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原創] 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2019-04-12 17:11:31
※ [本文轉錄自 Confucianism 看板 #1Si5LQ5P ]
作者: amidha (東岐明) 看板: Confucianism
標題: [原創] 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
時間: Fri Apr 12 17:07:23 2019
─────────────────────────《大中至正》系列相關文稿──
https://amidha.blogspot.com/search/label/%E5%A4%A7%E4%B8%AD%E8%87%B3%E6%AD%A3
───────────────────────────────────────
             聖賢明德之中道明學
                         東岐明
   此文以宋明儒學標舉之舜禹心傳字句為核心,旁徵博引《易傳》《中庸》
   《大學》內容,而完整還原儒家心性工夫,並會通道家佛家之修行功夫,
   重構中道修為之精妙奧義。內容始於訓詁釋義及典故考據,繼而介紹精一
   工夫,再而要釋《大學》中正綱紀之於《中庸》天人合一,然後闡述中道
   之於精一心傳與中國文明;乃以融貫易理與儒道佛家之修行觀念,而解說
   中道內聖外王之真俗諦義與大本大宗;統以中易明覺為宗,成就大中至正
   之神明德化與文明德業,而述中道明學要訣。
                   謹以此文紀念五四運動一百週年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尚書‧大禹謨》
         人心危險,道心隱微,精粹專一,誠真守中
     人心危險難安,道心隱微難測,工夫精粹專一,誠真執守中道
      ※           ※           ※
  人心在於心境【人心】,有種種感覺、情緒、與思維的欲望變化,充滿危險而難以
安定【惟危】。道心在於心性【道心】,能夠覺知觀察人心種種變化而規範,卻不在人
心心境顯現,行跡隱微而難以測度【惟微】。要用道心規範人心,必須修持觀慧的精粹
究竟工夫【惟精】與止定的專一獨立工夫【惟一】,以誠真修為來執守【允執】中道功
夫【厥中】。
      ※           ※           ※
  【惟】通「唯」,甲骨文多寫作「隹」,徐中舒《甲骨文字典》隹〔釋義〕『用為
語詞之唯,典籍作惟、維』,《爾雅‧釋詁》『惟,思也』。【道】,《說文解字》『
道,所行道也』,其字上古意涵由「道途」引申為「規範」「方法」之抽象意義,乃是
早於老子與孔子之學,譬如《詩經‧生民之什‧生民》『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
微】,《說文解字》『微,隱行也』。【精】,《說文解字》『精,擇米也』,引申為
“擷擇事物精妙本質”之義;先秦此字觀念之指涉修煉現象,對應佛家上乘所謂「究竟
法相」,即是一切事物之生滅法相,乃以神明慧覺照見,是以道家《莊子》有謂〈天地
〉『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天下〉『不離於精,謂之神人』。【允】,《爾雅‧釋詁
》『允,誠也』『允,信也』。【厥】《爾雅‧釋言》『厥,其也』。【中】《說文解
字》『中,內也』,甲骨文金文字形為“連鼓旗桿上有旗幟飄揚”,此一旗鼓形象即為
上古軍隊之以指揮號令,上古原始字義是指「群體組織之指揮中樞」,引申為「內核」
「中心」「中央」「中間」等意涵。
      ※           ※           ※
  二十一世紀初發現的戰國時期竹簡,其中收錄的周文王遺言《保訓》,記載帝舜在
地位寒微時,努力修持內心之「中」的中道心性功夫,由「求中」至「得中」,而有誠
信明德於世,乃得帝堯賞識;記錄內容約略是謂:
 『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鬲茅,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
  於上下遠邇,迺易位邇稽,測陰陽之物,咸順不擾。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
  身茲備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用受厥緒。』
      ※           ※           ※
  宋明儒學標舉之十六字心傳,出自《尚書‧大禹謨》,簡要記錄舜禹相傳的中道心
法。《尚書‧大禹謨》屬於《古文尚書》,而《古文尚書》在歷史上一直有後世偽造爭
議。清朝考據之學,曾經認定《古文尚書》乃屬偽造;但在民國以後,隨著許多新的考
古文物不斷發現出土,又有推翻舊認偽造之說。所以《尚書‧大禹謨》真偽,至今尚屬
爭議問題;然而其中的十六字心傳,因為宋儒提舉作為心法,千年以來已在儒家思想史
上佔有重要地位,也已成為儒家心性修持方法的關鍵指要。
      ※           ※           ※
  你心境有許多心念在起伏變化,就像你所察覺的外在時空宇宙有許多物體在動靜變
化。不同的是,比起外在時空的萬物變化,你較能控制內心境界的心念變化。你現在看
這些文字時,你已控制心境許多心念變化而從事閱讀。所謂「思」,就是你推動心境的
心念變化。當你在思想,也就是去推動心境的心念變化。然而,推動心境心念變化對於
一般常人其實也沒那麼容易,就譬如你在閱讀這些文字時,可能並不專心,心境還有許
多其他雜念不時飄過。所以往往你本來要推動心境心念那樣變化,但心念起伏卻使你心
境這樣變化。
所謂「惟一」止定的專一工夫,就是有關你專心一志控制心境的狀態變化。當你在修習
止定,也就是學習去控制心境的狀態變化。定力愈強,控制心境的能力就愈強。止定功
夫高強,可以心無雜念,控制心境專一,甚至達到無念。定力強大的心思,可以感應產
生極大力量,不但可以回溯過去或預知未來,甚至可以控制外在身軀及環境的變化。然
而,你可以控制心境的狀態變化,並不代表你真正清楚心境的心念變化。
所謂「惟精」觀慧的精粹工夫,就是有關你精粹究竟看清心念的生滅變化。當你在修習
觀慧,也就是學習去觀照心念的生滅變化。慧力愈強,觀照心念的能力就愈強。一般凡
人所感知的世界萬物是連續無間的變化現象,而修習觀慧會使你體察到所有現象都是間
隔離散而生滅不止。慧力愈強,所觀照到的生滅間隔愈短,甚至可以觀照到所有心物現
象都在即生即滅的剎那生滅。
對於人心境界的種種感覺、情緒、與思維的狀態變化,止定工夫是以轉向捨離來超脫其
干擾影響,觀慧工夫是以當下捨離來解脫其干擾影響。譬如你面對著心境有喜怒哀樂的
種種情緒干擾,「惟一」的止定專一工夫是使你心念轉向到別的靜安心境,而「惟精」
的觀慧精粹工夫是使你念念當下都剎那覺知靜安。你的觀慧照察一切生滅變化,情緒顯
