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朱宥勳:小說家真的不說故事嗎
2016年06月29日00:01
第三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出爐,今年的得主為小說家吳明益。這個文學獎項和台灣其他
的文學獎不同,主要是針對已經卓有成就、並且近年仍有發表新作的作家,每年選出一位
,肯定其過往成就和創作活力,堪稱年度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除了吳明益之外,本屆
入圍者還有甘耀明、朱天心、李永平、陳芳明、羅智成諸位,以過往資歷來說,均是在文
壇上份量十足的作家。在這份名單中,吳明益能脫穎而出,或許是勝在新作的品質,相較
於前輩作家李永平《朱鴒書》和朱天心《三十三年夢》的表現,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
確實高出不只一籌。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聯合報刊出的吳明益得獎專訪〈小說家單車失竊記 愛上骨董鐵馬 還
捧回大獎〉一文中,卻有某些判斷頗為失準,甚至反映了某種對台灣小說的偏見。
其中談到吳明益的特色一段,該文指出:「吳明益在六年級作家中是『異數』。這一代小
說家不愛『說故事』,吳明益卻堅持故事是小說的靈魂…」這句話完全不知從何說起。光
以所謂「六年級」的小說家群體來說,「不愛說故事」這個判斷,都是完全錯誤的。今年
同榜入圍的甘耀明《殺鬼》和《葬禮上的故事》一長篇一短篇,都是同代小說家當中故事
性的佼佼者。伊格言《噬夢人》和《零地點Ground Zero》則展示了可繁複可簡潔的故事
駕馭能力。黃麗群《海邊的房間》精準聰慧,葉淳之《冥核》也有錯綜複雜的故事…順手
拈來這麼多位,光是「說故事」一項,恐怕不能算作吳明益的專利。
當然,這並不是在說吳明益不值得得獎,而是令人疑惑主辦單位的專業判斷出了什麼問題
:選了一個值得得獎的人,但是寫出完全不對勁的論述,出差錯的恐怕不是文學「感性」
,而是文學「知識」。更令我這樣的創作者擔憂的是,「台灣小說家都沒在說故事,所以
小說都不好看」的判斷,正是坊間行之有年的,對台灣小說的刻板印象。在過去很長一段
時間,台灣小說確實常有這樣的弊病,但這樣的問題在當代小說家群體的努力下,已有漸
漸扭轉的趨勢,現在你要找到「不說故事」的小說家,恐怕還不是那麼容易。唯讀者「沒
故事,所以不好看」的刻板印象已成,因此小說的精彩好讀,尚未能反應在出版銷售的表
現上,這還需要時間和小說創作者的持續努力。
就在這樣的狀態下,為了突出一名作家而莫須有地貶抑其他作家(的說故事能力),繼續
強化讓文學讀者流失的刻板印象,值得嗎?
「聯合報文學大獎」作為國內最重要的文學獎項之一、及其報導,或許該在這樣的文學判
斷上更謹慎一點。如果只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用刻板印象取代了真正的文學知識,專
業文學媒體竟而也成為自己的掘墓人,把讀者的根基越掘越小,這樣的情節也太像是一部
荒謬的諷刺小說了。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629/89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