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likang.pixnet.net/blog/post/12345678/
比起《上課不要看小說》(後續還有《上課不要烤香腸》,跟香腸毫無關係,與上課也
毫無關聯的惡搞小品)來說,等咖啡有深度多了,不管是等一個人還是二個人,至少,
這雖然是走言情路線、校園風格、千篇一律的梗與模式,卻比上課管他要不要看小說
優質多了。儘管《上課不要看小說》故意寫得很驚悚、很黑色幽默、很九把刀(大部
分的時侯,讓人逼真得懷疑果真有這位助手王大明在幫他處理事情,雖然這王大明很
明顯也是九把刀的一個立體投影,二人性格如出一轍。他其實在替九把刀說出不能明
說的話。)可是這二本書用推薦的人數與經典的程度來看,仍是《等一個人的咖啡》
大勝。
《上課不要看小說》用爸爸溶解之謎開啟一連串希奇古怪的冒險之旅,明為幫九把刀
收集資料,卻有形形色色的鬼魂、魔幻、外星、超寫實等物件或人物,有時過於舖張
惡搞的描寫,特意把KUSO的對話或情節打薄後展開、濃縮後再下重鹹、丟上高空後墜
落再狠狠踢往不同角度,好笑歸好笑,情、色、腥的尺度拿捏令人捏一把冷汗,但輔
以總是很倒楣(雖在續集烤香腸裡,王大明看來有番豔遇的結局)的小人物嘴臉,讓人
置身事外、遠距觀看的捧腹大笑,可是除去了這些大量動漫元素(最常見引用《海賊王》
和《獵人》的對話或情節)、網路次文化、柯氏語彙(左乳致敬,專屬九迷的一種身體語
言)、男性荷爾蒙式空想和擬真場景與取材現實時地物外,好像就沒什麼了,真的。就
到此為止了,可是一樣有人買單。
要說深度嘛!九把刀從一直以來絕對堅持創作若不能讓自已快樂,那是本末倒置的。只
為了別人快樂而寫的九把刀,若無法感動和取悅自已,那接下來的第二步、第三步就更
別提了。於是乎這個被視為總會退流行的網路小品、惡搞文學,到底帶來什麼?與其說
滿足小眾的胃口,不如說他真的就是為了享受創作而創作。
不可否認這功成名就為他帶來人氣、商業利益、偶象化,即便得不到嚴肅學術殿堂的歌誦
,回頭看這一段,你總是會發覺他寫得很快樂、幾乎是有點自爽自嗨的程度。但偏偏這種
看來很自私的出發點,點出了創作是為自已還是為他人的反思。一個很沉浸在寫小說,寫
得人物躍然紙上,寫得生動(雖也粗俗和誇張)卻又像是校園、身旁那隨處可見的生活縮影
,怎能不叫人欲罷不能?怎能不被深深吸住?他可以寫很深情的愛情故事也能拋開束縛做
他心中幼稚卻又引以為傲的九刀流刀客,不知不覺中一則則傳奇被流傳下來了。
《上課不要看小說》或許很適合不需要思考的休閒之作,那在這多年前的愛情小品《等一
個人咖啡》至今仍被許多刀迷捧為必推之作,雖然《樓下的房客》也是有人念念不忘
視為經典(還有沿伸創作《樓上的房東》,十分有趣的現象)。在批評它之前先讀過它,
至少試著了解他在想什麼、寫什麼,而非一昧嗤之以鼻、批評不入流、難登大雅之堂。那
麼,你我就會發現他在文字掌握上確實有他大膽與堅持、獨特又鮮明的風味。
在台灣當紅作家裡,九把刀一直是個長存的異數,至少目前雖已無常年誇口的「一月出一
書,連出十四書,一年不間斷」紀錄的東山再起卻仍然有其網路文學的一席之地,尤其
走向多方位的數位文學發展,將多媒體文化之電影像個人長年累月的驚人功夫一次爆發出
來一樣。再版的《等一個人咖啡》,被刀迷和九把刀朗朗上口的片段、人物原型、歷史取
材、地理環境、咖啡元素,成為二者共通記憶,這個第一本純愛情的創作有著不可抹煞的
象徵意涵,那拉子、老闆娘、女主角、阿拓、黑社會人物、校園元件像是再真實也不過的
即時轉播,以致於後來九把刀很難再跳脫出這個愛情經典,不論改寫成明星、城市、社會
化的女角《因為是妳》或是悲劇愛情、改拍成電影的真實經驗《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
孩》,都無法取代甚至超越。後來有人模仿的話也失去原創意義,就連他本人要劇之再寫
續集或改作也會動搖這完整的架構和經典性。
那以女性角色出發點的視角,雖仍保有男性眼光的不可避免之遺憾與永遠無法看見的盲點
(儘管再怎貼切或假想,生理上與心理上仍非完全將心比心甚至百分百體會女生思言行),
但整體來說,阿拓的痴情與純情形象,女主角對愛情的恍然大悟和轉折點,咖啡店的客人
與拉子的應對進退,或許將配角寫得過於美少女化、漫畫化的氛團,但仍不失為一生動、
貼近人心之佳作。一個文本必出現的破折點,例如因病、因事業、因家人、因時空因素等
等不得不轉身、背棄、暫離的誤會或分開,九把刀在阿拓的遠行上寫得過於像是偶像劇的
巧合與演法,例這離去的二年又是不得不的安排,造成劇情的張力與埋下眾人期許的美好
結局伏筆,想來想去還是這種服役的梗(現在外交役已不用服二年了的樣子吧?)才能解釋
一切。
總是會有人說知道結局,還有什麼好看?
你知道《語言》的結局、《等一個人》的結局、《在甘比亞》的結局、《功夫》的結局
、《上課不要看小說》的結局,卻只會更想細細品嘗中間或裝瘋賣傻、或欲走還留、或
廢話連篇、或揪著人心、或曖昧不明之過程,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