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樓的天堂》-她與母親至死方休的「對抗」,原來是「心疼」母親的吶喊 |劇評part1
喜歡有圖文穿插與及排版的人可以點入以下連結(方格子):
https://vocus.cc/article/618fc7a4fd8978000119e2c7
公視 的《四樓的天堂》,在11月6日的週末進入最後二集。
這部劇一開始會吸引我想看的原因在於,它是以人們身體的疼痛作為入口,而後輕輕地探進
每個來到「天堂」尋求推拿的客人深藏於心底的掙扎。
「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是這部劇的主軸,也是我近年與慢性疼痛交手後,最大的體會。
《四樓的天堂》共有十集,每一集有不同的客人,帶著不同身體部位的疼痛來尋找推拿師天
意( 黃秋生 飾)
而在這十集中,會不時反覆出現的幾位客人是:
心理師張琪( 謝盈萱 飾)、街頭塗鴉客宇宙( 范少勳 飾),以及劇場演員小綠(王真琳 飾)
。
在角落星這系列的劇評,會聚焦在這幾位人物,以及另外一位我私心想談的「暗黑女神Leto
」(孫可芳 飾);
為利讀者閱讀舒適,這系列的劇評會分成三篇(有毅力的話)
這篇part1先來分享我在劇中所看見的「張琪與母親的母女心結」這部分。
【至死方休的「對抗」?心理師張琪與失婚母親的結】
在四樓的天堂正式播出前的預告,就呈現了張琪與母親(潘麗麗 飾)之間對於女性踏入婚姻
的岐見:
「妳若不結婚,我死了以後要怎麼交代?」
「婚姻怎麼可以用交代的態度?」
「有多少女性因為這種價值觀而成為一個等門的人,妳看妳!妳覺妳快樂嗎?」
乍看之下,我們會以為這是要上演那老掉牙的「世代衝突」,又或者以為導演想單純表達「
現代獨立女性」的某種刻板呈現。
然而,看到後來,會發現預告這一幕,其實只是一個小小的引子,
為的是要引出,多年來深藏在母女關係的結以及張琪自身對於感情那道跨不過的坎…
至於,那句「妳看妳!」其實,隱藏著更深的含意,這部分我們後面再談。
【無法靠近彼此的「結」,來自共同卻無法說出口的「痛」】
張琪暨作為心理工作者,同時又作為一位女兒,大概多少能覺察,她無法與母親在身體與心
理上靠近…
推拿師天意教她可以如何為母親按摩經絡時,她告訴天意,自己與母親不是那種肢體上能有
親密接觸的關係;
然而,母親的罹病與生命將至,使得張琪開始想嘗試去靠近母親,這不可避免也會去觸碰到
童年的自己。
而想當然的是,她們彼此「一碰就痛」。
她們母女間,隱約存在著一個未解的結。
結成一團的結,讓彼此間多了一團不明障礙無法真正觸碰;然而,也是因為這個結,使位於
結兩端的人牽連在一起。
想解,也解不開;想靠近,卻又無法靠近。
這是自古以來,很多女性與母親關係會面臨到的情境。
父親在張琪小時候,便因另有感情的去處,帶著愧對離開了她們母女,也因此母親一直稱父
親為「那個人」。
母女之間的結,就在於「那個人」,那個讓母親感受到被離棄的人、那個對「小琪」說抱歉
,再也無法陪伴妳了的那個人。
失去,向來是生命的重大失落。
尤其是面對所愛的人離去,那種失落與痛苦可能暨巨大又空無,張琪與母親長年共同在這樣
的失落中,
然而劇情中,似乎未曾見過母女倆好好談過這件事。
有一幕張琪開車載著母親的路上,張琪開口說出:那個人走了,她有去他的告別式…
而母親卻表現的漠然與毫不在乎的樣子:
「告訴我這個幹嘛?」
被母親壓抑的悲傷與憤怒,沒有消失,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呈現。
「它們」變成了母與女之間的那團無形的結,「它們」也在她的體內慢慢長成了有形的腫瘤
。
諮商界的朋友們曾分享,有時會有一個很奇妙的情形,那就是:
似乎常常剛好遇見正與自已面臨相似議題的個案,不論是有關自我形象、原生家庭、情感關
係等等…
因而,才有這句「助人者自己能走多深,才能帶個案走到多深」的諮商箴言。
第一集時,張琪正陪伴一位目睹父親家暴的個案,而這位個案成年後竟又掉進了婚姻中的家
暴;
