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劇情雷,也有原著雷,請留意
防雷線——————————————————————————————————
難免還是會跟原作比較,但我非常驚喜台灣影視圈可以去挑戰「模仿犯」這樣的作品,我
認為好的改編並不一定得忠於原著,魔改也不見得不好,關鍵在於能否掌握並保留原著的
「核心概念」,同時表現出改編者作為後繼者經過時代沉澱之後透過不同地域不同語言的
體會與詮釋,還有不同媒材在表現上的特性。
「模仿犯」原著改編的難度之所以非常高,在於書中其實並不著重在解謎或者偵辦細節,
全書巨大的篇幅都在講述眾多案件相關者不管受害者、受害者家屬、嫌疑人家屬、週遭的
相關人士,甚至兇手自己的背景及內心,他們是抱著何種心思,如何相互影響致使一路走
向他們命運終局的,透過大量內心的描述,辯證那個惡的形狀,及主角們要如何找到勇氣
來面對那個惡,所以我們不需要找兇手,甚至第三部一開頭就讓讀者知道誰是兇手,這都
是非常屬於小說的表現方式,同時實際上就故事時間的節奏來說,故事情節其實是偏緩慢
高潮點不多的,在原著的第一部裡,警方幾乎是挨著打只能看著事件發生沒有一點頭緒的
,這一點在影視的改編上是相當不利的,尤其多集數的篇幅裡,每集都會需要推進,如果
只照原著拍,觀眾會覺得進度很慢。
所以就台劇版的改編我覺得是很棒的,首先是不被原著幾乎每個都是主角都有完整人物軸
的眾多敘事線給迷惑,將原著中那個遭遇滅門血案,後來又不幸成為斷掌發現者的少年真
一,重新捏成主角郭曉其,並且明確的以他作為類型故事裡那種執著正義但具有缺陷的偵
探,以開頭的遊戲機少年事件建立了完整的單一大主角模式,然後才進入原著的事件,並
且透過犯人載著受害者刻意的出現在家屬的眼前嘲弄的這種影視視覺化的表現方式,來表
現原著裡犯人不只想殺人,還想透過展現對受害者的理解,來對家屬進行心理打擊的惡意
,到後面馬義男被兇手逼著學狗叫,跟林尚勇被逼上電視道歉然後被曉其阻止,原著中該
角色(馬義男的角色被逼上電視道歉,劇拆成兩個角色的遭遇)一樣受到威脅但沒有去做,
但影視藉由這樣更戲劇的處理來強化馬義男所受到的屈辱及把郭曉其帶入兇手眼中,
這些都是很成功的從原著轉化到影視語言的處理,一直到第四集末尾,第五集初,原著裡
也同樣是最驚悚場面的公園斷頭屍場面,我都覺得劇的表現好棒,成功把原著的元素重新
合理的嵌進新的故事設定之中,還帶來最適合影視表現的翻轉情節(原來不是尚勇的女兒
)。
到這裡我都覺得很棒,抓住原著的精彩並且用新的主角講了個新的故事,但在這之後,整
齣劇漸漸的偏離原作的核心,若偏離但能講出另一個故事,我覺得都還是好的,畢竟觀眾
看戲,並不需要非看原著不可,但後段在偏離之餘,卻又回頭受到原著的肘制,這是我覺
得最可惜之處。
其一,在嘉文和建和出車禍前,檢警並沒有任何線索意識到複數犯的可能,也沒有任何狀
況證據絕對性的表現建和的可疑(例如李筱琳床板如果是寫胡建和…但說實在在床板上直
接寫兇手名字的安排我覺得也太簡單),所以身亡後馬上被認定是共犯其實相當沒有說服
力,甚至是在這之後才又跑出一場馬義男突然跑來說他接到的兇手電話跟電視上的語氣不
同像是兩個人的戲,像是前面忘了剪進去似的,然後主角馬上找到了建和出差的不在場證
明,也找到嘉文的行兇場地可以做鑑識,甚至也可以發現建和頭上有被嘉文攻擊的傷(因
為車禍可能發現不了,原著和明身上也有傷),再加上主角本來就不認為建和涉案,要證
明建和的無辜相當簡單, 所以這裡更像是突然得回頭忠於原著的發展。
但原著裡,前面已經透過聲紋鑑定掌握有兩個犯人的事實,加上浩美及和明在車禍前被目
擊相約等待的證詞,還有和明一直跟家人待在蕎麥麵店讓不在場證明變的曖昧,再加上找
不到行兇的山莊沒有鑑識證據,有充分鋪成才會一出事便百口莫辯被認定為共犯,同時原
著裡,因為這個發展,造就網川浩一後面得以發揮的情境,也讓高井由美子變成兇手家屬
人人喊打,原本就是普通女孩的設定所以很容易行事莽撞引起一串情節導致網川輕易的控
制利用到最後精神崩潰,這些因高井和明被認為是共犯才引起的一連串第三部最主要的情
節效應都沒有在劇版被採用,所以在這裡建和的犧牲的確是劇情需要,但在鋪成不足的狀
況下就照原著被認定是共犯反而變得太刻意。
尤其劇裡允慧是設定為熟悉犯罪心理的專業人士,還是田村義的輔導者本就是可以合理介
入案情的人物,大可以因為弟弟的死,推動她積極成為曉其協助者,解開弟弟跟嘉文間的
關係並提供專業想法突破推理盲點,甚至可以在她的部分帶曉其面對自己滅門血案的心魔
,激起更明確兇手非殺她不可的情境,讓曉其在允慧死後有很強動機跟使命,但也有充足
心理準備來面對大魔王(而不是腦衝…),當然這發展屬於老梗,但當你做了完全不同的設
定,然後還是演技派影后來演,只讓她做個徒有專業頭銜的普通家屬,握完主角的手就死
了,不更可惜嗎?
