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IP活絡劇場 故事工廠劇情公投深化議題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826insight002/ 文|劉慧茹
《我們與惡的距離》堪稱台灣去年最成功的劇集,「故事工廠」劇團執行長林佳鋒看好其
潛力,取得10年劇場改編權,投入2,800萬元開發製作,是故事工廠成立7年來成本最高的
作品。
藝術總監及編導黃致凱,帶領演員以原劇為基礎重新田調,使劇本融合觀點、角色更紮實
;更運用論壇劇場的互動形式,讓觀眾在場投票決定4個劇情版本,反映原劇引發的社會
輿論與省思。
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簡稱《與惡》)劇情綜合無差別殺人、思覺失調患者、
媒體亂象等多面向,去年播出後引起廣泛討論,拿下金鐘獎最佳戲劇節目、編劇、導演、
女主角等6大獎。好口碑與話題熱度持續延燒,吸引故事工廠買下舞台劇改編權,預計9月
公演;門票自6月開賣至今,已賣出8成。
故事工廠由林佳鋒、黃致凱於2013年底共同創立,分別擔任執行長及藝術總監暨編導,陸
續發表《白日夢騎士》《三個諸葛亮》《莊子兵法》《偽婚男女》《小兒子》等12部作品
,累計演出432場。
去年《與惡》電視劇剛播完,公視計畫將《與惡》延伸為系列IP,釋出改編授權,林佳鋒
得知後積極爭取:「版權費的多寡,不是公視決定授權與否的關鍵,他們更重視改編作品
的品質與觀點。」他認為,若順利取得公視授權,等同肯定故事工廠多年來耕耘品牌的實
力。
但要如何說服看完10集連續劇的觀眾,還願意花錢買票、花2個半小時看劇場版?編導黃
致凱幾經思考,想到可借用論壇劇場的概念,由在場觀眾進行兩次公投,引發與觀眾互動
對話做為提案主軸,打動公視、《與惡》編劇呂蒔媛及主創導演林君陽,取得10年改編權
。
「論壇劇場打破鏡框,直接和觀眾對話。例如戲中談到加害者與被害者家屬承受的輿論壓
力,在劇場版我們就用投票互動跟故事內容結合,不但構成劇場美學,也另有獨立的生命
。」黃致凱解釋,劇場版演出至中場時,先邀觀眾進行第1次投票,依投票結果產生A、B
兩種下半場版本;終場前再邀觀眾投票,產生C、D兩種結局。
投票結果透過手機軟體LINE BOT投影在舞台上。除了依投票產生的版本更換布景、道具,
演員的表演、服裝也跟著改變,不論製作和演出難度都更高。
觀眾以為的正義可能把人推向地獄,反之亦然。就像人生,因某些決定產生蝴蝶效應。
此外,劇場版的主要人物設定皆沿用電視版:劉昭國與宋喬安夫婦的兒子在無差別殺人案
中喪生,獨留女兒劉天晴維繫婚姻,代表被害者家庭;李大芝因哥哥李曉明殺人,與父親
李功軻及母親林秀麗,背負巨大壓力努力求生,代表加害者家屬。但劇場版捨棄劉天晴與
李功軻兩個角色,讓故事線更精簡。
黃致凱期盼劇場版《與惡》能帶給觀眾啟示,他引用恩師李國修的話「看戲修心,演戲修
行」,強調看戲時能對人生的抉擇和命運產生反思。「觀眾以為的正義可能把人推向地獄
,反之亦然。就像人生,因某些決定產生蝴蝶效應,觀眾有機會選擇,藉劇場模擬給大家
看,引發更多思考。」
《與惡》劇場版從改編至演出約8個月,黃致凱說:「我以為改編時,只要將呂蒔媛的電
視版劇場化就好,後來發現重新改編必須要加入自身觀點,無法省下任何功夫。」改編前
,黃致凱先訪問兩位人權律師,待劇本完成與演員讀本討論,安排演員依角色各別訪問醫
師、社工、人權律師等專業人士,公演前兩個月再集中排練。
黃致凱認為,過去劇場大多談初戀、婆媳、外遇等個人經驗,很少觸碰類型劇,為掌握類
型劇的敘事技巧,該做的功課不能少。
例如,他曾為結合密室逃脫及莊子寓言的黑色喜劇《莊子兵法》,訪問科技公司財務長與
國文老師;《小兒子》則是帶飾演腦神經外科醫師的演員去田調。相較前者,《與惡》各
式職業、數據和台詞更加複雜:「專業知識外,更觸及許多私領域,像這些職人離開工作
場合的情緒、生活狀態等,也須透過田調,寫出的內容才經得起檢驗。」
相對於電視劇,劇場作品仍屬小眾,這次改編《與惡》,希望能吸引平時不進劇場的觀眾
。
《與惡》劇場版由故事工廠、時藝多媒體、聯合數位文創3方投資,總製作費約2800萬元
,是該劇團製作成本最高的作品。受疫情影響,原計開15場,因門票全數售罄,待7月劇
場解封後,加演至23場。林佳鋒預估,若票房全滿,25場便能回收。
林佳鋒坦言,相對於電視劇,劇場作品仍屬小眾,即使將過往知名作品再推陳出新,觸及
的觀眾仍是少數。這次改編《與惡》,就是希望能吸引平時不進劇場的觀眾,加深對劇場
品牌的認識。
只是近兩年培養的觀劇人口,因新冠肺炎疫情讓市場再陷困境,以故事工廠來說,1600多
萬元的貸款尚未還清,因疫情又增貸650萬元。但林佳鋒樂觀表示:「之前很多投資是在
營運布局上,把系統、組織都理好後,現在開始做《與惡》,接了對的項目,搭配對的人
,品牌會愈來愈穩定,未來會有更多合作機會和火花。」
黃致凱認為,不只故事工廠要認真做好戲,劇場產業更要團結「共好」。台語俗諺「多戲
多人看」,若各劇團能同時推出足夠數量、品質穩定的好戲,觀眾選擇更多元,就會對劇
場更有信心,養成看戲習慣,讓看劇成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