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這個字怎麼寫你知道嗎? 工字,就是不會出頭。」
雖然曾經因為《燦爛時光》這部片後半段而對鄭文堂導演有了陰影,
但看到《奇蹟的女兒》這部戲的卡司與主題後,
我還是被吸引了,
畢竟三個女主角都是我近期很喜歡的台灣女演員啊。
而看完最後一集,我也終於可以放心來推薦了。
以爭取勞權這樣龐大的主題來說,
只有四集的篇幅顯然不太夠,
然而在那個時代,
似乎也只能以這樣的方式去呈現,
而無法有任何英雄式的成功結局。
但我很喜歡這個結局,
如同網友所說的,
相當具有文學式的反諷,
雖然革命尚未成功,
但改變的種子已經撒下,
那些看似螳臂擋車的抗爭,
在一次次的衝撞下終究會令現狀有些許不同吧。
因為這部戲以女性角色為主,所以來談談三個女演員的表現。
連俞涵在接演幾部商業電視台的作品後終於再次回歸公視,
果然這樣文學改編的電視劇比較適合她,
林昭免這個角色在冷臉下有著溫柔細膩的心思,
她不甘於只是嫁做人婦的命運,
希望能在職場上爭得一席之地,
但在這個性別不平等的職場,
女性想要上位似乎無可避免的只能依附著男性長官的「關愛」,
她為此憤怒也掙扎過,
最後仍是順從於這樣的「潛規則」。
這其中的矛盾徬徨,
連俞涵掌握得恰到好處,
唯一可挑剔的或許只有她的台語發音吧XD
小豆孫可芳則是再次令我感到驚艷,
淑美這個角色雖然戲分沒有很多,
但她從一開始的天真到遭受背叛後轉而變得世故,
在這令人感傷的際遇影響下,
她性格的轉變格外令人感到心酸。
但或許這就是那個時代許多女工的縮影,
單純的鄉下女孩在工廠被男人給欺騙,
輿論也不會同情那個被騙的女孩,
而是反過來指責她生活不檢點,
這樣檢討受害者的心理,
到了現代仍然屢見不鮮。
整部戲讓我跟著流眼淚的段落,
就是阿鵑去找已成為酒家女的淑美時,
那種眼看好友墜落卻無能為力的樣子,
淑美在年紀輕輕就已經了解到同情有多廉價,
只有錢才是最重要的。
最後則是女主角溫貞菱,
首先想稱讚她的敬業,
刻意曬黑以更符合農村出身的樣子,
而三個女生裡面我覺得也是她的台語講得最溜,
但比較可惜的是阿鵑這個角色與其他人相比稍嫌扁平了些,
因而沒有太多她可以發揮演技的空間。
阿娟自始至終都堅持著自己的信念,
不隨波逐流,不與現實妥協,
如果說這部戲其他角色都各有人性上的缺點,
那麼她更像是一種理念的象徵,
讓其他人仰望、尊敬,
但終究無法存活在這個現實的社會。
這樣的人像是一把火,
在企圖將那些不公不義燒毀殆盡的同時,
也灼傷了身邊的人。
至於男性腳色裡,
我最喜歡的還是藍葦華的演出,
他完全演活了洪主任這個中階主管處在上司與下屬中間,
那種想要面面俱到卻事與願違的無奈,
看起來是個提攜下屬的好主管,
但最終他也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培養手下而已。
雖然說這部戲的男性腳色大多較為負面,
但卻也都不是罪大惡極的壞人,
可惡的背面也有可悲之處,
這或許也是社會上許多人的縮影吧。
畢竟就像這部戲的主題曲名說的那樣,
人生很難,
面對這個社會的惡意,
我們可以選擇比他更壞更墮落,
也可以選擇以善意對抗它。
而這部戲的結局,
不就是呈現出這樣的兩種極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