後來,這位個案的父親在臨終前,她與母親也去見了她們的「那個人」,原本個案期待母親
會對父親說些什麼,但母親沒有多說…
張琪有感而發地告訴這位個案:「不管愛或恨,其實能夠說出口,都是好的。」
我想,這也是她想對自己與對母親說的話。
【原生家庭的劇本,牽動我們對愛的選擇】
一個人會被什麼樣的人吸引或進入什麼形成的關係,其實一路都有跡可循。
讓我們再次回到張琪與母親對於「進入婚姻與否」爭論的那一幕對話:
「當初如果我早點離開『那個人』,你現在就不會受我影響了」母親無奈地說。
而這馬上引發張琪的反駁:
「那個人那個時候怎麼樣,跟我現在怎麼樣,一點關係也沒有!妳不要亂套因果關係!」
雖然,母親在她的婚姻中落空了,但她似乎仍期待女兒要找到一個所謂的好的歸宿、並且生
兒育女。
看似矛盾,但也不矛盾,或許因為母親失去了可以陪伴她的人,她不想女兒也這樣孤單,仍
希望張琪可以進入婚姻;
因此,對於女兒的「不婚主義」她有幾分自責,認為大概是自己的婚姻狀態讓女兒對婚姻的
價值產生不信任。
對於這點,張琪是否認的,並且是嚴正的駁斥母親。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小時候,她目睹了原本疼愛自己的父親,在她還不明白為什麼的情形下,選擇了離開,留下
她與壓抑的母親;然而,縱使母親是那麼的壓抑自己對「那個人」的生氣,她還是望見了母
親落淚的樣子。
父親忽然的離開,以及母親在婚姻落空後的壓抑自我、情緒不穩定,都使「小琪」的安全保
壘垮了,家說解散就解散。
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廣為人知的「#依附理論」
他認為幼年時與母親或重要他人的互動,會深遠地形塑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的看
法:
自己是否值得被愛、他人是否能夠信任或依賴。
發展心理學家的馬琍.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進一步設計了「陌生情境測驗」的實驗
,透過觀察嬰兒在經歷母親暫離、陌生人進入的情境所引發的情緒及行為反應,將孩童的依
附型態大致分類:
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焦慮矛盾型依附(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迴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 難以分類的混亂型依附(Disorganized-disorien
ted Attachment)。
而母親照顧孩子的品質,會影響孩子依附形態的傾向。
張琪的母親是壓抑的,婚姻的消逝,使得被留下的那一方深感痛苦
而一個失去愛的母親,很有可能無法有穩定的自我去回應孩子;至於父親的離開,更讓年幼
的她感到困惑。
心理學家認為:
在我們孩提時所經歷的依附關係,會間接的影響在往後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因為他們在戀愛
時會採取同一方式來對待他們的愛侶。
當友人邀約張琪的伴侶「莊醫師」( Umin.Boya(馬志翔)作品集 飾)一同聚會吃飯,張琪很
堅持地表示:
「自己不會參與他的生活,而他也不必來參與我
的。」
「關係也不是套上權利義務就好。」
或許,在張琪的心底,她害怕去依賴他人,因為他人很可能忽然就消失了,就像父親在她小
時候留下她那樣;
而最具有法律效力的權利義務關係-婚姻,在她的童年經驗裡,也不是愛的保證。
「如果從來沒有擁有,那就何來『失去』?」
這往往是許多「逃避型依附」者臉上毫不在意的面具下,隱藏在心底最深的吶喊,這吶喊不
論是當事人或對方都聽不到,因為聲音化成了「逃開」的行為。
#逃避型依附 者,通常只能相信自己,對他人可能持有不信任的態度,因為相信或依賴他人
可能會讓自己陷入不安全或脆弱的感覺。
