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我們與惡的距離 -- 我們 與 惡

作者: pommpomm (澎大海)   2019-03-31 15:44:58
「我們」是誰?
什麼是「惡」?
很喜歡每集開頭的序曲處理,
真實存在的社會議題、逼真的新聞片段、迎面襲擊的網路討論,
呈現了社會現況,也揭示著當集重點。
以一種根本是紀實的呈現方式把問題端到觀眾鼻尖前(也太逼人XD),
再用一集的篇幅告訴你新聞中、討論裡,
那些可能被我們所忽視的背後故事跟角度。
於是我們看到常年被罵的新聞編輯室,以及在收視與良心中掙扎的媒體人們;
為了十惡不赦的罪犯們辯護的律師和不解他的家人們;
也看到了受害者家庭分崩離析的生活,
以及加害者家庭的崩潰後續。
我們很多人可能足夠幸運,
不會是被害者或加害者家屬,
也不會與律師或媒體人打交道。
但「我們」也可能...
就是那些覺得律師為什麼要幫壞人辯護的氣憤群眾、
那些受害者加害者家屬身邊感嘆或議論的好友同事、
那些守在李曉明家麵店外想要為受害者報仇的正義鄉民、
那些抗議因為各種原因所以抗議康復之家的社區居民、
那些守在幼兒園外擔心的家長、
那些可能只是好心卻每個字句都在加深刻板印象的街頭巷議、
那個片頭序曲中以動畫呈現不斷上升的每一個點贊數...
每天的每個作為、每個發言、每個點贊...
都是一種選擇。
也就是說,
怎樣才能夠將所有的一點一滴匯聚起來,
使之不為「惡」,
甚至讓事情往好的方向走,
是我們所可以選擇的。
就像對所在媒體失望所以轉身創辦新媒體的劉昭國、
身在媒體卻仍盡力守住底線的宋喬安跟紐世哥、
遭受冷眼辱罵卻堅持的王赦、
對李曉文伸出援手的老師與師母、
溫柔引導李大芝的應思悅、
在專訪中努力扭轉刻板印象的精神科姨丈(?)、
以及被媽媽一把拉出來認真生活的李大芝...
於是在編導毒辣寫實的觀察角度中,
似乎也看見他們溫柔的為觀眾闢出了一個空間:
省思「我們」在生活中,
要怎麼承接住生病或受傷的人?
要怎樣在各種紛亂意見中不被影響、站穩腳步,
要怎麼撫平傷痛、擁抱身邊的人。
說到這,
一直都覺得台灣似乎缺乏某種意見交流的空間。
不是指討論平台這類空間,
即使媒體或社群軟體逐漸走向分眾跟厚厚的同溫層,
但討論平台一直都很多,甚至有點太多了。
而是一種大家能夠心平氣和、甚至設身處地的空間,
比如文字(詩或小說)、音樂或影像(戲劇或電影),
藉由作品讓人涉入或沈浸,
在故事中反省或思考,
而非在多數報章媒體在幾分鐘甚至幾十秒中,
所試圖帶來的那種膝反應般的直覺反射。
好作品所能帶來的力量跟影響是很大的,
就像改編自小說的韓影《熔爐》,
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比當時的N篇新聞報導都還要有力。
所以某種程度上,
我很羨慕日韓能夠在戲劇上創造出這種空間,
不只因為議題,
也而在於說故事的方式,
要如何把議題帶入作品,卻不至讓議題太過搶眼而失了戲劇本質,
不只分寸的拿捏需要反覆思考跟測試,
也需要勇敢的製作單位與平台。
所以矯情一點的說,
我個人等這部戲很久了 (淚)
也期待台灣能有更多這類的戲劇,
不只以議題為導向,
各行各業也很值得述說,
就像《麻醉風暴》讓人間接的看到了醫生們的難處般,
或許我們能以戲劇為媒介,
讓生活多些討論空間、也多些體諒空間。
很期待接下來的故事,
希望觀眾們在「空間」中不會吵太兇 (?) XD
作者: noknow801011   2019-04-01 16:52:00
推 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