於發生存在,存在滅去脫於情緒;所以觀照生滅變化,念念體察到剎那接近寂滅的寧靜
輕安,會使你自然容易解脫情緒影響。
惟一工夫的靜安心境,必需脫離生活境界,也就不能直接活用於人生入世活動。惟精工
夫於生活境界的剎那靜安,生活念念皆在生滅出入靜安,也就可於人生入世活動念念當
下活用。生活當下念念相應精粹究竟明覺物相之剎那靜安,即是《大學》「格物致知」
功夫;只要真誠持守其中,就會樂於遠離濁重貪嗔之險惡心境,自然可以趨善避惡以成
《大學》「誠意正心」功夫。中道入世之明德心法,「惟精」是為宗主而以應化於世,
「惟一」是為本根而以獨立於世,故謂『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簡單來說,「思想」是推動心念,「止定」是控制心念,「觀慧」是看清心念。一般常
人若要學習這些能力,都要從保護限制自己的心念與行為來著手開始,以先隔絕外物境
界的欲望雜念干擾,這也就是所謂「戒」的護限心念;然後學習控制心念,能夠有效控
制心念,才能真正看清心念。所以佛家論及修行綱要,會講『由戒生定,由定發慧』;
而儒家『惟精惟一』定慧兼備的入世心性工夫,也需《大學》所謂『止於至善』的向善
德行基礎。
  舜禹心傳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允執厥中
               惟一  惟精
  佛家三學     戒學  定學  慧學   應世度化
  《大學》      止於至善  格物致知  誠正修齊治平
      ※           ※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
   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
   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
   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
   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大學》元紀
  宋明儒學詮釋《大學》文本,於其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六意「止、
定、靜、安、慮、得」、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以往解說多有誤謬;因而難以會通儒道兩家之學,以可重構中道意義。譬如「止於
至善」之正確意義,並非傳統儒學解說作為三綱最終目標之「止於極善」,而是作為三
綱初始階段之「止於向善」。
三綱階段以「在」字而漸次倒敘,實踐次序應是「止於至善→親民→明明德」,而其最
終目標之「明明德」乃在弘揚文明之德,即對應於八目敘述之「明明德於天下」,有關
普世文明之德業。「親民」則是相關由私而公之人情親和,有關群體誠信之建立。「止
於至善」即相關於六意「止定靜安慮得」之向善成就過程,有關個人善德之培育。三綱
階段「止於至善→親民→明明德」即是「個人善德→群體成德→普世明德」之德化次序

六意「止定靜安慮得」,「止定」應於願性之勇,「靜安」應於感性之仁,「慮得」應
於理性之智,其成就過程乃對應於孔子《大戴禮記‧四代》之謂『聖,智之華也;智,
仁之實也;仁,信之器也』。「止定靜安」相關心傳「惟一」工夫,「慮得」相關《繫
辭傳》所謂『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心意「止定靜安」,乃化「慮得」向善,故謂「
止於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安德進境,「格物致
知」相關心傳「惟精」工夫。「格物」即在覺察達及事物精粹,「致知」即在達致神明
慧覺之知;「格物致知」在於修練其覺察事物精粹之究竟法相,而啟致其神明慧覺之觀
智能力,即是相關《繫辭傳》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
德夫』。
「誠意正心」相關儒家「中庸」功夫,誠為中之心性表現,中為誠之心性修持,謙為庸
之心態表現,庸為謙之心態修持,誠謙表現即相應於中庸修持。中誠性明,謙庸態密,
乃成天人合一之中道修為。「誠意」即是《中庸》之誠的心意素養。誠意之天啟功夫,
在於「格物致知」的君子明道之性,《中庸》故謂『誠者,天之道也』『自誠明,謂之
性』;亦是聖人中道之本,《中庸》故謂『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
人也』。誠意之人為工夫,在於「止於至善」的君子明道之教,《中庸》故謂『誠之者
,人之道也』『自明誠,謂之教』;亦是君子達善之本,《中庸》故謂『誠之者,擇善
而固執之者也』。誠意乃是天人合一之明道素養,《中庸》之謂『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正自誠明,以性率心,就是生命身心的正念隨觀之道,《莊子‧在宥》有謂『無為
而尊者,天道也』;正自明誠,以教修心,就是生命身心的正念達德之道,《莊子‧在
宥》有謂『有為而累者,人道也』。
  無為誠知 正念隨觀          出世覺性 神明之德
            大中至正修身之道
  有為謙行 正念達德          入世倫理 文明之德
心靈正念之道,即是中道天人合一常持身心,《中庸》乃謂『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
中』『故至誠無息』。中道修為,天人合德,忠恕以修身,親和以齊家,絜矩以治國,
虛柔以平天下。
格物致知(誠) → 誠者,天之道也(自誠明,謂之性) 神明之德─窮神知化、神而化之
 誠意 → 正心(中庸) → 修身(忠恕) → 齊家(親和) → 治國(絜矩) → 平天下(虛柔)
止於至善(謙) → 誠之者,人之道也(自明誠,謂之教) 文明之德─親民、明明德
               §《大學》詳細解說,請閱《大中至正‧大中神明》
      ※           ※           ※
  中國古代以謂「天」「人」之別,「天」在於自然無為,「人」在於造作有為。自
然無為之「天」,又有主客之義。主方之「天」,乃是「天性」之「天」,即通神明慧
覺─《莊子》所謂〈在宥〉『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天下〉『不離於宗,謂之天
人』之「天」。客方之「天」乃是「天下」之「天」,即攝時空宇宙─《老子》所謂『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歿身不殆』『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之「天」。
