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人┐ ┌阿叔
│ │
├阿春┼───────義甫
│ │
小梅─┘ └裁縫店老闆娘
前三集目前看下來,主題叫作《本省妹仔阿春求生記》
阿春來都市找工作,目前碰到的最大麻煩就是她不識字、也不會說國語,
因此,除了能從事的工作類型被限縮,
更麻煩的就是語言不通時,沒有辦法為自己的失誤作辯解。
但奇妙的是,化解阿春危機的三個人,
除了義甫之外,老王跟小梅都是外省人;
反而欺負阿春的人,叔叔、人口販子、裁縫店老闆娘,還有裁縫店的債主,
都是語言可以溝通,卻極盡所能壓榨、欺負她的人。
我不知道編劇是不是刻意製造出這樣的效果,
但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慷慨助人的外省人 vs. 欺壓同胞的本省人」的兩相對比。
這總讓我想起楊逵先生的〈送報伕〉
:「台灣地區的人裡面有好人也有壞人似地,日本人也是一樣。」
不可避免的,自從1945年之後,台灣社會一直以來都有省籍情結甚至省籍矛盾,
但省籍、族群這類的身份,卻也只是「人」身上的其中一道標籤而已。
編導似乎是想打破「本省人總與外省人」交惡的刻板印象,
而特意在傅培梅的故事中,安插了一個像「阿春」這樣與她身份與教育背景懸殊的助手;
又透過阿春作為引線,引出了另一個社會階層的外省人--「逃兵」的處境,
而雖然語言不通,但同樣身為當時社會的底層,
所以讓他們自然而然產生出一種相互扶助的關係,
想藉此表示人與人之間的善意交流,是超越語言隔閡的。
除此之外,阿春的兩任「雇主」,也都是彼此參照。
裁縫店老闆娘,除了斤斤計較,用阿春不懂的語言去羞辱她;
而同樣說著國語,初次見面的小梅,卻能憐恤阿春的處境,
雖然語言不通,卻能讓阿春感受到她的善意。
同樣身為社會的頂層,但卻也有好與壞的兩種面貌。
其中比較有趣的是義甫這個角色,
他可以說是目前與阿春交流的「都市人」裡,比較「非典型」的角色。
他懂國語、也識字,但不像那些都市人一樣會瞧不起她。
而義甫也有說明他向阿春伸出援手的原因,乃是因為「台灣人要幫助台灣人」
所以,義甫其實算是「知識」與「教育」力量的化身。
(而義甫書櫃上的馬克思與共產思想書籍,又再一次讓我想起楊逵先生......
實際上,阿春的困境與其解法,不是超越省籍情結才獲得解決,
而是社會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抨擊,認為「互助」才是階級矛盾的解決辦法)
因為不理解、還有在裁縫店工作的不愉快經驗,
阿春對外省人是幾乎沒有任何好感的。
但透過自身經驗交流,以及像義甫這樣的中性媒介,
阿春得以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人際支柱,
而像阿春這樣的小女孩,與其說她特別努力或聰明,我倒覺得她的運氣特別好,
雖然遇見過不好的人,但之後都能遇見不嫌棄她出身、能看見她善良一面並付出的人,
而願意摒棄成見的慷慨之人:小梅、老王與義甫,他們也是不分省籍與出身的,
在50年代的省籍衝突、乃至於後來的白色恐怖,
整齣戲似乎想特別張揚此時人性中較為善良溫暖的那一面。
不過,這對應到真實歷史來看,或許有點美化吧。
紹慶剛開始對阿春的反應,反而才是最真實的;
但戲中,也僅以「我不喜歡家裡有外人」帶過。
--事實上,誰會貿貿然請一個語言幾乎不通的人住進家裡幫傭呢?
對照現今社會,外籍看護也是中文越好的越吃香。
而為了要打破外省人壞壞的偏見,而刻意誇寫在台外省人的家境優渥,
也是滿失真的--這其實又是另一種對外省人的刻板印象吧。(所以才用老王作對照?)
真實的50年代,改朝換代、政經不彰,一切都還沒上軌道的情況下,
應該是除了國民黨高層官員之外,平民們不分省籍,大家都過得很清苦吧。
像小梅那種家裡沒有政治背景的人,應該就是中上、剛好過得去而已吧。
至於本省人,因為戰後通膨跟政局不穩,
從商的被搞得生意蕭條(燦爛時光的黃家、葉家就是這樣),
就算本來日治時代家境顯赫的本省人,
不只生意做不起來,太有錢搞不好還會被政府被盯上。(ex.葉廷珪)
不分省籍,無論是初來乍到的外省人、或是鵲巢被鳩佔的本省人,
大家都過得戰戰兢兢,這應該才是50年代的真實吧。
所以,雖然一直覺得自己這樣想,有點泛政治化,
但傅培梅之所以能在台視主持節目安然無事,
或許就是因為她就只是上節目教教做菜,很安全,
沒有任何傳遞叛國思想的成份,才能夠在出名的同時又不被政府盯上吧。
可是,傅培梅與日本的關係如此密切,卻又是我們現代人回頭看戒嚴時期歷史時,
有些匪夷所思的部份--
其實那時候的台灣,跟日本的交流依然十分密切?
否則怎麼會需要像她這樣日文精通的人才?
而如果傅培梅沒有結識程紹慶、走上料理之路,
而是找了一個家境不是那麼好的老公、在婚後還是得繼續依靠日文技能工作,
(小梅原生家庭不就是家計堪慮,才需要小梅外出工作的收入?)
繼續在電信局工作、繼續當公務員,縱然安分守己,仍能全身而退?
好像有點偏題,但觀看時代劇,不得不思及真實歷史背景的部份呀。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