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青 逼出曹瑞原文創鬥志
文/何秀玲
4月,正在實施供5停2限水措施的桃園久旱逢甘霖,綿綿細雨飄在大園海軍基地上,添上
幾許懷舊感,原來導演曹瑞原正在此趕拍作家白先勇小說改編的《一把青》。
曹瑞原重現30年代南京基地,投入近200萬元打造兩架一比一空軍P-51野馬戰鬥機,精緻
場景耗資上億元,名家作品搭配金獎導演,讓《一把青》眾所矚目。曹瑞原說「這是我拍
過最難的一部戲」,無奈的心情與外頭細雨相呼應。
《一把青》出自白先勇作品《台北人》中的短篇小說,故事背景橫跨30年代至70年代,
描述國共內戰時飛官家庭的悲歡離合,這也是曹瑞原繼2003年拍攝《孽子》、2005年的《
孤戀花》之後,三度拍攝白先勇作品。全長30集的電視劇,2013年獲文化部高畫質電視節
目旗艦型連續劇類的補助金6,000萬元,拍攝過程也有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相助,全劇
預計今年9月殺青。
在仿南京機棚外,停放兩台空軍P-51野馬戰鬥機,遠遠乍看,外觀與真戰機無異,曹瑞原
指著飛機說,一架是木頭,另一架碳纖維材質,戲拍完就要賣掉。
搭建南京機棚 道具超考究
機棚內打造維修機械兵工具間、寢室、飛官交誼廳,樓上為飛官辦公室,桌上復古道具都
是工作人員辛苦找來的,曹瑞原說,打造機棚從荒煙蔓草中開始,整地、搭建到布置,花
費三個月時間;另一棟打造出空軍俱樂部,置身其中,彷彿走入國共戰亂的滄桑年代。
可惜的是,兩棟幾可亂真場景,拍攝完畢全得拆除,曹瑞原解釋,因這兩棟是臨時建物,
當初申請流程必須經歷公務機關層層關卡,他細數包括國防部、民航局、營建署,桃園縣
工務局、軍備局等單位,申請過程簡直比照建商,「建商蓋房子,可以拿來賣,我只是單
純想拍片而已」。
桃園海軍基地於日據時代啟用,當年為日本在北台灣重要的空軍基地,著名的「黑貓中隊
」更曾進駐其中,現是歷史保留地,因此他申請臨時建物執照,還得找設計師驗證協助看
圖、蓋章證明建物為安全結構,費用大約70多萬元,拍攝完畢後拆除,又得再花費70多萬
元。
《一把青》重現南京基地樣貌,場景卻在台灣搭建,不到中國大陸取景,是曹瑞原的堅持
。他說,與大陸資金方合作,必定能拍得比現在「舒服」,但他希望藉此題材,讓大家看
到台灣製作戲劇的能力,以及與其他電視劇有所區隔,保持獨立性。
曹瑞原拍攝《一把青》面臨的問題,只是台灣影視產業目前現況的縮影。2011年導演魏德
聖拍攝的史詩大片《賽德克.巴萊》,在林口搭建的霧社街真實呈現1930年日據時代的霧
社樣貌,電影播出後,雖吸引大批影迷朝聖,2012年仍不得不向法令低頭,最後走向拆除
的命運。
感嘆產業蕭條 籲政府整合
他語重心長地說,螢幕上看不到的東西,都不值得花費,電影或電視劇搭景、拆景得耗費
時間和金錢,搭建場景還得與國家打交道,他認為,台灣文創產業若要發展,政府部門應
有橫向和縱向的溝通,台灣也應有專門的片場。
台灣影視產業以往最常取景的中影文化城,如今股權易主,已無當年風光;對比中國大陸
,位於浙江的橫店影視城,甚至被譽為「中國好萊塢」,影視規模之大,令台灣創作人咋
舌。
「《一把青》是我拍片以來最困難的一部戲,也是花最大力氣和心血的電視劇,台灣如
果沒有好創作環境,產業將慢慢地消失。」曹瑞原說,台灣影視產業大環境和條件不佳,
專業人才留不住,已開始出現斷層,如果創作者沒有好的創作環境,當熱情逐漸地被環境
消磨,他們將不願再拍片。繼續留下來的人,多半都是願意符合電視台低成本的製作生態
,台灣影視產業將慢慢地消失,現在已經是「到底要不要這個產業的時候了」。
曹瑞原說,台灣必須有完整的影視政策,大破大立地建立產業,彎下身走代工,讓台灣影
視人才有戰場磨練。雖然台灣母市場太小,無法製作大場面的電影,但台灣絕對有能力製
作精緻電視劇,發展精緻影視。
吳慷仁、班鐵翔、藍鈞天、博焱(左至右)出席「一把青」開鏡儀式,與楊謹華、天心合演
曹瑞原執導新戲。
http://uc.udn.com.tw/photo/2015/04/20/2/731035.jpg
http://uc.udn.com.tw/photo/2015/04/20/2/731036.jpg
導演曹瑞原在桃園海軍基地打造戲劇場景。在仿南京機棚外,停放空軍P-51野馬戰鬥機,
外觀與真戰機無異。
http://uc.udn.com.tw/photo/2015/04/20/2/731038.jpg
http://uc.udn.com.tw/photo/2015/04/20/2/731039.jpg
【2015-04-20 09:36:4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news/story/7014/847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