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以學理來說,茶葉內部的物質,用100度C的沸水,茶葉:水為1:50的比例,浸泡個
5-10分鐘,大多可溶性物質都會被沖出來了(因此茶葉比賽都是用這種方式在鑑定茶)。
茶葉味道的濃烈度,先不論製程,沖泡上會和溫度、時間、茶水比例有關係。
也就是,一包茶包,通常大約是3g,用一杯150c.c.且100度C的水浸泡個5-10分鐘,那麼
茶水的濃度就會稍濃而苦澀,若加上用馬克杯時因杯口外露而隨時間降溫的影響,那麼
應該也不至於要超過20分鐘才有味道。可能是與茶葉本身的狀況有關係。
有時也會因著個人的感覺偏好差異,必須直接喝到才能比較。
值得一提的是,個人的味覺確實會因為溫度而有所影響,溫度太高、太熱、太燙,
七十幾度、八十度、九十度的熱茶湯,味道的感覺會降低。這也是我們喝茶時常覺得
降溫之後的茶味道細節比較多的緣故。
附帶補充一點比較複雜的,粗略來說,喝茶帶有苦澀的感覺,大多來自於茶多酚,
水溫愈高的時候,會釋出較多茶多酚,而水溫較低的時候,茶多酚較少,苦澀感減低,
相對的甘甜感就會增加。這也是為什麼冷泡茶相對於熱泡的茶更加甘甜的原因。
※ 引述《imphs (phs)》之銘言:
: 個人都泡茶包比較多
: 以前都會覺得茶包都要泡個20分鐘以上才有味道
: 後來發現跟茶湯的溫度好像有關
: 直接跟飲料店一樣用冰塊迅速降溫
: 就會覺得很有滋味
: google了一下 人的舌頭非常溫下似乎會變得比較不靈敏
: 大家也會有這樣的感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