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與惡的距離》正式播出之前,
曾經在慷仁的訪談中讀到,
他覺得王赦的心裡有一個洞,
而那個洞是錐形的,
這個黑暗面驅使他成為人權辯護律師。
而在第五集這場與美媚的車內告白戲中,
王赦談及了兒時差一點成為階下囚的往事,
從美媚驚訝的表情看來,
他把這段過去隱藏的很深,
因為他深知自己沒有「變壞」,
不是因為他選擇善良或者比其他人更能克制自己的慾望,
而只不過是因為一次命運的陰錯陽差,
讓他與犯罪擦身而過,就此走上了另一條路。
有很多人不解,
他為什麼在家庭已經出了狀況的時候,
仍然心心念念著那些死囚犯?
就連美媚也對於自己被他歸類為「不夠寬容」感到冤枉,
我相信美媚曾經是可以認同他的工作與正義感,
直到有了孩子,
直到王赦開始為那些罪證確鑿的死刑犯辯護以後,
她開始覺得離這個男人越來越遙遠。
王赦與美媚及岳父那幾場難有交集的對話,
正象徵著這個社會與人權律師乃至於廢死團體之間,
橫亙著無法彼此理解的深溝。
就像他在車上說陳昌想殺的人,
或許是小時候的自己,
而他真正想拯救的其實也是自己,
那個可能犯下滔天大罪的自己。
為什麼他如此迫切想要探求殺人犯背後的真相?
或許他真正想知道的是自己與惡的距離有多遠,
因為他想知道自己的黑暗面何時會被喚起,
而他有沒有能力去抵抗,
這個社會又有沒有辦法接住他。
人人都擁有司法權平等的概念若是不包含罪人,
或許才是最假掰的一件事。
如果善良是一種選擇,
那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簡單的選擇嗎?
想起韓劇《我的大叔》裡,
女主角就曾經說過有錢人比較容易選擇善良,
這就跟王赦對美媚說的一樣。
對,不是每個貧困的人都會變成犯罪者,
也不是每個受虐兒長大都會變成殘忍的殺人犯,
但我們也無法忽視,
在不同的成長環境與資源條件下,
每一個選擇的成本也必然有所差異,
這其中最艱難的或許就是道德選擇。
王赦想表達的是一個人會犯罪不因為他是天生的壞人,
有可能只因為他在關鍵時刻做了錯誤的決定,
而他為什麼會做那個錯誤的決定,
是他想去探究的。
對我來說,
一直到了第五集,
我才開始覺得吳慷仁對於王赦產生了某種認同感,
進而進入到角色裡面,
我不會因此質疑他不專業,
反而就此感受到溝通與理解的可能。
綜觀整部戲,
王赦的立場以及他所信仰的價值,
是最難傳達給觀眾的,
他沒有兩邊家屬令人憐憫的遭遇,
他的理想也無法讓一般大眾產生共鳴,
甚至他所負責的場次大多是令人感到厭煩的說教戲,
然而他卻也可以說是劇中穿針引線、最重要的角色,
正因為他撼動了我們心中根深柢固的偏見,
所以他才能引發如此多的爭辯與討論。
雖然我的立場偏向廢除死刑,
但我並不認為這部戲想宣揚這個理念,
因為若是抱持這種目的,
編劇大可以選擇幾個冤罪,
因為執行死刑而永無翻案可能,
或者因為尚未執行死刑而有了重生機會。
編劇偏偏選擇了兩個大多數人都無法接受的犯人,
或許是因為唯有逼入極端,
才更能彰顯出堅持理念的價值,
還有展現出絕對的正義感有時也會像是一把利刃傷害周遭親近的人。
而我很期待接下來陳昌的部分,
將要挑戰的是另一種論調,
如果死刑對於犯人而言不是懲罰、而是得償所願,
那麼它還能夠讓我們感到正義得以伸張、安全獲得保障嗎?
PS.
板上關於王赦的討論很多,
我覺得這個腳色注定無法成為最讓人喜歡或心疼的一個,
但卻是最能引發討論的一個,
而在這一點上,
編劇其實已經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