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橋牌社》作為台灣政治劇的先驅,開疆闢土的先鋒精神值得肯定,1987年解嚴,黨
國勢力才剛鬆動,政治與媒體的新勢力就如雨後春筍爭先冒出。作為繼任的第一位台灣人
總統「黎清波」面臨的不只是黨內大老的權謀鬥爭,還要顧及黨外的民主改革聲量。在這
樣百家爭鳴的動亂時代,《橋》選定的幾條主線基本上是很有看頭的。為理想衝刺的攝影
與記者、黨國之後與年輕政治家的情侶組合、總統隨扈與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從這些面
向切入90年代,有綜覽歷史的暢快感,每條支線也都穩紮穩打,成功傳達出人物背後的歷
史背景與時代脈絡。
雖然因為是第一次碰政治劇,難免在一些方面還不是很完美,像是大人物私底下不為人知
的一面,我就稍嫌不過癮。白色恐怖受難者、軍中被自殺家屬的悲痛控訴、或是楚長青回
憶老鄉山河的悲泣,都是《橋》裡非常有溫度也感動人的部分。但像是黎清波、民主黨前
輩、或是報社記者們內心的世界若能加著墨,想必會相當精采。
雖說如此,事實上劇組還是有許多用心之處。像片頭曲滅火器的《無名英雄》每次都在民
主改革的轉捩點中將氣氛炒到最高點,燃點十足;總統府、六張犁公墓等的場景還原或實
地踩點都相當用心。最特別的當然是塞滿全劇、網友們爭相整理的政治彩蛋,不只請到許
多現役的政治人物客串,更有真實歷史中的人物驚喜出場,如蘇志誠、趙少康。最令我驚
訝也難過的還是黃國章事件的母親陳碧娥本人,她在靈堂尋求兒子首肯後,答應劇組重現
失去逝親的悲慟,當下有被歷史重量當頭痛擊的震撼感。
踏出台灣政治劇第一步的《橋》,步伐或許還不是很穩,但前進地也著實頗有聲有色。希
望將來的政治劇能精益求精,台灣人要站起來,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