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寫一下我的雜感 ,還會牽扯到麻醉風暴1的雷
大家都說吳慷仁酒醉崩潰那段演的好,但我覺得還好耶,總覺得那一大串台詞說教味太重了
些,那句「誰是好人,誰是壞人,有標準答案嗎」更是出戲滿滿,日常生活吵架誰會這樣講
話的啊。第五集開頭,王赦自述他在育幼院的成長到曾經誤入歧途的歷程,反倒自然多了更
打動我心。不過在我心目中,吳慷仁演技的巔峰,我覺得是麻醉風暴1裡,他在醫院頂樓追
思亡友,一邊唸著醫師誓言一邊崩潰大哭的橋段,當初就是看了這段才喜歡這個演員的(順
便發一下牢騷,麻醉2完全就是垃圾)
談到王赦這個角色,他的思維單純到近乎天真,就是「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就可以避免這
樣的事再發生」,不止王赦,劉昭國在與喬安的對話中,也講了一樣的話,可是真的有這麼
簡單嗎?知道這些殺人犯在想什麼,就可以避免悲劇再發生嗎?美國FBI對連續殺人犯的心
理研究了數十年,雖有一定成果,但仍舊無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又或者我們根本永遠不可
能知道這些人的動機,如劇中的李曉明,他拒絕精神鑑定、兩年來封閉自己,遺書中也只淡
淡的說「要做一件非做不可的大事」,即使沒有被火速槍決,我們或許也永遠無法知道他為
何這樣做了,就算知道了又如何呢?
本身是法律科系出身,耳濡目染之下也成了廢死支持者,但後來我開始思考,研究這種怪物
為何會產生,跟把怪物從我們世界消滅,這兩件事是衝突的嗎?對於這些疑問,我想編劇也
很清楚,本劇是不可能給觀眾一個解答的,因此對於要如何收尾我是有點擔心的。
劇中曉明父母開心的從市場買菜回來後目睹死刑新聞的橋段令人心碎,很多人說為什麼不用
先通知父母,但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本來執行前就不需要事先通知父母,可能在司法機關
上班麻木了,我覺得法律怎麼規定就怎麼做。有人說劇中王赦不是主張廢死而是主張程序正
義,但劇中李曉明的槍決過程,看不出哪裡不符合程序正義,判決定讞也無冤獄可能,就算
前面還有其他死刑犯待執行也不影響,死刑執行本來是法務部的權限。
反倒是王赦那句「這樣國家就可以合法殺人了嗎?」廢死思維呼之欲出,
其實劇本可以不用這樣彆扭的以程序正義之名包裝其訴求。
前面有版友的推文說得很好,雖然編劇沒有高喊廢死,但其中種種設計對比已經表明立場了
:加害人家屬是低階藍領掙扎求生、口操台灣國語、姿態卑微,被害人家屬是中階白領、生
活優雅舒適、口操北京話、態度強硬咄咄逼人。這樣略顯斧鑿的設計其實讓我有些反感,對
比現實的鄭捷父母都是中產階級(維基記載其家境富裕,父母民車代步)。我的臉友有一句
評論:「很都會的戲,城市菁英自我想像中的底層人民與法律衝突劇」倒有幾分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