《老子》以「大道」為本,而「天下」之「天」以從,故謂『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
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
曰大』。《莊子‧天道》以「天性」之「天」為宗,而「大道」之「道」以從,故謂『
是故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
道家以謂天人之道,《老子》有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
足以奉有餘』,《莊子‧在宥》有謂『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主
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不可不察也。』,皆以闡述
「自然無為」與「造作有為」之差異。
《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物我為一」體證,中醫《黃
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輔,人參天地』的「天人相應」
經驗,《春秋繁露》的「天人感應」思想與其〈深察名號〉『是故事各順於名,名各順
於天;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同而通理,動而相益,順而相受,謂之德道』的「天人」
「合一」對應,皆是基於客方之「天」的觀念論述。子思《中庸》『天命之謂性』之「
天」,乃是本於「天性」的主方之「天」。
  「天人合一」此詞,源於宋儒張載《正蒙》之謂〈誠明〉『性與天道合一存乎誠』
、〈乾稱〉『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聖,得天而未始
遺人』,而開「天人合一」之說,是應子思《中庸》所謂『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
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自誠明」則「因誠致明」,乃率天道之性,得天而
未始遺人;「自明誠」則「因明致誠」,乃襲人道之教,致學而可以成聖;『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故謂「天人合一」。
子思「誠明」之言,源自孔子《中庸》闡述天人之道,有謂『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
誠乎身矣。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
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誠而性情自明,乃天之道;明以知行為誠
,乃人之道;聖賢中道,誠明修身,乃成天人合一之道。
      ※           ※           ※
  「中」作為心性功夫的上古傳統意涵,其原始意義乃是指「心中」之「中」的「內
在」之義,指稱某種「內藏於心」的修持功夫。《管子‧心術下》有謂『無以物亂官,
毋以官亂心,此之謂內德。』(「物」是指“相對於心的外在事物”,「官」是指“感官
知覺”),又說:『中不精者,心不治。』、
 『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後形,形然後思,思然後智。』
;《管子‧內業》則闡述說:『執一不失,能君萬物。君子使物,不為物使。得一之理
,治心在於中,治言出於口,治事加於人,然則天下治矣。』,又說:『不以物亂官,
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又描述了心性操持的內在層次而說:
 『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之者心也。
  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意以先言。
  意然後形,形然後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
所謂『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乃是通於「道心」內藏於「人心」之中;所以「
中」的相關心性功夫,《管子》謂之為「內德」;乃在於不以物象擾亂感官,又不以感
官擾亂心境,更達至超乎語言形象發生的心中之心─含藏在心中的內心!所謂『彼心之
心,意以先言』,正是相通《說卦傳》『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易理之謂「神
」,即是能以觀察感應內外萬象的「心神」,就是「道心」心性。
《管子》此種闡述觀點是將人作為覺知者個體角色的知覺層次分為四類:第一類─物─
是身軀感官之外的物體形象(物象)層次,第二類─官─是感知覺受物象的感官感覺層次
,第三類─心─是內心思慮情感的心念形象層次,第四類─中─是內心以能觀察的心神
感應層次。前三類層次都是有所形象而可被觀察感受;第一類的外物可以被第二類的五
官(眼見、耳聽、鼻嗅、舌嚐、身觸)所觀察,第二、三類的感受與心念都可以被第四類
的心神所觀察。對於覺知者個體而言,第一類是外境事物,第二、三類是內心思慮情感
覺受的「人心」心境,第四類就是觀察並感應前三類層次的「心中之心」的「道心」心
性。
   [一]     [二]     [三]     [四]
   【物】    【官】    【心】    【中】
  外物境界 ← 感官境界 ← 心念境界 ← 中道心神
《管子》更闡示心中之心的作用,乃是『意以先言』而『意然後形,形然後思,思然後
智』;也就是指心中之心的意向作用,乃是超越於種種心念形象,但卻推動著心念思慮
的變化,更而推動了外境事物的發展,所以《管子》又說:『意然後形,形然後言,言
然後使,使然後治。』。譬如你現在正在看這些字句,是你的意向推動思慮使用眼睛在
看。你的眼睛看到的字句,就是你的第一類外境事物。你的眼睛感受的字句印象,就是
你的第二類感官感覺。你的內心應對字句印象的相關思慮念頭就是你的第三類心念形象
。你這觀察感應這一切形象,但卻超越這些內外形象變化的更深內心,就是你的第四類
心中之心。
子思《五行》則將內心層次區分中外,也以「中心」對應了《管子》第四類的「心中之
心」,又以「外心」對應了《管子》第三類的心念思慮,而論述了不同心術操持的人情
交往而說:『以其中心與人交,悅也。』、『中心辯然而正行之,直也。』、『直也者
,直其中心也,義氣也。』、『以其外心與人交,遠也。』;正說明了中心待人乃是超
越思慮的自在交流,而自然表現了人情親切的「悅」與「直」;然而外心待人乃是思慮
計度的謹慎交往,所以也就做作表現了人情生疏的「遠」。因而子思《五行》也就闡述
了君子德行乃是基於中心修持而說:
