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Chi-Gong 看板 #1LVlYNzz ]
作者: kevin74855 (漢堡艦隊長) 看板: Chi-Gong
標題: Fw: [經驗] 道家氣功修行
時間: Tue Jun 16 00:08:54 2015
年輕時有遇鬼的困擾,因緣際會之下,我投入了道家修行之中。
我並不是出家人,也沒有持戒,既吃肉也見色,就跟一般人一樣。
所以我不是什麼大師,單純因為需求以及習慣來修行。
國中時由一個三流道士帶上指南宮,拜見呂仙祖,就是我修行的開始。
修行十年了,從半途在懷疑自己是不是中二病,到後來發現有練出真東西。
打這篇文章,就是為了推廣簡易修行的方法。
進入正題:
道家修行就是一種歸元之術,也就是跟陰陽五行的道家學理上打交道。
第一,陰陽五行。
陰陽是一種相對的分類,五行是指五種狀態。
世上沒有陰陽,而是事物上面有陰陽。
陰陽是因為被分類才會出現。
例如,在人身上時:男是陽,女是陰;背是陽,腹是陰。以此類推。
五行是五種狀態,不是五種元素。
木火土金水,見字要先忘字,這些字都只是一個貼切的代稱。
木是緩升,火是急升,土是平止,金是急降,水是緩降。五行是一個狀態循環。
以此特質,可將萬物分成五行。
例如:四季、四方、五臟、五色。詳情可見五行表。
千百年來,前人已清楚把五行歸納,明白大概道理,直接參考引用即可。
◇
第二.道家三寶:精、氣、神
其實大道循序方法是:神→氣→精
一點神智,有感,有動作。其實可以想細一點,但沒有意義。
就是一環套一環,人從元點走向變化,從先天走向後天,這是人體演變的道理。
所以人有成長,有衰老,有病痛,有死亡。
道家是歸元之術,所以返修:精→氣→神。
留下先天珍貴的變化之基,回歸原點,這樣就能藏住一個變化的可能。
這即是一種生機。
但是天理循環,無法阻擋。
大道有五十,天演四十九,我們只能藏住循去的一。
所以修道看起來可以長生不老,但是實際上只能留下一點真。
也就是一點變化。
◇
三、歸元之要
如何歸元就是一大問題。
道家有很多理論,但是不會告訴你方法。
就跟技術雜誌會講結論與願景,但不說真正重要的實驗參數。
道家經書上,很多都是這類內容。看不懂正常。
所以要慎選書藉,看不懂可以先不要看。總要有一點循序漸進。
首先,修行先分肉體與精神
兩者會互相影響,應該是現代人都很明白的事。
先修命?先修性?一起修? 不重要,缺什麼修什麼,都要修。
命功就是照顧身體的養生方法,性功就是調治身心的心上方法。
命功珍貴也難用文字教學,所以我藏著。
性功初始很簡單。
◇
四、性功
在道家學理中,人心的變化就是:
人的初始無心→結合肉身後,有了感官→感官有了內感,再來有外感→
感覺到外感就受到刺激,有了刺激就有了想法,有了想法就有了動機→
動機就是一種欲望,欲望會更進一步的刺激,於是人就有了諸多煩惱。
這段一定會有點繞舌生澀卻又理所當然。
在講廢話嗎?
不,要先明理,才能有退制的方法。
修身養性,了斷念頭,也就是打坐、靜坐、冥想…等等。
諸多方法就是為了回歸本性。
但也明白煩惱源頭,就知道單純坐功是無用的。
作人也不可能整天打坐,苦修會接近真理真性,但夢醒之後煩惱即來。
因為這很難修
所以道家有一本四百字的經書,叫作『清靜經』。
清靜經的口訣就是:澄心遣慾。這幾乎是道家性功上的根本道理。
龍門修行密法裡,則是用『封閉四門』,也就是心上遮除自己感覺來達到本性。
嚴格說起來也是逆修:
煩惱→慾望→動機→刺激→感覺→外感→內感→感官→根源本性。
遮除感官,控制欲望,澄清心底,心湖自然是月下明定,無雜質而純清。
這個心,這個性,也就是「神」(三寶之一)
一切法術、氣功,都是所謂的「神氣之用」。
能得一神,即是完成一半。
◇
五、氣功
氣不存在,所以從氣下手只會徒勞無功。
氣功作用在於精與神之間,也就是肉體與本性間下功夫才是對。
氣由神所生,也就是意(心念)所生。假意控假氣,真意引真氣。
所以打坐之功很重要,澄心遣慾很重要,回歸本性很重要。前一章很重要。
神氣間的作用其實非常明顯。
想什麼,作什麼,氣就會讓身體活動,無時無刻存在,但它本身不存在。
所以用假意來修行,容易變成自我催眠。
例如有些人接觸氣功三天就說打通任督二脈,見鬼了,他真的懂什麼是經脈?
在此需明白,真意沒有慾望,理所當然沒有控制,甚至沒有引導。
一切性功功夫,就是純化這個「神」,然後讓精氣神之間互動。
真意假意的作用就是這個氣功。
◇
六、身上功夫
其實我建議修行的人練一點肌肉。健全身體才容易培養健全的心。
但是只練肌肉就是單純健身了,道家修行還有別的東西。
看過前二章的版友也大概了解神氣的道理。
那既然用心想就錯,那又該如何下手?
主要就是身上功夫,明講就是:呼吸(吐吶)、放鬆與用意、動靜之間。
◆呼吸(吐吶)
古書甚至會用「息」來講這個東西。
呼吸可以算是靜功中,身體唯一必要的動作。
調息,即是調治身心(但身心卻又要練,即前二章內容。)
神氣的控制,真意真氣的控制就是用調息來控制火候。
所以調息就是「用火」,進風激起爐下之火。
這個功夫就是所謂的「火候」,有了這個火候才有神氣之用,才懂氣功以及丹術。
◆放鬆與用意
說到煩惱,漏講一個「執念」,也就是身體難以講明的固執的煩惱。
身體上的執念就是一大問題,許多人練功不明白什麼是氣。
「八觸」嗎?可是假意也可能引來假八觸,即類似自我催眠的問題,需要避免。
所以身體的放鬆,放下身體的執念就是一大問題。
丹道有所謂的「忘身」、「坐忘」之說,即是放鬆到把身體給忘記了。
這是去除執念的極至,可以參考境界,但不要刻意模仿,不然也是落於執念中。
放鬆可以活化全身的血液循環,血中藏氣,即是氣血循環。
所以修行的人,手腳應該都要很暖活。
假如修行卻手腳冰冷
如果不是氣血根本上出了問題,就是身體執念放不開,身體不夠鬆。
◆動靜之間
動靜也是最基本的陰陽變化。即神氣會有不同的陰陽五行變化。
所以有動功、靜功之說。
動靜是一種陰陽相對,所以也有一個循環。
即:動極生靜,靜極生動
動功靜功不可單練
古話說來就是:孤陽不生,孤陰不長。
只有打坐或是站椿,都不是一個好修行。
又說,動靜之功就如同太極兩個點。
需要:動中求靜,靜中求動。
這也是平常打坐、健身時,需要琢磨的基本功夫。
透過真意、真氣、作出真力,練出真身。
即所謂修行。
◇
以上,不想寫太詳細,但是字還是很多,真是抱歉。
道家修行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談。
不過因為字數有限,這篇就單純談最基本的,也盡量不用太術語的說法。
大概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