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們與惡的距離 EP1-4

作者: glenna9305 (凡雲)   2019-04-03 20:16:36
「殺人殘酷的地方,不只是殺死了被害者,
 像你、我這些活著的人也一點一滴被殺害。
 而最令人生氣的是,殺害我們的不是殺人犯,
 而是活著的我們自己殺害自己。」
              ——《模仿犯》
人在面臨巨大到無法理解的悲劇時,
總會忍不住一再重回那個事發的當下,
一遍遍逡巡回溯每一個細節,
檢視到底是哪一步走錯了,
才讓我必須承受失去孩子的痛,
才讓我成為了一個殺人犯的母親。
於是聽見喬安說著如果我那一天講完電話馬上回到戲院裡,
我是不是就能阻止孩子被槍殺,
就算無法阻止,
我也能如天晴所希望的,跟天彥一起死在那天......
我想起了宮部美幸在《模仿犯》裡如此描述被害者遺屬的心境,
殺人案件最殘酷的或許就是如此,
它不只終結了死者的人生,
也連帶使得深愛著他/她的人們,
一起被困在那個自責的迴圈裡。
 
這部戲的每集下標都簡潔而精準,
第一集的「被害者」帶出了加害者家屬在承受排山倒海的指責下,
也可能地位翻轉成為被害者,
同時點題了我們每個人與惡的距離,
其實沒有想像中遙遠。
第二集的「母親節」,
則以反面呈現了幾個母親不平靜的心情:
無法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的喬安,
在她以自責一點一滴殺死自己靈魂的過程裡,
也同時成為一把利刃,傷害著丈夫與女兒;
而同時在這一天失去孩子,
認為自己沒有成為母親資格的人還有李曉明的媽媽,
大芝在手機裡傳送的母親節快樂看來卻是如此悲傷;
最後則是美媚,
一直以來對丈夫的工作忍讓卻並非全然支持的她,
在幼稚園劫持事件以後,
她似乎也感覺到這份隔閡將漸漸擴大成家庭的裂痕。
也因此過渡到第三集的「裂痕」,
每一條線都呈現一種搖搖欲墜的感覺,
彷彿是在告訴我們從正常到失衡,
往往也不過是一瞬間的事,
尤其應家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
不得不將已然失序的家人送醫,
那個段落確實相當令人揪心與不捨。
 
而第四集的「病識感」,
則是目前最觸動我的一個章節。
病識感是邁向治療乃至痊癒的第一步,
不管是創傷後被遺留下來的人們需要時間讓自己能夠訴說傷痛,
精神疾病患者也需要親友的支持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病狀。
喬安在女兒搬離家以後,
她終於開始願意正視自己的心傷始終未曾痊癒,
抱著兒子的遺物痛哭,
或許是她第一次宣洩自己的情緒,
在夢中不斷重回電影院的場景,
她最無法原諒的可能不是兇手,
而是自己,
那個離開孩子不過幾分鐘就永遠失去他的自己。
應思聰的發病過程,
在全知的觀眾眼裡都是有跡可循,
然而若是同樣的情形發生在自己身邊,
又有多少人能夠在他嚴重失序以前就發覺並且讓他去就醫呢?
思悅去探視弟弟時無法忍住的淚水,
除了心疼以外或許也帶著內疚,
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
是否思聰就不會變成如今這個樣子?
 
而我們整個社會,
又何嘗不是需要一個產生病識感的契機呢?
在過去幾年面臨幾個令人心生恐懼的重大刑案時,
我們無法理解是什麼樣的邪惡會讓人去殺害陌生人?
對於無法理解的事物,
我們第一步總是想盡辦法的否認與切割,
死刑成了最便宜行事的解決之道,
好像那些人只是社會的毒瘤,
只要把他們切除那我們就能繼續活在乾淨安全的環境裡。
然而處死了一個鄭捷以後,
類似的案件仍然持續上演。
即使我不認為這部戲會給我們一個最終的解答,
然而它卻能成為我們尋找答案的開端。
 
《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以後,
觀後心得中不乏各種觀點與意見的交鋒,
對我來說,
光是能使大眾對於如此敏感議題產生大量的討論與反思,
就足以使這部戲成為神劇,
因為這是台灣社會目前相當缺乏的部分。
而我也很期待,
未來有更多影劇或是小說,
能敢於觸碰那些過去所不敢講的禁忌話題。
作者: simonyeh2000   2019-04-04 23:5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