以張琪這個角色在四樓的天堂這部劇中所呈現的樣貌:
作為心理師的她:
是低焦慮並且獨立的、有自己的專業與看法,排斥有承諾的親密伴侶關係、不願涉入對方的
生活太多,很難對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等等…我想多少帶著逃避型依附的傾向。
然而,當她與莊醫師的「非典型情感狀態」被週刊報導出來,而對方向媒體發表「愛妻宣言
」後,她感覺到自己「被切割」了,原來對方不是她想的那樣。
而其實,她也不是她自己想的那樣:
她其實渴望情感、渴望被愛,也害怕失去愛,也依賴著那段她認為「沒有依賴」的關係;
然而,原來就算這關係本就不存在承諾與義務,失去它還是那麼受傷。
有時,就算我們覺得自己能因著「選擇」而逃離原生家庭的傷,然而誰也逃不了。
我們做的選擇,尤其是對愛的選擇裡,往往根源於對原生家庭裡,關係傷痛的逃離;
可是,逃離只會帶來更多逃離,我們能做的只有勇敢跨過去。
【一輩子的對抗,原來是在吶喊:母親,我希望妳快樂】
劇中場景從醫院與推拿所來來回回,而回到天意的「天堂」時,她對師傅天意說著:
自己與母親對抗了一輩子,最近好像快要和解了,母女間好像還有沒有說的事,但母親已經
走了…
其實,在張琪的心底,她想對抗的,不是那個獨自扶養她長大的母親;她想對抗的,也不是
婚姻制度或普世對於關係的價值觀;
她在抵抗的是「失去自己」
-她的母親失去了自己,一輩子都在為他人而活。
有一個場景,是張琪開車載著母親,母親回憶起她這一生,似乎都在為女兒煩惱…
再母親病逝後,她打開母親的衣櫃,發現母親仍保存著「那個人」的衣物的那一刻,她終於
流下了眼淚,痛哭問著:
「妳這一生,到底有沒有為自己活過?」
「妳這一生,到底活得快不快樂?」
看到這幕,忽然明白,其實她與母親的對抗,是她心疼母親的呈現。
她心疼母親這一生都在等門、都在等女兒長大、結婚…
即使是陌生的「那個人」,母親竟然還一直為他留著的衣服…
人,有時很難真的覺察到,自己感受及行為的背後究竟藏著什麼。
張琪認為她在「對抗」母親,並且向母親證明自己這樣的生活方式也很好;但她沒有發現,
這麼用力的對抗與證明裡,藏著是對母親的不捨…
當張琪證明著自己,或許在她的內心有這樣的期待:
好希望母親能像自己這樣,為自己而活,她希望母親除了是位母親,更是「她自己」。
作為女兒,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母親活得快樂。
原來,這輩子她與母親的對抗,竟是心疼母親的另一種吶喊。
「結婚怎麼能用交代的心態?」
「妳看妳!」
張琪多麼希望她的母親能夠「看」到,這一生她一直都在為別人而活。
也許,母親在天堂,已經看到了。
總結
我們從母體滑落到人世間的那一刻,婦產科醫師剪掉了有形的臍帶,然而母親與孩子的依附
,卻是一輩子與我們相隨。
與母親的關係,深深影響著我們如何與他人互動、如何看待自己;而母親的笑與淚、喜悅與
失落、敞開與壓抑,往往牽動著孩子的全心。
曾在臉書看到一位心理師寫著,似乎每個成年女性,內心都或多或少有著「母女關係」的議
題。
或許,不論外在呈現的是愛、是恨、是對抗也好、不捨也好,作為女兒,其實只希望母親活
得快樂,只是我們不一定會發現自己這最單純的「願望」… 就像劇中作為心理師的張琪也
一直沒發現,她一切的對抗、證明,都只是「母親,我希望妳活得快樂」的吶喊。
在最後一集,相信觀眾與角落星一樣,已經能夠看出,張琪漸漸能試著依賴他人了,她不再
避免表達自己的情感需要:從「逃避型依附」移動到「安全型依附」
當天意說,最近自己想休息一下…張琪以俏皮的語氣問道:「蛤?那我的失眠怎麼辦?」
「我不是說,我之後不能再幫妳推拿了嗎…」天意為難地說著。
向來不想麻煩他人的張棋在這時安靜了一下後,擠眉弄眼撒嬌地說:「你確定嗎?」
「我不確定」天意笑著說。
張琪,正從「逃避型依附」移動到「安全型依附」的路上了。
如果有第11集,我想,他們大
概已經合開「新天堂」四樓的推拿所與五樓的諮商所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