跟台南市政府合作辦些推廣活動,他們對正名運動很有經驗
頭腦是不是有問題?包子來源比肉圓還早吧... 要撞也是肉圓(包子)撞到包子...怎會是肉圓為了包子才改名...
作者:
chart (まどか NO.1 \(^O^))
2023-03-20 13:00:00包子來源起碼幾千年歷史,台灣的肉圓最早據說是在19世紀的彰化北斗發明,佳里是30年代從包子改成肉圓?不覺得怪嗎怎麼看這位「教母」的邏輯根本很矛盾
講現在通用的就好了,在那邊考古什麼,以前饅頭是有餡的,後來稱包子,現在兩者也不一樣了,毛最多的那種
作者:
seisai (黑貓)
2023-03-20 13:21:00完全沒聽過的台菜教母…
作者:
neo5277 (I am an agent of chaos)
2023-03-20 13:59:00下去好嗎
作者:
BaGaJone (超基八嘎冏)
2023-03-20 15:07:00搶版面而已吧 還台菜教母 笑死
又來了......下面一位小吃 請就位!福記包子?武廟包子?永誠蝦仁包子?黃氏蝦仁肉圓賣了百多年之久 原來叫包子
作者:
fjuting (丁丁)
2023-03-20 17:18:00這個台菜教母算了吧,宋代都開始用包子這個詞了
作者:
wangwii (~螞蟻~)
2023-03-20 18:11:00簡單說就是有位鄉巴佬自創料理後命名「包子」
作者:
QS531 (千浪過 文風不動)
2023-03-20 18:50:00對齁!小當家裡面 麵點王就做過祖傳四神海鮮八寶包子了!
作者:
chuusan (T_T)
2023-03-20 18:54:00是沒聽過蜀漢老麵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