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C9A50Qg.jpg
昨天參加由茁劇場舉辦的《走過愛的蠻荒》從文本到劇集座談會,與談人有王明台導演、
原著文國士、編劇張可欣。
一直以來都滿喜歡王明台導演的作品,尤其《天秤上的馬爾濟斯》、《長不大的爸爸》、
《含苞欲墜的每一天》等。
當天晚上也看了這部《走過愛的蠻荒》的首播,實在讓我感覺到導演的風格滿始終如一的
走樸實風,凸顯出感情跟劇情轉折力道。也呼應他在這次座談會的內容,他說:「我不要
像韓劇的燈光、鏡頭,很漂亮的美術、多澎湃的配樂我都不要,我要每個人都退一點的來
看這部戲,才能看見主角的光芒與困境」
整場座談會內容大多圍繞在這個作品是如何從文本變成影視作品的。也點出台灣影視作品
的一些問題,在奧斯卡金像獎有百分之五十改編文學作品,但台灣影視作品改編卻不到百
分之十。過去我們台灣人常有要忠於原著、忠於史詩的觀念,原著也會很擔心自己的作品
被搞砸、過於的干涉,所以就成了改編的一個非常大的阻礙。
但很高興這一、兩年來有看見觀念漸漸的正在轉變,因為大家都很想走出去被大家看見,
不然就永遠困在自己的道路裡面。例如《天橋上的魔術師》、《茁劇場》、《俗女養成記
》等全都是改編自台灣文學。希望文學作品有更多元的生命,去中心化的表述,當影視技
術更進步,文字與影像之間的衝突會大幅縮小,而現在正是原著作者和影劇創作者再創出
新作品的時候。
編劇也分享這次的改編經驗,她說:「有人問過我,是不是改編原著比較容易,就不用田
調,不用做其他功課。但真實不是這樣子的,所有田調我們要重新做過,像這齣戲有偏鄉
老師、思覺失調症、兒少家園等非常多議題。好險有原著文國士的熱心的幫助,一直問我
要不要去訪問誰,找了許多朋友供我們參考。如果不是有那麼多人的幫助,這個故事就不
會這麼容易的揮灑出來。」
一開始我是不認識原著文國士的,但經過昨天的座談會,我才知道原來他是個身上充滿創
傷印記的人,爸媽都是思覺失調,親戚朋友也都避而遠之。
他從小就在缺愛的環境中長大,但如今卻可以坐在我面前侃侃而談他的那些傷痕,並成為
一名兒少家園的老師。
他說:「對我來說每個人的過去應該像黏土,不是固定的記憶,而是透過接受、了解、放
下,來重塑過去的記憶,這樣你看待的你人生就會不一樣。」他整個人是很充滿正能量的
去分享他的故事,並帶著大家一同往前的感覺,也讓我更想去追這部劇了。
最後分享一下參加這次座談會的禮品~
有MyVideo的序號卡、劇的口罩,好實用啊
https://i.imgur.com/q9JgHKV.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