 『仁覆四海,義襄天下,而誠由其中心行之,亦君子已!』
      ※           ※           ※
  為什麼人心危險?因為一般人心常常會有種種情緒感受和紛亂思緒在起伏不定,往
往就會導致自己有時盲從欲望,而依衝動去闖下禍事,也就凡事不能有效控制自己行為
,所以才說人心危險難安!那要怎樣才能有效克服人心的危險傾向?一般世人修正自心
危險問題的入門方法,是要從善去惡,佛家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即是儒家所
謂『止於至善』,是用自己的善心善念來勝過惡心惡念的影響。但是僅用這種入門方法
,只能暫時壓制問題,無法深入解決問題。
人心處於善惡對抗的長久鬥爭狀態,不能真正化解人心的危險問題;要能真正解決人心
問題,必須要有比人心善惡境界高深的心性規範功夫。這種超脫善惡而以規範人心的心
性修持,就是所謂「道心」。所以道心與人心不是同一層次心境的善惡對抗,一切善惡
心境都還在人心範疇,道心是超脫善惡心境的神明心性。所謂「神明」,就是相關《繫
辭傳》所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神明心性也就在於修持道心。
心性本來人人都有,不然就不能覺知心境;就像你會知道自己內心的心境善惡變化,是
因為你自己有心性可以對應覺知作用。心境是被你所覺知的,而心性是於你能覺知的,
人心在心境範疇而道心在心性範疇。你的種種感覺、情緒、與思維是在你的心境,屬於
你的人心;你的能夠覺知觀察心境種種,是由你的心性,而道心則是心性的規範表現。
就像你現在看這篇文章,起了許多想法念頭被你知道,這些想法念頭是在你的心境,是
在你的人心境界;而你能知道這些想法念頭,是由你的心性。如果你能夠清楚明白而如
實不妄的覺知觀察到心境種種變化,而可以規範心境作用,這樣的心性作用就是「神明
」,這樣的心性功夫就是「道心」。心性譬如一面鏡子可以照出心境種種,如果鏡面污
垢就不能明照,道心就如一面明鏡可以清楚照映心境種種。心性不落心境,道心超脫人
心,道心不是人心境界可見可測;所以道心對於沉迷人心境界的一般人而言,乃是隱微
難測,《中庸》故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
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人人皆有心性而能用來覺知觀察心境,但一般人卻不能致其神
明而生起道心,《繫辭傳》故謂『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荀子‧子道
》則藉由孔子詢問弟子關於智與仁的見解,鋪陳出儒者達道入世的德操功夫層次,而記
述說:
 『子路入,子曰:「由!智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路對曰:「智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
  子貢入,子曰:「賜!智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貢對曰:「智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
  顏淵入,子曰:「回!智者若何?仁者若何?」
  顏淵對曰:「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明君子矣!」』
子路所謂「使人知己、使人愛己」,也就是得到眾人的認識擁戴,正就是為政領導的必
要條件。然而眾人識戴只是君子德操的成果表現,並非君子德操的修持方法;所以孔子
會評論說:『可謂士矣!』,意謂子路只理解了領導者德業成就的權威風格,雖然已在
學習君子之道,卻尚未進入君子之門。子貢所謂「知人愛人」,也就是察知眾人並慈愛
眾人,正就是善於領導的必要條件。然而知愛眾人只是君子德操的行為表現,並非君子
德操的修持方法;所以孔子會評論說:『可謂士君子矣!』,意謂子貢只瞭解了領導者
德行表現的良善風度,雖然已入君子之門,但卻尚未登及君子堂奧。顏淵所謂「自知自
愛」,正就是君子德操的修持方法,也就是基於中道修持之覺知觀照,而清明覺察身心
之情欲思慮,而清明守護身心之應對運作;所以孔子會評論說:『可謂明君子矣!』,
意謂顏淵真正領悟了君子德性修持的中道風範,而登入君子堂奧。因而荀子《荀子‧解
蔽》也就強調了真明君子德操者,必知人心道心的危微之幾,而說『故道經曰:「人心
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
道心規範人心,不是基於善惡對抗的心境,而是本於超脫善惡的心性。若是心境沒有向
善成德,心性也就難以顯發道心修持;就像鏡子如果沒有映照乾淨影像,就不容易發現
鏡面污垢而加以去除,鏡面去污明照需要有著乾淨環境和鏡子存在,《繫辭傳》故謂『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心性成就神明覺知的道心修為,心境自然就會趨善避惡與
達慧離痴;就像明鏡淨妙,就會相應美好認知與清楚影相,《繫辭傳》故謂『仁者見之
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一切心境變化都是屬於被覺知觀察的對象,可以規範得理
而加以陰陽表述;道心在於心性,不落人心心境變化,而能一貫察照了知陰陽之理,《
繫辭傳》故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心神明心性,不落人心心境變化,並非陰陽之理
所能測度表述,《繫辭傳》故謂『陰陽不測之謂神』。
  道心既是超脫於人心而存在,就人身生命覺知而言,道心心性是比人心心境更為深
入內在的覺知本原,所以上古中國稱其為內心之「中」─代表人身生命覺知的根本內在
中心。道心心性作為自心內在中心,不落於喜怒哀樂的心境情緒,《中庸》故謂『喜怒
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道心覺性作為自心任運規範,可以節制心境的欲望情緒,以達
致和諧心態因應世務,所以《中庸》會說『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道心心性之中,乃
是人間世界的成道根本,《中庸》故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道心覺行之和,乃
是人間世界的達道作為,《中庸》故謂『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修持道心,以致心
性之中與覺行之和,因而可以成位安立人間世界,開創化育萬物器制,《中庸》故謂『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達致中和之道,乃在『惟精惟一』之心性工夫,修持入道即在《中庸》所謂『誠身有道
