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專題 / 探尋清代府城防禦機制

作者: CCY0927 (只是個暱稱罷了)   2024-02-10 10:38:09
首頁 / 新聞專題 / 探尋清代府城防禦機制
https://www.cna.com.tw/topic/newstopic/4418.aspx
探尋清代府城防禦機制
* 億載金城仿西式礮台 凝視府城滄海桑田
* 安平小砲台 見證台南海岸線近3世紀變化
* 巽方砲台 清台灣府城東外護城垣砲台
========================================================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402090030.aspx
億載金城仿西式礮台 凝視府城滄海桑田
2024/2/9 09:37(2/9 10:38 更新)
https://i.imgur.com/T2k4Vom.png
國定古蹟億載金城是仿西式礮台,也是清朝在台灣推行「自強運動」的代表作之一,150
年來靜靜地凝視台南沿岸滄海桑田。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3年2月9日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9日電)途經安平區光州路,不經意往樹林望去,府城知名的億
載金城就在眼前,這座仿西式礮台是清朝在台灣推行「自強運動」的代表作之一,150年
來靜靜地凝視台南沿岸滄海桑田。
提起國定古蹟億載金城,台南人無不知曉,這座仿西式礮台是奉命辦理台灣等處海防的清
朝欽差大臣沈葆楨興建的,原名「二鯤鯓礮台」,舊稱安平大砲台,以對應不遠處的安平
小砲台,入口城門上方有沈葆楨題額「億載金城」,俗稱億載金城。
早年安平交通不便,和台南市區陸地未連結,億載金城又在沿海,若想到億載金城,必須
橫渡台南運河,當時在運河上有專司渡河的竹筏,舊城區1名年過半百的中年人告訴中央
社記者,1980年他首次到億載金城曾坐過竹筏,1次收費新台幣5元。
隨著交通建設連結及安平重劃區規劃,竹筏行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橋梁及打通前往億
載金城的要道,也帶動觀光產業,成為安平沿海知名景點,台南不少大型活動都在此地舉
行,2003年第40屆金馬獎在台南市舉辦,入圍之夜首度移師戶外,地點也在億載金城。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資料顯示,清朝末年推動自強運動,強化海防,適逢日本以討蕃為
由進犯台灣,沈葆楨聘請法國人帛爾陀設計建造億載金城,以防守海口阻遏日軍,向海一
面配置阿姆斯脫郎前膛大砲5尊,其餘各面安置20磅及40磅小砲各4尊。
億載金城除火砲外,還有洋槍隊駐守,四周砲台下方建有糧房、房、伙食房及彈藥庫等設
施,中央空地是兵士操演場,砲台外圍掘有壕溝,以防敵人攀登土垣,門外以木橋跨越護
城壕,供平時補給通行及阻敵之用,日治時期毀壞,改為鋼筋混凝土橋。
如今億載金城還留有1尊當年20磅小砲,砲管內仍見膛線,但城牆土垣上各式大小砲,全
是1975年仿製的觀賞砲,向來是遊客留影打卡的熱門景點;從億載金城高點望遠看去,再
遙想150年前海防景象,不免感嘆歲月流逝及人事物遷移變化。(編輯:孫承武)1130209
https://i.imgur.com/pWxIR0V.png
國定古蹟億載金城是仿西式礮台,也是是清朝在台灣推行「自強運動」的代表作之一,由
清朝欽差大臣沈葆楨興建的。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3年2月9日
https://i.imgur.com/LLUcydq.png
國定古蹟億載金城是仿西式礮台,如今仍留有1尊當年20磅小砲,砲管內仍見膛線。中央
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3年2月9日
========================================================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402090031.aspx
安平小砲台 見證台南海岸線近3世紀變化
2024/2/9 09:38(2/9 10:41 更新)
https://i.imgur.com/khwk3Di.png
台南市現今安平小砲台規模是清朝道光時期鴨片戰爭築建,不久後雖被億載金城取代;但
仍堪稱是台灣中式舊砲台後期代表作,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砲台。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3年2月9日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9日電)穿越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安平舊部落,安平小砲台就
在綠蔭池水上,即使連遊客也不多看一眼,但仍是清朝安平大港4座砲台之一,兼負海防
