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
公視<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系列真的拍得很好,
不論是遙控器.貓的孩子或是茉莉的最後一天,
都有一種挖出自己童年傷疤的痛感,
原本以為已經長大有了自己的生活與家庭了,
慢慢療癒,
但殊不知其實只是麻木而不敢去想而已。
特別是茉莉的最後一天。
由於自己是爸媽先有後婚的結果,
畢竟是老大,
常常最衰也最慘,
成長過程中必須承受媽媽很多負面的情緒,
即便試驗在長大了碰到媽媽也很小心翼翼怕被歇斯底里胡亂攻擊。
那種,
"如果沒有生你,我就不會嫁給你爸,也就有更好的人生。"
"我跟你爸會吵架都是因為你表現不好。"
"我那麼辛苦把你生下來,你卻甚麼也做不好,要氣質沒氣質,又矮又胖又黑像你爸"
"我那麼辛苦把你生下來,你卻甚麼也做不好,要氣質沒氣質,又矮又胖又黑像你爸"
"像你這樣根本就是人渣敗類。"
等諸如此類,
我沒有像可莉一樣去反擊,
反而覺得都是自己害媽媽,確實自己沒有媽媽好看也不符合媽媽的期待,
唯一好一點就是成績,
但成績也是如電梯般起起伏伏,
國小時就很負面覺得要是我死掉會不會大家會開心一點?
反正我只是家裡的負擔而已。
不過因為太怕痛而作罷,
也才能長大讀一些輔導的東西療傷自己,
也才認清爸爸媽媽其實比較愛自己這件事情,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父母,
父母不見得每個都天生會愛自己的孩子的。
在看茉莉的時候一直處於一種麻木的形式,
覺得眼前的熟悉感很重,
但眼淚卻直到片尾曲想起才不停流。
孩子出生就會愛著自己的父母親,
但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回饋,
謝謝公視拍了這部戲,
最後的"媽媽愛你"這話,
最後的"媽媽愛你"這話,
即便知道自己的媽媽不會如此,
心裡還是有療癒一點,
我想就跟茉莉生前一直在幻想的一樣。
現在自己當了媽媽,
在照顧小孩的時候常常回朔自己的童年,
捨不得當初那個小女孩之外,
只能抱著自己的孩子,
想著導演拍這部戲的初衷,
"父母肯定不認為他們做的是不好的,
但,我們長大了,要如何對待我們下一代才是重點。"
改變從來不期待發生在他人身上,
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