,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惟精」就是修持觀慧的精粹覺察工夫,對應《大學》之
謂『格物致知』而『誠意正心』,修持成就即是相關《中庸》所謂『誠者,天之道也』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惟一」即是修持止定的專一覺
照工夫,相應《大學》之謂『止於至善』而「止定靜安慮得」以『誠意正心』,修持作
為即是相關《中庸》所謂『誠之者,人之道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中和
之道,即是中道之心術功夫,惟以誠真執守而成,『允執厥中』即在誠真中正心行而持
守中道。
      ※           ※           ※
  「中道」一詞,出於《中庸》『從容中道,聖人也』,涉及心性修持之德行風範,
乃是肇始於崇「中」的中國上古文化傳統。「中道」之「中」,引申「中」字古義之“
中心”原意,在心性修持是指內在覺知之中,在德行風範是指公正無偏之中。中道修持
風範,就是以修持心中覺知而達就中正德行。在中道心性修持上,《大戴禮記‧五帝德
》記載孔子論述帝嚳『執中而獲天下』,《論語》記載帝堯訓勉帝舜『天之曆數在爾躬
,允執其中』,《尚書‧大禹謨》記載帝舜訓勉夏禹『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保訓》記載文王姬昌訓誨『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鬲茅,恐求中』『
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茲備惟允』,皆在闡示上古理想君德之秉執中道心性修持
。在中道德行風範上,《尚書‧酒誥》有謂『作稽中德』,《尚書‧立政》有謂『以列
用中罰』,《尚書‧呂刑》有謂『罔非在中』『咸庶中正』,《逸周書‧五權解》有謂
『克中無苗』『維中是以』,皆在闡示上古理想公正無偏之中道德操風範。中道德操應
對人世,並非依於人情世故的調合折中,而是本於待人處世的中正貞介,《孟子》之謂
『中道而立,能者從之』,《尚書‧君牙》之謂『爾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
爾之中』;基於中正行事而適宜不落極端,乃以化民成俗,是而孔子《中庸》贊舜為政
『舜好問以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老子啟發道家,於其心性修持,尚謂《文子‧道原》『多聞數窮,不如守中』。孔子承
啟儒家,晚年乃以「中庸」承述中道,曾謂《中庸》『中庸其至矣乎』、《論語》『吾
道一以貫之』、《文言傳》『龍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善
世而不伐,德博而化』,繼由子思編作《中庸》承述以「誠」;後世至於宋朝王安石《
淮南雜說》有謂『聞古有堯舜也者,其道大中至正,常行之道也。』,明朝儒者王陽明
《傳習錄》闡述中道貫通,徹達出世入世修為,更謂『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
一貫』。
中國文明之文化盛德,有容乃大而其命維新,孔子爾後,魏晉唐宋時期盛習印度文明心
性之道,清民至今時代盛學歐西文明理物之道,乃可會通統合人類文明源自軸心時代之
菁華精粹,而以增益中道大業。是而當今天下世界之中道理想,於心性則貫通出世,於
理物則貫會入世,乃可承創陽明闡示,接謂:
 『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
  上徹無為出世之道,下徹有為入世之道,中道一以貫之。』
      ※           ※           ※
  中國文明之道,重尚易理,是以《易經》乃為中國諸經之首。中國文明並非徒重心
性之學,孔子有謂《繫辭傳》『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
而已者也。』易理之道,乃在心物感應變化;上古「易」字指事意涵,即在指涉「相對
」「變化」「感應」之義。一切「相對」之本,乃在心物對應之主客相對,易理設以乾
坤對應之剛柔相對,而以一切心物現象唯隨感應發生,變化無常而無自體;故而易學範
式之哲學基礎,既非在「唯心論」,亦非在「唯物論」,乃是在於相對感應變化而無真
實本體存有的「易化論」。
易學觀念範式下,宇宙時空萬物乃為覺知觀察之感應發生;感應主始之端為「心」,其
作用謂之「乾」;感應客成之端為「物」,其作用謂之「坤」。在哲學上,「乾」相關
主方,「坤」相關客方。在佛學上,「乾」向於能覺能觀,「坤」向於所覺所觀。是以
《說卦傳》闡述「乾」之心主作用,而謂『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闡述「坤」
之成物作用,而謂『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一切宇宙時空萬象變化,皆在心物主
客作用感應發生,《繫辭傳》故謂『乾坤,其易之蘊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
心物作用之主客相對感應,易理既以乾坤代表,《繫辭傳》故謂『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之作用在於心靈知覺的直觀感應,「易」謂「感應」,故曰「易知」;「坤
」之作用在於辨認事物的觀念化約,「簡」謂「化約」,故曰「簡能」;「乾」的主觀
心靈作用是以「易」之感應而致覺知,「坤」的客觀事物作用是以「簡」之化約而致效
能,《繫辭傳》故謂『乾以易知,坤以簡能』。禪修功夫就是相關「乾」的作用,以能
直觀感應;科學觀念則是相關「坤」的作用,以能化約事物。禪修功夫在於心性智慧,
即由主觀感應道交而提昇覺知能力;科學觀念在於知識理物,即由客觀化約事物而建構
理論法則。 
「易簡」以得人世之理,於「易」則在心靈感應以悟致「理原」,於「簡」則在化約事
物以通達「理則」。人世之理乃是心物相對而得,理原乃其心性本原,理則乃其事物法
則;徒有理原而無理則,無所得理;徒有理則而無理原,無能得理;譬如人之理解世事
,必有能以理解之心,亦有所以理解之物,以心觀物乃可易簡得理,《繫辭傳》故謂『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易簡得理,乃是作於心物相對之間,用於乾坤相對之間,存於
天地相對之間,而成就德位於易簡相對作用之中,故謂『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
    主  心  乾  易知  理原  禪修
    客  物  坤  簡能  理則  科學
「理原」根本,即致佛家大乘所謂「覺性」;「理則」精確,即通現代科學所謂「定律
」;人之得理,乃是智慧開創以因應事理;人之成位,乃在任運事理以濟化眾生;故而
