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誌好讀版及原文出處請參考: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79533899
[前言]
話說小弟雖然向來雅好品茗
不過關於茶藝的知識大學時期還有一些累積
經過多年
雖然品茗之喜好依舊
但茶藝知識忘卻許多
今年(2023年)五月
在小弟的好友M先生的引領下
買了一本蔡榮章先生寫作的「茶之造」乙書
(請參考[茶藝/書籍]新書(「茶之造」)入手),
https://blog.udn.com/barnabas/179214926)
不久前讀完該書
收穫良多
並對茶藝知識重燃熱情
所以在20230617(周六)在好友M先生它們的陪伴下
在博客來訂購了五本茶藝書籍(分別是茶之別、茶之湯、台灣茶第一堂課、圖解茶經大全
、以及古今茶事)
理論上應該早就收到了
不過因為那五本書中有一本博客來沒有庫存要再向出版社訂貨(詳後)
所以前兩三天書才到小弟家附近的小七
今晚(20230702周日)小弟才取回
以下非常簡單地介紹一下這五本書
[蔡榮章先生的「茶之別」及「茶之湯」]
如同今年五月的新書(茶之造)入手乙文所提到
蔡榮章先生計畫寫一系列的蔡榮章茶之書共六本
分別是茶之造、茶之別、茶之湯、茶之美、無我茶會及茶湯作品欣賞會
就小弟所知
前五本都已經出版了
第六本我不是很確定
上個月中
在蔡榮章茶之書中小弟只訂購「茶之別」及「茶之湯」二書
係考慮到目前先補充知識到這個程度就可以了(畢竟還有其他的茶藝著作可以參考)
如果有需要
可以以後再訂購
根據蔡榮章先生在「茶之別」序言所說的
茶之別就是識茶,是與製茶、泡茶相對應的名稱
此外
對茶的認識除了用於市場上的買賣之外
重要的還在於享用
所以識茶還包括評茶及賞茶的內容
本書分八章
小弟目前對第五章茶業分類名稱的形成特別感興趣
至於茶之湯乙書就是環繞在如何泡好一杯茶上
比較沒問題
[台灣茶第一堂課-頂尖茶人教你喝茶一定要知道的事!]
這本書是陳煥堂及林世煜兩位先生所著
這本書是暢銷書
出版於2008年
2021年十一月就初版23刷
這本書的作者序有點出兩件值得思考的事情
分別是高山茶的迷思以及比賽茶評審風格對茶業的影響
就前者而言
雖然據研究指出
高度一千六百公尺以後
茶的品質已經不再隨著產茶的高度遞增而升級
可是在這個高度以後
茶業的價格卻飛速飆升
飆到兩千六百公尺的世界最高茶園時
茶價已非凡夫俗子所能想望!
而就後者而言
台灣茶業界的耆老普遍認為
比賽茶的評審風格
是造成烏龍茶綠茶化
失去半發酵茶特色的原因
評審講究茶業外型緊結如珠
無形中引導茶農採摘成熟度不足的嫩芽
並在製程當中
輕易混過萎凋、靜置、攪拌之間的發酵過程
結果茶湯淡而無味、容易流於苦澀
以致近來漸有烏龍傷胃之說
(詳參該書第四頁)
[圖解茶經大全]
依照這本書的封面
這本書的原著是唐代的茶聖陸羽
而編著是唐譯先生(或女士?)
不過依照小弟的看法
這本書只保留了部分唐代茶經的內容
基本上全部重寫
而且是多人合著
「唐譯」應該是一個眾人共用的筆名
可參見該書序言以下一句話:
「本書以傳揚茶文化為目的,特邀多位茶文化學者,並參閱諸多茶書典籍,編寫成此書。
」
至於小弟之所以購入本書
一則是因為受到茶經名稱吸引
再者也是因為本書內容全面
包括茶史沿革、茶品分類(包括解析華夏九大名茶)、茶文化解析(包括四大名著中的茶文
化)、茶的生態環境、茶葉的採製及加工、煮茶的用具和方法、茶的產區、中國名茶的分
布、中國十大名泉、以及養生保健茶飲方與茶的妙用
[古今茶事]
這本書的作者是民國初年的胡山源先生
原書是世界書局於民國三十年出版
也是博客來去幫我調的書
這本書包括專著二十二項、藝文(文、詩、詞、選句)以及故事(三百數十條)
目的是將古今有觀茶事的文獻彙成一編
是我這五本書裡最貴的一本
不過主要是當作參考書囉!
等我看完這幾本書
如果有時間跟精力
希望有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本書裡面的內容!
祝大家平安健康
法喜充滿
福杯滿溢!
巴拿巴+_+
20230702(日)10:03 PM(台灣DELL電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