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陳嘉玲,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這輩子其實很長,長到可以跌倒再站起來,做
夢又醒過來。這輩子其實很短,短到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沒時間再去討厭自己。」
於是,小嘉玲害怕踏進的鬼屋、成了大嘉玲重新開始的基地;以為畫面定格在大小嘉玲一
起粉刷油漆的燦笑,就是俗女與童年和解、擁抱自我的最好歸屬—但戲如人生,沒有所謂
「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於是《俗女養成記2》來了,而且依然迷人。
兩年過去,上國中的小嘉玲感受到課業壓力、大嘉玲則把鬼屋裝潢成工業風,她們在第一
季結束後依然努力生活,而嘉玲爸媽吵鬧依舊、卻多了幾絲白髮,我們才發現對這可愛的
一家人,真不是普通的想念。
「我陳嘉玲從來不做後悔的事,我的人生下半場,就等著衝這一波」
有了第一季的成功,第二季對劇迷來說期待又怕受傷害,深怕不及前作立下的高標、也擔
心超出江鵝文本的支撐,人物刻畫會單薄許多—但看完第一集,這些擔心都煙消雲散。《
俗女養成記2》前三集跟上季節奏比較相似:每集有明確主題,透過童年經歷呼應今日養
成,比如母女始終如一的相愛相殺、初潮與停經同等的焦慮以及與青梅竹馬命中註定的默
契,出色剪輯在過去與現在跳轉自如,節奏明快、笑點哭點精準錯落,甚至比上季更俐落
,好不過癮。
但《俗女養成記2》野心顯然不止於此,陳長綸、嚴藝文兩位導演用了前三集告訴我們:
嘉玲能掌握喜歡的傢俱,但在半隻腳踏進更年期之際,能不能抓住青春的尾巴?後七集則
以此為核心,多線推進爸爸媽媽(軟弱與強勢的結合)、阿公阿嬤(在關係中保有自我)
、嘉明(遠距戀愛)和表姐育萱(被家暴的類單親媽媽)的養成記,透過不同型態情感折
射嘉玲對婚姻與育兒的質疑,而看似寡言體貼的蔡永森,也有壓抑脆弱的一面,這樣的他
會是嘉玲的歸宿嗎?
有陳嘉玲更多面向的生活撐腰,謝盈萱這次賦予「俗女」更完整的靈魂。她七分外放、三
分內斂的舞台劇式演出成就了《俗女》(本季不僅有許多劇場演員客串,點綴的小劇場與
打破第四道牆的互動,也適時紓緩沈重寫實的劇情),觀眾也能輕易發現嘉玲繼承了媽媽
的固執、嚮往阿嬤的任性,享受阿公的疼愛、並尋找與爸爸同樣包容一切的肩膀,在如此
養成下偶爾忘記了體貼,活成一陣理直氣壯的風,而所有不可愛,都因為謝盈萱得以被原
諒。
《俗女養成記2》的三位編劇(包括導演嚴藝文)都是女性,深知女人要真正擁抱自己,
首先得接受自己的「原罪」—因此在初潮來襲給予叮嚀、遭受騷擾時獻上擁抱、臨盆之際
陪伴左右,甚至比陳嘉玲更懂陳嘉玲的母親,對我來說才是第二季的實質主角。
沒有于子育堪稱完美的演出,觀眾無法看見母親的潑辣背後、隱藏的是自卑瘦小的身軀,
情緒勒索則是缺乏安全感的求救訊號,聽聞女兒生產需要陪伴時,眼神溢出的急切與義無
反顧,一句話都不用說,就足以逼哭觀眾,理所當然是本季MVP(而真正讓人愛上這個角
色的原因,是她的刀子嘴豆腐心,以退為進嚷著「我也是第一次當媽媽」,提醒了我們對
媽媽又愛又氣的矛盾心情,在戲劇裡更有餘裕去學習體諒,而願意試著在現實中對媽媽多
點耐心)。
「媽媽跟妳講,妳很勇敢、妳也很堅強,妳現在做媽媽了,要像個大人一樣。媽媽在旁邊
,妳不用怕。妳是誰?妳是陳嘉玲欸!」
如果說《俗女養成記》的魅力,是用人情味笑看關於政治、家庭、職場、年紀甚至性向的
刻板印象,那麼《俗女養成記2》就是赤裸剖開溫情,誠實面對自我的當頭棒喝—無論生
理或心理的慾望—做出能為之負責的選擇,並全心全意守護它。俗女之所以不是淑女,不
是不婚、不是不生、更不是因為鋼琴彈不好或國小沒畢業,而是她選擇成為俗女,心甘情
願做一個平凡的大人,在自己建立的「家」閃閃發光—在我眼中,這比淑女還要耀眼。
更多劇評/影評推薦,歡迎追蹤:
https://www.instagram.com/p/CVA2FeOPmMu/?utm_medium=copy_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