《繫辭傳》贊想古聖先王於乾坤易簡之德業事功,而謂『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
取諸乾坤』。易理上徹性命理原之中,《說卦傳》有謂『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易理下
徹事物理則之善,《說卦傳》有謂『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中國文明基於易理的中道
傳統,上徹無為出世之道,下徹有為入世之道,而得理成位於人間世事,是以王陽明《
傳習錄》答論中道之貫,有謂:『聖人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
心性之「中」,性理本原,唯心自覺,陰陽不測,玄一可測,故言「太一獨立」;即通
佛家大乘之謂「覺性」,乃是中道俗諦。易理之「中」,不在性理,不落心物,明覺易
化,不可存測,故言「不一不二」;即通佛家上乘破除無明之智慧,可謂「明覺」,乃
是中道真諦。心物主客乃以感應變化而現,感應變化乃緣心物主客而見,心物主客寂滅
而其感應變化不見,《繫辭傳》乃謂『乾坤,其易之縕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易傳》哲理之詳細解說,請閱《繫說神易》 
      ※           ※           ※
  中道,當代是謂中國之道,張其昀《孔學今義》有謂『「中國」之稱名,便是因為
中道是我國的立國精神』。「中國」一詞,起源可以溯及約三千年前的周朝初年,原指
“位居中央之國域”,見於成王時期之《尚書‧梓材》『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
王』及青銅銘文《何尊銘》『余其宅茲中國,自之牧民』;後在《詩經‧民勞》『惠此
中國,以綏四方』又以用指“政治中心之國邦”的京畿邦域。及至東周春秋時代乃以意
謂“文明中心之國度”,《詩經‧小雅‧六月序》之謂『四夷交侵,中國微矣』,《中
庸》以謂『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施及蠻貊』。秦漢以來歷朝各有國號,唯以「中國」
一詞作為文明中心上國之代表自稱;及至二十世紀推翻專制創建民國,而號「中華民國
」,乃以「中國」為名。
  中國文明並非只是上古炎黃部族至於民國當代之相關政統延續,更是在於秉持人文
精神而上下貫通心物性理的文明傳統。此一文明傳統可依《繫辭傳》所謂『兼三才而兩
之,故六』,承繼轉化牟宗三「三統並建」之說,區分「天、人、地」為道統、文統、
政統之體用傳承。政統之體,即是器物典章制度,相關政體之運作模式。政統之用,即
是中國朝代興替,相關政權之建立治理。中國政統,即是中國文明代代傳承演進的政治
體統存續。文統之體,即是學術知識語文之演進。文統之用,即是社會文化生活之演變
。中國文統,即是以漢字文化為主流的文明社會傳統。道統之體,即是文明理想之道德
傳統。道統之用,即是文明理想之生命修持。中國道統,即是中國文明理想之道德生命
傳統,即應「中道」。中國,理想是謂中道之國,毓鋆《毓老師說中庸》有謂:
 『中國是廣義的中國,是中道之國。天下文化的境界就是中庸。
  中庸就是用中,誰能用中道,誰就是中國人。中道之國,沒有邊際。』
      ※           ※           ※
  一切根本道理全是普遍共通而不分中外,心性修行亦然皆有普遍共通之理,正如一
切數字運算都有普遍共通的數學原理。就像數字記述雖然有中國一二三四五、羅馬ⅠⅡ
ⅢⅣⅤ、阿拉伯12345等等的不同表述體系,但是都有相同的數學原理基礎;心性
修行雖然有儒家道家佛家的不同經典記述,但也都有相同的修道原理基礎。
儒家《大學》文本內容:所謂『止於至善』的修德向善,即有對應佛家之「戒」;所謂
「止定靜安」的惟一工夫,即對應於道家「靜篤」、佛家「止定」;所謂「格物致知」
的惟精功夫,即對應於道家「觀化」、佛家「觀慧」;所謂「慮得」乃應善心思維之功
,所謂「親民」「明明德」乃為入世德業之功,即相關於道家「功德行」、佛家「菩薩
行」之度化濟世。
佛家所謂「止定」「觀慧」之詞,乃是就其因果次第而論。「止」為達定之因,「定」
為修止之果;「觀」為達慧之因,「慧」為修觀之果。由止定而觀慧的修行過程,譬如
原本杯水晃動不安,「止」如停晃杯水,「定」如水面平靜,「觀」如靜水映物,「慧
」如映物明晰。「惟一」工夫就在止定修持的專心一志覺照所止對象;「惟精」工夫就
在觀慧修持的精粹究竟覺察所觀對象。儒家心傳『惟精惟一』工夫,即相關於道家所謂
《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佛家所謂『止觀雙運』『定慧等
持』之功夫。
中道心性之道心覺知,即是《大學》『格物致知』之「知」;如上譬喻就是得致靜水如
鏡映物之明,也就對應佛家之破除無明而得致觀智慧知。「格物致知」之道心覺知,即
是禪修覺心的觀慧之知,即是道心照察萬物之知。止定覺照,如鏡之照映物相;觀慧覺
察,如鏡之明辨物相。道心覺知,止定而以觀慧,即應《大學》『止定靜安』而以『格
物致知』,猶如鏡之照映而以明辨,乃是修行止觀的入門體驗。
儒家格物致知的入門功夫,即是在於藉由通達究竟物相,而達致中道心性之道心覺知;
正對應於佛家修行觀智的基本入門─第一觀智「名色分別智」的修習階段。佛家上乘所
謂一切事物究竟法相,即是先秦道家之所謂「精」;佛家上乘所謂觀智能力,即通先秦
道家之所謂「神」;是以道家《莊子》有謂〈天地〉『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天下〉
『不離於精,謂之神人』。儒家格物致知功夫成就,只是達致道心初始基礎;而後還可
繼續涵養道心,以使格物致知與誠意正心的修持功力持續增進,而達《繫辭傳》所謂聖
人『神明其德』之『闔戶謂之坤,闢戶謂之乾,一闔一闢謂之變』的生滅觀智慧力,正
相關於佛家修行觀智的正式入道─第四觀智「生滅隨觀智」的修證境地。然後可以逐漸
修證趨近《春秋繁露‧天道施》所謂『是故至誠遺物而不與變,躬寬無爭而不以與俗推
,眾強弗能入,蜩蛻濁穢之中,含得命施之理,與萬物遷徙而不自失者,聖人之心也』

此一聖人之心,乃是一切聖賢之中道心性,即是相關道家《坐忘論》所謂『唯滅動心,
不滅照心』之「照心」、佛家大乘禪宗所謂『前念不生,後念不滅』之「後念」、儒家
《傳習錄》所謂『心之本體即是性』、佛家大乘所謂「佛性」「覺性」「能覺」。
佛家所謂「能覺」,是與「所覺」相對,而立覺知主客兩方:在覺而言,「能覺」為主
,「所覺」為客;在知而言,「能覺」為心,「所覺」為物;在道而言,「能覺」乃本
,「所覺」乃末;在理而言,「能覺」以易,「所覺」以簡;在心而言,「能覺」為性
,「所覺」為情。『人心惟危』即在所覺情識之危,『道心惟微』即在性識能覺之微。
性識能覺,乃是在於生命天賦之本,《中庸》故謂『天命之謂性』。中道得理,乃是成
於自心覺性之由,《中庸》故謂『率性之謂道』。教化明德,乃是繼於修持道理之善,
《中庸》故謂『修道之謂教』。中道修持,既是成於自心覺性,也就不離自身知行,《
