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俗女養成記2》要完結篇了,趁連假將第一季重新溫習;大小嘉玲的浮誇還是一樣
好笑、陳家的童年互動依舊暖心。二刷的步調很放鬆,那些在第一次看的時候沒有太留意
的細節,如同下過大雨後操場草地上冒出來的小白菇一般,在我心裡一朵朵展開。
離開台北那年,陳嘉玲39歲;重新在台南生活的同時,也開始40歲的人生。
我們母親那輩的40歲,通常已是幾個孩子的媽,小孩多半十來歲。我媽媽在25歲結婚、26
歲生下我,她的四十歲風景,就是中年持續不得志的丈夫、叛逆的14歲長女(就我)、11
歲的次女與9歲么兒。我的家庭經濟窘困,因此媽媽的日常總要面對許多難堪,例如過年
前要回娘家借錢這種。
記憶中的媽媽話很少、表情很緊繃。笑的時候通常只在看電視時;回想起來,她是一直在
忍耐的。每天要忙著賣麵填補家用,關店後看一下電視就會累到睡著;不打扮、沒什麼朋
友,日常在勞動與家務中反覆。跟蔡永森的媽媽可能是比較相似的處境吧?
陳嘉玲的家庭沒有經濟壓力,陳家的女性們卻也面對一樣的宿命:
嫁人以後,就沒有自己。
小時候,你可能也記得阿嬤曾拿出厚重泛黃的相冊,指著上頭有點模糊、撐著陽傘穿白洋
裝的瘦削少女,一臉神秘又喜孜孜地:「這是阿嬤作小姐的時候。」
照片裡的年輕女生,不是誰的太太、更不是誰的阿嬤。她有名字,她的媽媽喚她阿月、朋
友叫她月英,她是李月英。
然而隨著年歲增長,嫁人了、名字上頭多了夫姓,失去原本的樣子。街坊喊她先生娘、小
孩的老師喊她陳媽媽;月英不見了。
不見的,不只月英,還有其他千千萬萬嫁人生子的女生們。
______
我們好像都被理所當然地教育:長大、上學、工作、再來結婚,家庭為重。女生當了媽媽
要照顧全家、當老公的後盾,還要與公婆和睦相處、教養好小孩。傳統是這樣的,我們的
媽媽、我們的阿嬤都是這樣的。他們都無怨無悔地這樣走過來了,沒有他們的付出,沒有
下一代的長成。
踩破瓦片、跨爐火過門的那天起,女生不再是小姐,而是某人的太太、人家的媳婦、以後
誰的媽媽。
月英是個好太太,支持先生的中藥房生意、生了五個小孩,日日不忘把偶包很重的先生西
裝褲燙出直直一條線。忙呀忙,兒子女兒長大了讓她抱孫了,還是有好多細瑣的事情要她
操心:碎唸少根筋的大兒子、幫著招呼中藥房的客人、洗衣煮飯……
從年輕忙到白頭,煮一輩子的飯餵養家人,遺失了自己真正喜歡的滋味。
當阿嬤提出要搬出去獨居,全家驚呆。但阿嬤要的並不是脫離家庭,她只是要讓月英好好
過段日子,幾天都好。
用自己的方式,過日子。
用月英喜歡的方式打理院子,想出門的時候安靜鎖上紅色小門散步離開;在有斜陽灑落的
緣廊鋪桌吃一餐飯,炒一盤酸味飽滿、收汁收得乾乾的柑仔蜜炒蛋。
那是少女月英最喜歡的味道,不必再為了迎合家人口味,退讓妥協。
來訪的阿公始終是困惑的。他不懂,自己勤懇踏實顧好一家周全,為什麼太太卻堅持離家
?他不理解的是,作為男人,雖然為家付出許多,退讓的程度卻遠遠不及女性。辛勤工作
養活一家的同時,阿公是個地方有名、受街坊尊敬的中醫師,有自己的專業與生活重心。
而一生勞碌於持家的阿嬤,生活只圍著勞務打轉,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阿嬤其實沒有怨誰。
但當阿嬤自己坐在獨居的院落,享受一屋子的安靜氛圍;她沒有忘記她是義生的太太、晉
文的母親、金德興中藥行的頭家嬤。
只是有時候,也想靜靜當一回月英啊。
______
嘉玲的媽媽,在以為老公外遇的時候,心碎憤怒;被老公家暴的洪育萱,離家後不斷自我
懷疑到底能不能獨立生活。決定生下小孩面對現實考驗的陳嘉玲,心如刀割地決定賣掉夢
想中的家;捨棄自己好不容易掙來的,只為了扶養小孩。
我們的生活,從來不能只考慮自己。老公、小孩、甚至是最血淋淋的生計。每一個選擇都
不能面面俱到,總有需要流著眼淚割捨的事情:這是為了小孩好,要給他更好的成長環境
;先生加班時間很長,沒有辦法、我得找一個能六點準時接小孩的工作……在這些選擇中
,我們往往退了又退,安慰自己這樣對大家都好,就算心裡有很多委屈與不甘心。
很累的時候,還是要記得照顧好自己的心。
老公的成就讓妳驕傲、小孩學會寫ㄅㄆㄇ讓妳開心。妳是盡心盡力的太太與媽媽,每天忙
得像陀螺般的同時,記得要抱抱自己,做點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一小片蛋糕、與姐妹淘的城市小旅行,什麼都可以,就是不要只全心照顧家人,一天一天
壓扁了自己。
記得妳的名字,記得妳喜歡的花朵,記得做妳喜歡的事情。
記得還不是誰的誰之前,那個單純快樂的自己:)
______
等等九點鐘,一起打開Catchplay,與劇中的女生們一起走出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