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國中] 請益沒有學習動機、活潑的班

作者: chen2323 (冷凍魚)   2016-05-04 14:54:49
※ 引述《pigpigna (pigpigna)》之銘言:
: 各位前輩,我是新手,想請問一個很活潑很活潑很活潑的班級之班級經營,也請前輩們不
: 吝賜教。
: 理一下我的疑問,主要是請教這樣的班級經營,請問老師們,可以分享嗎?或是約現況有
: 什麼建議嗎?深知自己不足,雖然相信用心學生感受的到,但我想如果我用錯方式,只會
: 兩敗俱傷,煩請前輩們分享,謝謝。
《原文恕刪》
推薦你一本書: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370427
有一些有趣,經我實驗過確實有效的方法,你可以參考一下。
既然大家都對這個班有共識,只要開心上課就好,那就乾脆拋開進度,上一些他們
會有興趣且有實用性的東西就好,等他們有心學習時再試著拉回來。
===========會質疑自己才會成長=================
新手容易在面對教育現場時搖擺不定,原因是進了教室才發現,在教室裡當老師跟
當學生時感覺差很多,而且現在跟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真的很不一樣。
然而細想一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各行各業都是如此,並非只有老師正在受
到嚴峻的挑戰,差別只是我們實在不容易預見眼前的教學策略及班級經營對孩子的
未來有什麼樣的影響,只知道照從前老師教我們的那一套來用應該是行不通,所以
一邊摸索一邊問自己,這樣好嗎?這樣對嗎?我會不會誤人子弟?
然後問著問著通常又因為學生問題分神,等到下一次有空喘氣時才又會想到這類問
題,而問著問著一晃神十幾年就過去了,答案還是沒有想出來,只是感覺自己好像
有掌握到一點經驗、通則,但一接到新的一屆,卻又要稍微修正一下。
教師這工作說實在還蠻有趣的,感覺自己一直在推翻過去的自己,沒有一個標準答
案可以參考。只是別忘了,正因為沒有標準答案,所以沒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更適
合的處理方法。在不斷質疑自己的同時,不要忘記肯定自己,因為發現問題並且尋
求更好的解決策略正是人類進步的模式,而我們自身示範,才能讓孩子們知道什麼
才是面對艱難問題的正確態度。
===========有規矩才能成方圓==================
不論教學風格為何,學生安全是第一要務,接著就是課堂上的紀律。一個秩序失控
的教室是有可能危害學生安全的,所以有必要訂定一些規範,問題只是在於寬鬆的
拿捏。理論上課堂紀律與教學策略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成功的教學者會視自己的上
課內容及方式量身訂作一套上課規則。
而各種學科的通用原則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忙碌,相信大家應該都有考卷發下
去上課多美麗的經驗吧?丟給學生能力所及且適量的工作去完成,老師就可以省去
許多維持秩序的時間。
所以要求學生上課遵守規定,不可以干擾別人是正確的作法,但最好搭配教學策略
的改變,例如分組競賽、上台發表、影片拍攝分享、有獎徵答......盡量不要只有
老師唱獨角戲,要讓學生有參與感,台下就比較不會礦物化。
===========苦思的方向要正確==================
我就因為一開始想錯了方向浪費了佷多時間。
老師該苦思的問題太多了,但思考的方向應該是如何做才能幫助學生適應他的生活
,而非如何讓他趕上我們的教學進度。
新手該想到睡不著的問題不應該是要怎麼教才能讓學生都興致盎然地上課,真正值
得我們一輩子苦思的問題是,怎麼上課才能讓學生透過學習學科培養生活所需的能
力、掌握有用的知識?怎麼才能讓學生都能從上課的過程中獲得成就並肯定自己?
又怎麼樣才能讓學生相信只要他願意,就一定能夠從學校生活中找到未來的方向?
你思考的方向決定了N年後你怎麼看待自己的這份工作以及你是不是會樂在其中。
===========我們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今天他上課睡覺、作業不交,不見得他就什麼都沒學到,也不見得他這輩子就會放
棄學習;今天他上課吵鬧、吃東西,不見得他就是不懂分寸,也不見得他將來就會
殺人放火,成為社會的毒瘤。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大驚小怪(像這種時候我們就又都
能預見學生未來了)。
你可以啟發他,你就是他一生的貴人;如果你沒辦法啟發他,也不代表他就會一輩
子不開竅。不要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扛,我們只是人,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改
變別人,我們只能藉由引導,讓學生改變自己。人沒有站上高點,就不可能了解自
己處於劣勢,我們要開拓的是他的視野,而不是他的未來,因為他的未來掌控在他
自己手上。我們沒能教會他的,將來他不一定就學不好。
所以與其擔心會誤他一生,不如試著發現他的優點,只要他能夠肯定自己具有長處
,他就會自動去追求卓越,因為沒人不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同。而一個人在某一領域
有其專長,並且知道自己值得被愛,他就不可能成為社會邊緣人,做出傷害別人、
做賤自己的事。
===========真正非我們不可的事=================
台灣過去的教育問題在於我們只用一套標準來評量學生,造成不適應這套遊戲規則
的孩子誤以為是自己先天不良,家長誤以為是孩子不夠努力,兩者因此不斷產生摩
擦。而當家庭關係惡劣後,家長學生開始失去了對制度的信任,學校教育失去了
支撐點,於是親、師、生一起面對這個崩潰的國民教育。
因此,我們真正該做也只有我們有能力做的事,是帶著學生看見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以及他與身俱來不需要証明的價值。而且讓他瞭解放棄是他的個人自由,世上沒有
人有資格批評,因為只有他自己才能令自己放棄,也只有他必須面對放棄後所帶來
的結果。
我們真正該做也只有我們有能力做的事,是帶著家長看見自己的努力呈現在孩子身
上的成果,或許做得有些瑕疵,但他們對孩子的愛彌補這些小缺憾綽綽有餘,他們
對自己的孩子而言是最棒的家長。
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成就在於自己的成長而非贏過別人,讓家長知道每個孩子的學習
進程都是不同的,不能單用分數來量化。
將我們的教育專業用淺顯易懂且容易操作的方式介紹給家長及學生,協助他們去調
適成長過程中的各種變化、緩和衝突及溝通歧異。當學生與家長都能認同學校教育
的重要性時,試問國民教育哪有不成功的理由?而老師們也就不必再為這個鳥體制
背黑鍋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