要務,也見證台南海岸線近3世紀變化。
從台南舊城區沿著安平路往安平舊部落前進,左側是百年歷史的台南運河,右側是密集店
家,直到人車擠爆的狹路,算是進入安平舊城核心,老街窄巷古廟充斥,不回首再往前行
,經過安平開台天后宮,越過左側墓區,直轄市定古蹟安平小砲台映入眼簾。
在安平古堡等眾多古蹟景點雲集的安平區,安平小砲台是個不起眼的存在,遊覽過安平大
砲台的億載金城後,更覺得安平小砲台簡陋極了,佔地極小,只有2尊小砲及1面簡介小牌
,一眼就可看盡,莫說當地人司空見慣,連遊客都鮮少駐足停留。
不過,安平小砲台雖不知名,卻見證台南海岸線近3世紀變化,從沿海而成陸地,現代人
很難想像砲台前方竟是汪洋,海岸地形變化如此劇烈,數百年前的海防據點,如今已成紀
念景點。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資料顯示,安平小砲台變遷大致分為4個時期,第1個時期推測是郝
玉麟於1733年(清雍正11年)創建。第2個時期是姚瑩之2次修建,首次是鴉片戰爭,1840
年(清道光20年)為土築砲墩;第2次是隔年添砌石壁及安置大砲。
第3個時期是周懋琪重修。第四個時期是民國以後,1949年(民國38年)中央政府播遷來
台,軍事要地興築防禦工事,在砲台建造1座碉堡,1985年(民國74年)拆除。
安平小砲台修築修建時期正值引進西式砲台前,不僅是台灣中國舊式砲臺後期代表作,兩
座砲台間還有1條長200多公尺砲墩互通有無,見證台江變遷與鴉片戰爭歷史。
現今安平小砲台規模是清朝道光時期鴨片戰爭築建,不久後被億載金城取代;但安平小砲
台仍堪稱是台灣中式舊砲台後期代表作,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砲台。(編輯:孫承武)
1130209
https://i.imgur.com/9zsne67.png
台南市安平小砲台雖不起眼,仍是清朝安平大港4座砲台之一,兼負海防要務,也見證台
南海岸線近3世紀變化。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3年2月9日
========================================================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402090032.aspx
巽方砲台 清台灣府城東外護城垣砲台
2024/2/9 09:38(2/9 10:42 更新)
https://i.imgur.com/lN8ZpPs.png
巽方砲台隱身在台南市東區巷弄間修禪院中,外觀形似咾咕石砌成巨大石塊,當年是清朝
台灣府城東外護城垣砲台。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3年2月9日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9日電)提及巽方砲台,多數台南市民不免嘀咕「這是什麼」,
但也怪不得別人,這座砲台隱身在東區巷弄間修禪院中,外觀形似咾咕石砌成巨大石塊,
卻不知是清朝台灣府城東外護城垣砲台。
從東區光華街一路向東行,修禪院座落在窄巷左側,禪院中卻有座巨大石塊,目光飄過低
矮圍牆,讓人納悶這個粗糙長方形石塊到底是什麼,此時必須穿過禪院大門,才能看到石
塊正面,在太陽光下,不平整拱門上方,隱隱約約露出「巽方靖鎮」4個字。
國定古蹟巽方砲台內部空無一物,只有幾扇透光的孔洞,面向拱門右側有階梯登上砲台頂
部,面積小,置有石桌石椅,一眼望盡,連多數東區居民也不知道它的存在,更不用說遊
客會到此一遊。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資料顯示,巽方砲台是清朝台灣府城東外護城垣砲台,建於1836年
(清道光16年),當時是因應1832年(清道光12年)張丙之亂後,強化府城城防興築工事
之一,以保護大東門外住民。
巽方砲台以咾咕石(珊瑚礁)砌成,黏以三合土,砲台平面呈方形,中開拱門,上有橫額
,旁有梯可登樓頂,砲台上原有望樓。砲台位在大東門城東南方,屬八卦中的「巽」位,
得名巽方砲台,砲台上方還有清道光年間所題「巽方靖鎮」。
巽方砲台曾被繪製於1875年「台灣府城街道全圖」上,因位處城市邊郊,長時間被忽略;
日治時期,城垣毀棄,砲台荒無,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前後,由舌淨法師在砲台現址及周
遭開發修禪院,直到1985年指定古蹟後,才歸還台南市政府管理。(編輯:孫承武)
1130209
https://i.imgur.com/m6pTeZj.png
國定古蹟台南市巽方砲台,面向拱門右側有階梯登上砲台頂部,面積小,置有石桌石椅,
一眼望盡,連多數東區居民也不知道它的存在。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3年2月9日
https://i.imgur.com/ET7wzXB.png
國定古蹟台南市巽方砲台內部空無一物,只有幾扇透光的孔洞,但現況保存良好。中央社
記者張榮祥台南攝 113年2月9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