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婚啟事」 連奕琦:翻轉台劇走不同的路
【聯合報╱本報記者顏甫珉】
楊雅喆和連奕琦兩位六年級導演,都拍過電影、也拍過電視劇。對他們而言,如何說好故
事才是核心;預算和屏幕大小不是重點。連奕琦近日由大銀幕重回小螢幕,拍攝電視劇集
「徵婚啟事」,想為台灣電視劇走出全新的形式:「每一集電視,就像一部完整的電影;
廿集就是廿部電影」。
楊雅喆編劇、導演的電視劇「違章天堂」,為他贏得兩座金鐘獎,當時他才卅二歲。他也
製播多齣公視人生劇展戲劇,「優質」電視劇是他堅持。
楊雅喆說,對他來說,不管電影、電視劇,都像是自己的小孩,只要是自己孕育的,無論
生幾個、生男或生女,培養它的心情絕對是一樣的;唯一的差別是「拍電影時,我可能比
較有錢,可以花時間慢慢拍;但是電視劇限於成本,只好拍快一點,但是,我的認真是一
樣的」。
和拍電影一樣,他喜歡另闢蹊徑,拍「徵婚啟事」,參考美國影集的方式,一集一個主題
;比如美國影集「慾望城市」,每一集有個完整故事和結尾,「但因為太好看,觀眾還是
想去追下一集」。
連奕琦說,每集有完整劇情的作法,對傳統電視人也是文化衝擊,「不習慣沒有埋伏筆的
劇情」,這集說完了就說完了;大家只是因為「沒有安全感」。連奕琦說,他會問「不這
樣做的原因是什麼?」是不夠好?最後大家只用經驗法則說「觀眾會不習慣」。
但是,他反問:「為什麼美國影集、日劇都可以這麼做,而且台灣觀眾也接受了?」
連奕琦認為,原因是大家沒「自信」,不敢踏出舊有的框架,便「賴給觀眾」,認為是觀
眾會抗拒;「其實觀眾的習慣早就改變了,台灣電視圈也要跟上改變,不能只僵在那裡,
然後買大陸劇、韓劇來播,再怪消費者不看台灣戲劇」。
他們認為,台劇已沉寂好幾年,最近因「妹妹」、「十六個夏天」又重新讓觀眾喜歡台灣
戲劇,產業應該要能跟上改變的腳步。比起大陸,台灣強項是「創新」;但如果台灣電視
劇現在連「規格」、「形式」都不敢創新,「題材」就更難創新。
連奕琦希望觀眾把廿集「徵婚啟事」,當成廿部電影來看;每個迷你電影都有特別元素,
其中一集還嘗試了歌舞片!「如果我們播出後,能引發台灣戲劇圈的一點漣漪,讓業界可
以有自信,『徵婚啟事』就有價值。」連奕琦說,希望由「徵婚啟事」踏出第一步,讓觀
眾建立另一種看台劇的可能。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7/90403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