其二,故事的前段蠻快就揭露兇手之一是沈嘉文,熟悉類型片的觀眾一定馬上就知道背後
絕對有另一個真兇,作為類型,就是後面如何揭露真兇,就本劇的安排來說,也算是把兇
手放在一個很合理的位置,不見得意外但還是可以有情理之內意料之外的效果,猜兇手還
是這類型故事作為大眾觀眾比較喜歡的走向,原著第二部是很完整的在描述兇手角度這邊
的心思和過程,本劇只留了些細節,而沒使用這個方式的敘事,很顯然想把真兇再藏一下
,所以走向上比較是猜兇手的模式,但偏偏本劇卻又在這裡走回原著的形式,就是很早就
揭露兇手,原著第三部一開始就揭露了兇手,但作者講故事的方式,是我們知道兇手是誰
但書中角色都不知道,並在眼看著角色們被真兇迷惑擺佈的時候感到緊張跟著急,但本劇
揭露兇手之後卻沒這種效果,因為不只觀眾,主角群們無一不懷疑真兇是誰,在已經呼之
欲出,甚至也沒有其他煙霧彈障眼法的狀態下,變成一群主角看著真兇囂張卻拿不出辦法
,自然觀眾就會質疑為什麼不跟監為什麼不搜索等等的漏洞,如果觀眾跟主角們都不知道
一起推理,或者觀眾知道但主角們不知道替他們著急,就都會有更好的戲劇效果,偵辦行
動的漏洞也不會那麼明顯,這便是另一個本劇該跳出沒跳出反而受到原著肘制之處。
我想強調的是好不容易創出新局了但還是可惜被原著束縛的這部分。
「模仿犯」台劇版一開始便以全新的設定和主角來表現事件,目的上就不是單純的翻拍,
所以我覺得跟原著比較情節好壞的話,意義不大,而是可以當成受原著啟發的全新創作(
模仿犯的模仿犯?),而且作為原著,模仿犯小說的經典之處在於對眾多不同立場人物內
在大量反覆的對話辯證,以及運用劇場式犯罪概念來定義事件的創造性,兩者都是推理
文類的帶有革命性的創新,形成宮部美幸的作者印記,
但在面對全球的影視平台上,台劇版終究需要打造更大眾化的可口故事,
兩者目標是不同的,所以劇版的許多安排縱然拋棄了原著設定
(像是和平在後面三集自己跳出來殺人跟錄影帶做預告犯罪),也不見得都能接受(個人
非常不喜歡曉其去打人開槍這類讓主角破格的安排),但也都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戲劇的
可看性,不管看沒看過原著都能獨立觀賞,台劇版絕對是成功的,證明了我們的技術層面
跟故事想法是可以挑戰世界的,但就是個標準的類型優秀作品,無法像原著成為顛覆性的
革命之作。
但還有三個實在很想吐槽的點!
1,整部劇角色們天殺的到底要問幾次「你還好嗎?」多少場戲的起手就是這句!看也知
道當然不好呀廢話,問那麼多次也沒有那個角色有去做讓人會感覺比較好的行動,那為什
麼不直接進主戲的對話就好,整部劇要是把「你還好嗎?」都剪掉,大概可以多出半小時
多演一些情節吧。
2,所有主角的名字都換了,設定也都改了,不懂為什麼偏偏就是把兇手在原著裡「和平
」的外號留著還變成名字,原著裡是用這個外號表現網川在人前營造的假象,可是劇裡完
全沒這麼用,但這名字一留,只要看過原著的,一眼就知道他是大魔王了,躲都躲不掉,
連誤導都不嘗試
3,劇裡所有身份證的特寫,都是寫「國民身份證」而不是原始的「中華民國國民身份證
」,看看片頭出品人有陳國富,不難理解這劇還是有考慮中國市場或者相關投資方的立場
,可以體諒,但我不理解為何還要架空一個松延市出來,而不能大方用台北市?本劇將都
市感,尤其九十年代台北市的氛圍,還原的不著痕跡,對比原著將舞台定在首都東京,高
度寫實那個時代感、高度發展的疏離氛圍,是很重要襯托故事的舞台,九十年代的台北市
並不遑多讓,劇組不僅做出來了,還不輸其它劇裡的東京或首爾,明確的呈現了台北市自
己的風貌,這對台劇或台灣在世界平台上的被看見被認識是很重要的,偏偏卻必須變成一
個虛構的城市,這可能是整劇我最無法接受的部份。
但我還是很喜歡全劇一直出現的各式磁帶攝影機、betacam、剪輯機、映像管電視,跟各式各樣的按鍵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