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cebook.com/sylvia.feng.92/posts/2896973297004314
#關於振興影視產業,向文化部進一言 (之一 #補充)
#再談紀錄片與戲劇
昨晚建議文化部應針對額外捐助給公共電視的預算提出附負擔,要求公視以具體措施 #
提供影視產業一個更友善的製播環境。
什麼具體措施呢?一是將自有版權的戲劇銷售所得提供合理利潤與廠商分享。我提出30%
,比例可討論。重點是誘因要足夠,否則只有目前二種不好的結果:1、廠商為了做好而
賠錢(例如「與惡」);2、廠商把錢用光,沒賺到一毛錢; 這已不是「廠商」,而是
「外包工」。
政府採購法設計的遊戲規則裡面,是不允許廠商有利潤的。採購法的荒謬先不論,公視還
是有充分的空間,可以透過內部的行銷獎勵機制給予廠商如上所述合理的回饋。
提供友善的製播環境,還包括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提高紀錄片與戲劇的首播購片價格。
這是今天需要補充說明的重點。
十幾年前,公視紀錄觀點曾播出過一部追尋二戰期間被日本徵用的台灣少年工歷史的故事
。可以想像,在終戰60年後追索人與事何其困難。導演完成後影片後找我,希望能在公視
播出。她拿到國藝會小小的補助,自己奮力完成,其間在台灣日本兩地努力尋找受訪者,
並上窮碧落下黃泉搜尋戰爭期間少年工的影像。結果在近乎奇蹟式的機緣下於日本一個小
圖書館發現塵封半世紀的膠捲,租借了有戰時影片規格放映機的戲院放出畫面,才終於得
到兵工廠廠長戰敗後藏在家中,死後被不知情子孫捐給圖書館的碩果僅存的珍貴影像(如
記憶有誤望知情者補充)。
說這段小故事,無非是要讓大家了解,一部有珍貴歷史與文化價值的紀錄片,需要耗費創
作者多少心血。由於我知道導演資金不足,自己倒貼許多,所以希望能夠將購片價格稍稍
提高,從十萬調到二十萬。要做這樣一件事非同小可,簽呈往上走的路上,不知會被誰攔
胡搗亂(經常發生),所以措辭都得小心翼翼,務必要萬無一失。所幸順利通過,但想想
實在心酸,多出區區十萬元,又如何能夠在財務上真的拉導演一把。所以我才主張,購片
價格應至少是影片成本的20%。以影片的力道,以及創作者嘔心瀝血的付出而言,這錢真
的不多。
公視當然可以做更多。針對「有珍貴歷史與文化價值的紀錄片」, #公視應該高價購買永
久播映權,讓這些影片永久留存于公共領域。價錢應該多少呢?我主張製作費的50%。不
合理嗎?這可以討論,相信業界很多人跟我一樣,會認為合理。文化部和國藝會每年總共
補助大約20部紀錄片。這裡面應至少有一半值得在公視播出,其中還有一部份絕對值得公
視出合理的價錢永久典藏。至於哪些該典藏,不妨設置一個外部專家也參與的委員會,每
年評選,並將結果公告以昭公信,避免人情與政治干擾。
接著談談戲劇的首播購片價格。文化部近來大力支撐戲劇製作,每年補助的高畫質與超高
畫質影集大約有二十部。公視可以擇優播放,但不該壓榨業者。下面提供一個最近公視開
出的購片條件給大家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過內部討論,我們的授權條件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