中庸》故謂『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中道修為,即是儒家所謂「君子之道」。子思《五行》有謂『能為一然後能為君子,君
子慎其獨也』『慎其獨也者,言捨夫五而慎其心之謂也』(「五」指五種感官知覺)。真
正慎獨工夫,即是自心獨一於感官物境,勉勵心志不從物流;也就是敬慎專一守持心性
,而覺照自得以超脫於情識紛擾,《莊子‧田子方》之謂『似遺物離人而立於獨也』。
《中庸》此一慎獨工夫,即是相關舜禹心傳「惟一」工夫、佛家之止定覺照工夫、《大
學》之止定靜安工夫,皆是在於篤專自心獨拔於外物之化;進而再以《大學》之格物致
知工夫,乃是相關舜禹心傳「惟精」工夫,即是對應佛家之觀慧覺察工夫,破除無明,
睹聞隱微,終而達致《中庸》所述中誠功夫。君子格物致知以修持觀慧覺察工夫,戒懼
其格物未精而不睹聞事物究竟法相,《中庸》故謂『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
其所不聞』;獨一篤專未慎,即難顯見其隱微心性覺知,《中庸》乃謂『莫見乎隱,莫
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故而儒家君子神明其德之通於道家佛家修行,乃有如是道
理對應:
  舜禹心傳   惟一  →  惟精  → 允執厥中
  《中庸》   慎獨  →  致中  → 誠明
  《大學》  止定靜安 → 格物致知 → 誠意正心
   道家    靜篤  →  觀化  → 神明
   佛家   止定覺照 → 觀慧覺察 → 般若智慧 
「靜篤」一詞,出自《老子》『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此句。「觀化
」一詞,出自《莊子‧至樂》『且吾與子觀化而化及我』此句。「神明」一詞,儒家來
自易學《繫辭傳》『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以通神
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道家出自《莊子‧天下》『寡能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
』『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
      ※           ※           ※
  內聖外王之道,原於「惟一」工夫而以「惟精」工夫,乃成「允執厥中」之中道功
夫。惟一之道,《文子‧道德》有記『文子問曰:王道有幾?老子曰:一而已矣。』,
《老子》有謂『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昔之得一者,天
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得一以為天下正』,《文子》有
謂〈道德〉『執一無為,因天地與之變化』、〈下德〉『故聖王執一,以理物之情性。
夫一者,至貴無適於天下,聖王託於無適,故為天下命。』,《莊子》有謂〈天地〉『
通於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天道〉『其動也天,其靜也地,一心定而王天
下;其鬼不祟,其魂不疲,一心定而萬物服』,皆是一於「道心」神明覺知,以應「人
心」所緣雜多萬相。
《繫辭傳》之謂『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即在一於道心神明覺知,而以一貫明辨天
下萬象之動;乃可應化人心情識境界雜多萬相之事物分別,《繫辭傳》以謂『一陰一陽
之謂道』。天地境界顯化時空世界,天下事物呈現分殊各別,乃應人心情識境界雜多萬
相。道心神明覺知是為心性,能覺萬相而不落諸相。能覺萬相乃心性本元,不落諸相則
唯一不二,本元不二即非分別陰陽可以測度,《繫辭傳》故謂『陰陽不測之謂神』。
自心性識,本元不二,玄虛寂照,精妙無相;《莊子‧天下》闡述老子之道,故謂『以
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淡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即是相
關返本復性而遺物離世之獨居太一。獨立玄通而物我合一之時空境界,《莊子‧齊物論
》是謂『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即涉佛家之欲界定境與色界定境。太一玄
妙而自性超脫時空萬物,《莊子‧天道》是謂『極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遺萬
物,而神未嘗有所困也』,即通佛家之無色界定境,《莊子‧天下》有謂『主之以太一
』『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獨居玄虛而體太一虛空,乃是惟一工夫的超脫出世之道,
《莊子‧天下》之謂『不離於真,謂之至人』,所謂「至人」即對應於佛家無色界定之
成就者。太一超脫而入世應化,即是《莊子‧天道》之謂『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
不足以為之累;天下奮柄而不與之偕,審乎無假而不與利遷』、《老子》之謂『執大象
,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文言傳》則以敬崇推謂『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
,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
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性空無我,不一不二,精氣無形,變化無常;《莊子‧天下》闡述莊子之道,故謂『芴
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
,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即是相關格物致知而解化性相之神明慧覺。感應
變化為易,物化精氣而解,《莊子‧天下》有謂『不離於精,謂之神人』,即涉佛家般
若觀智之精察法相,所謂「神人」即對應於佛家上乘生滅觀智之成就者。自心性識幻一
,神明慧覺以宗,《莊子‧天下》有謂『不離於宗,謂之天人』,即通佛家慧觀明覺之
向解脫流,所謂「天人」即對應於佛家上乘四雙八輩之成就者。易化無我而證生滅寂滅
,乃是惟精工夫的解脫出世之道,莊子自認解脫未竟而謂《莊子‧天下》『其應於化而
解於物也,其理不竭,其來不蛻,芒乎昧乎,未之盡者』,所謂「芒昧」即應佛家法相
生滅。易精幻一而入世應化,不執心物而神明玄奧,即是內聖外王之中道神智修為,《
莊子‧在宥》之謂『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為者
,天也』、《莊子‧天地》之謂『夫王德之人,素逝而恥通於事,立之本原而智通於神
,故其德廣。其心之出,有物採之;故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存形窮生,立德明道
,非王德者邪!』,《繫辭傳》有謂『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與民同患;神以
知來,智以藏往,其孰能與於此哉?古之聰明睿智神武而不殺者夫!是以明於天之道而
察於民之故,是興神物以前民用;聖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
惟一工夫,自性為本,而認虛空之真實,《莊子》之謂〈天下〉『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
』、〈大宗師〉『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德充符〉『審乎無假而不與
物遷』。惟精工夫,明覺為宗,而證物化之幻妄,《莊子》之謂〈人間世〉『是萬物之
化也,禹舜之所紐也,伏戲几蘧之所行終,而況散焉者乎』、〈知北遊〉『今彼神明至
精,與彼百化』、〈德充符〉『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惟精惟一,神化明中,即是君
子之道根,即啟聖賢之中道,《莊子‧知北遊》是謂『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損之而不加
損者,聖人之所保也;淵淵乎其若海,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運量萬物而不匱。則君子
之道,彼其外與;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此其道與!』中道神智,和德流化,乃有聖賢
中和之道於神明德化與文明德業,《莊子‧天道》之謂『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
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均調天下,與人和也。』惟一於自性大本,惟精於明覺大
宗,惟精惟一於大中至正,《莊子》之謂〈天地〉『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
能精焉;故其與萬物接也,至無而供其求,時騁而要其宿』、〈應帝王〉『明王之治,
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
有者也』。
      ※           ※           ※
  中道修為,世間俗諦作為心性功夫,化世真諦是於神明慧覺。心性功夫之中於一,
乃執自性神明覺知之入世應對外物境界,秉認內在修持以化外在萬物,物化而性不化,
是為「中一」俗諦;《莊子‧則陽》之謂『冉相氏得其環中以隨成,與物無終無始,無
幾無時;日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闔嘗舍之』。神明慧覺之中於易,不一不異,非心
非物,體性俱妄,精神皆化,非內非外,無常無我,唯以明覺感應而相對變化,是為「
中易」真諦;《繫辭傳》有謂『乾坤其易之縕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
,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中易以明覺為宗,相應佛家上乘修證,對應道家莊子修證宗向之天人,《莊子‧天下》
之謂『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中一以覺性為本,相應佛家大乘修證,對應道家老子、
關尹子修證之至人真人,《莊子‧天下》之謂『不離於真,謂之至人』。惟精惟一成就
神明慧覺,相應佛家般若觀智,對應道家列子修證階段之神人,《莊子‧天下》之謂『
不離於精,謂之神人』。明覺為宗,明德為本,覺性為柄,明道為門,神智感應,變通
知機,對應道家修證路向之聖人,《莊子‧天下》之謂『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
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
誠明成德,中一高深,《莊子‧在宥》故謂『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精一易化,性
覺大道,《莊子‧在宥》故謂『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明慧覺,中易宗天,《莊
子‧在宥》故謂『神而不可不為者,天也』。中易真諦不明,中一俗諦不純,《莊子‧
在宥》故謂『不明於天者,不純於德』;精一易化不通,應世不善變通,《莊子‧在宥
》故謂『不通於道者,無自而可』。中道修為於自我生命,中易明覺為宗,中一覺性為
本,《中庸》有謂『天命之謂性』;大中覺性,天道以率,《中庸》有謂『率性之謂道
』;至正教化,人道以修,《中庸》有謂『修道之謂教』。
        命       率       修      神明德化
    天   →   性   →   道   →   教
   中易明覺    中一覺性   天道  人道       文明德業
   佛家上乘    佛家大乘
   道家天人    至人真人  神人 聖賢
中易明覺,中一覺性,大中至正,天人合一,神明德化,文明德業;茲以綱紀中道,融
通易家《易傳》、儒家《尚書》《中庸》《大學》《禮運》《正蒙》《傳習錄》、道家
《老子》《莊子》及諸佛家上乘大乘觀念,而成中道明學要訣─
 〈中道明要〉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中道智慧,精神明化,神明慧覺,觀智化精。
    中易明覺,不一不異,非心非物,感應變化。
    中一覺性,本元不二,自心性理,能覺照察。
    大中之道,宗易本一,玄同生滅,妙通有無;
    盛德明道,窮神知化,神明德化,文明德業;
    明覺大宗,覺性大本;惟精觀察,不執元神;
    惟一獨立,不執自性;惟精惟一,誠明應世。
    至正之道,天人合一,覺尊禮順,素位樂命,易簡致能,崇德廣業; 
    天道功夫,正自誠明,以性率心,格物致知,正念隨觀,無為而尊;
    人道工夫,正自明誠,以教修心,止於至善,正念達德,有為而順。
    天人合德,中庸誠謙,忠恕親和,絜矩虛柔,
    仁義禮法,得理成位,公私平正,利用安世。
    大中至正之道,徹上徹下,只是一貫;
    上徹無為出世之道,下徹有為入世之道,中道一以貫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